說到電視這玩意,購買的時候無非看重三方面,一方面是價格,比如小米能賣到全國第一,就是憑借自己價格屠夫的身份;另一方面則是功能規格,比如同檔次價格畫質的産品,誰支持的功能規格最多,大家肯定也更傾向于買誰,比如華為這方面就比較吃虧,不支持HDMI2.1,不支持杜比視界和HDR10 ,也不支持杜比全景聲,雖然其他部分也不錯,但這就注定影音玩家對華為的電視是沒有任何興趣的。
但是另外一點也是大家比較關注的部分,那就是畫質。說到畫質這部分,按照我們日常的思路來看,顯性成本,比如面闆、背光模組、PCB甚至是使用的主芯片決定了電視的畫質下限,而電視的畫質上限就需要看廠商自己的技術能力了。這裡說的畫質甚至都和色彩準确度關系不是太大,因為色彩是可以自己調的,色域又是面闆決定的,所以如果廠商喜歡拿顔色說事的,基本都是在畫質上沒啥底氣的,比如典型的例子就是小米。
一般來說,在畫質技術部分,優秀的廠商都是會從硬件和軟件上去做優化,比如達到更好的亮度、達到更好的畫面還原度、呈現更多影響的細節等等。那麼這次我們就來聊聊一些我們熟知的電視廠商中,誰在畫質技術方面是比較強的。
索尼:大法的優勢還是很明顯說到畫質,可能國内用戶第一時間就會想到索尼。實際上也的确如此,索尼在軟硬件上的優化表現的确可以說是目前第一檔的,雖然不能說獨一檔,但是至少在國内的電視品牌中,我們還沒有看到誰比大法更出色的。
說到索尼的畫質技術,其實無論在各個時期,它都是最出色的,特别是在液晶電視剛興起的時候,索尼的迅銳圖像處理引擎PRO就已經名聲在外,特别是“DRC精密顯像”這個技術實在過于誇張,當時幾乎沒有什麼廠商可以在畫質上和索尼的精密顯像媲美,這個技術對畫面精細度的調節和抗幹擾能力完全是無敵的存在,即使是低分辨率圖像在這個技術的支持下,也能獲得極好的畫面效果。可惜的是由于成本太高,所以在進入4K時代後,這個技術就被索尼電視放棄了,現在索尼一些高端電視使用精密顯像技術,其實無法和當年相比了。
索尼現在一般都把各種畫質技術集成在自己的畫質芯片中,在2021年之前索尼稱自己的畫質芯片為X1系列,不同檔次有不同的芯片和畫質技術。不過索尼這個說法有點混淆視聽,因為之前索尼安卓電視其實是單芯片設計,用的是聯發科的芯片,隻不過把這些技術集成到聯發科的芯片中去,到了去年才在聯發科芯片之外,單獨放進了XR芯片,這樣有更好的計算性能,當然也是因為單芯片的确滿足不了索尼在功能和畫質算法上的需求了。
索尼在畫質部分的出色是多方面的,不但那一套關于畫面的算法十分優秀,關鍵在于它的控光技術的确是一流。索尼一個16個背光分區的電視,就能和使用相同面闆的64個背光分區其他品牌的電視媲美了,甚至在暗部細節上還要更勝一籌。所以很多時候不少規格黨的用戶都在吐槽索尼在堆料上太摳,但索尼這就和蘋果一樣:都這樣不思進取了,其他廠商畫質還是打不過我……真不怪索尼偷工減料,的确是其他品牌太拉胯。
另外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OLED電視。LG的OLED電視一直以來亮度都很難做得太高,比如去年G1用的Evo面闆,峰值亮度不管怎麼搞也就會900nits左右……但索尼采用相同面闆的A90J,直接就在極限情況下把峰值亮度做到1200nits了,而像A80J這樣的産品甚至都比LG的G1亮度更高,這顯然是要在電路設計和功耗優化部分做大量的文章。所以從軟硬兩方面的水平來看,索尼在畫質上限,目前還是毋庸置疑的。
索尼電視一般來說,會比較偏紅一些,當然這個可以自己校正,也能抄一下海外評測媒體的作業來進行修正,這也是索尼電視的老傳統了。至少在國内,用戶如果想要購買一款同檔次電視下畫質出色的産品,索尼依然是首選無疑。恩,OLED不用說,LCD至少都要購買X80以上的産品才能獲得不錯的畫質。
松下:和索尼平起平坐的畫質水平這裡說的松下,顯然和國内賣的松下不同。國内的松下電視已經全部是TCL貼牌而來,松下自己不參與設計,每年分分錢就行了。但松下自己設計的高端電視,那在畫質部分的确是沒幾個能比得上的,可以說在畫質上限這一環節上,松下是真正能夠和大法掰手腕的廠商。當然日本當年電視廠商卷得厲害,不過越卷大家反而技術提升越明顯,都在往最強畫質發展,不像國内廠商這樣隻知道玩價格戰,手機硬件都越卷越回去,這也造成了現在幾個日本電視廠商雖然市場不大,但是技術底蘊依然處于前列的現象。
松下自己的高端電視目前隻在歐洲地區和日本地區銷售,而且看來市場會越來越小,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松下在電視畫質技術部分的的确确還是全球領先的。這裡可以舉一個例子,當年LG推出4K OLED面闆的時候,松下拿去做了EZ系列,在CES大展展出的時候,LG的人員現場看到松下OLED電視的時候,自己都懵逼了:這真是我們的面闆做出來的?由此可見松下的水準有多高。而且松下是第一個将OLED電視的峰值亮度拉倒1000nits的廠商,這方面連索尼都要甘拜下風。
松下和索尼一樣,都要要做一個畫質芯片的噱頭,目前松下自己設計的電視中,都包括了HCX Pro AI芯片,将各種畫質引擎内置在其中。松下自己有一項Hexachroma Drive的技術,其實是單獨設計的3D-LUT的管理電路,所以松下的電視在色彩和畫面上總會比其他電視顯得更為真實、生動,而且細節部分的還原也更出色。
在我們看來,松下電視在畫質部分最突出的是暗部細節和對比度的表現,無論是LCD電視還是OLED電視,這方面松下電視很少有其他品牌可以比得上。如果有背光分區,那麼松下除了常見的控光之外,會單獨再處理視頻信号,使得畫面敏感對比更強烈,在一些高光效果下,松下的表現實際上可能是獨一檔的水準。
另外要說的是,技術标準誰都可以用,松下在高端電視上基本上啥都不缺,真正讓人覺得有趣的是,松下是少有直接和好萊塢合作的電視廠商,所以松下之前的高端電視中都有和好萊塢制作人合作的調色,所以從看片角度來考量,松下畫面的質感也是最出色的之一。當然,松下的那顆芯片本身還有支持SDR轉HDR的功能,這個很有趣;加上松下對低分辨率畫面的優化也做得比較好,這是很多品牌無法相比的。
隻是可惜現在松下的電視業務極度萎靡,去年的JX系列高端LCD電視已經停産,目前隻有JZ系列的OLED電視還在歐洲以及日本銷售,松下現在還在砍掉自己的一些生産線,所以不知道什麼時候說不定松下的電視業務就會消失,這的确會讓人感到非常惋惜。不過經營的不善,不能改變松下電視在畫質方面的優勢,在電視技術上松下從來沒有讓我們失望過……當然不包括TCL代工貼牌的松下!
飛利浦:容易被人忽視的技術能力說到飛利浦,現在在電視業務上可能排不上号,畢竟全球收入以及銷量最高的幾個電視品牌中,都沒有飛利浦的身影,如果按照手機行業的說法,它就屬于電視品牌中的“Other”類型,不過很少人知道,在高端電視銷量極佳的歐洲地區,飛利浦和索尼、松下是用戶心目中畫質技術可以平起平坐的三個品牌,由此可見飛利浦在電視方面的底蘊之深厚。
當然飛利浦實際上是把整個顯示設備業務賣給了冠捷,我們熟悉的AOC也是冠捷旗下,包括電視的生産也是在國内冠捷工廠。不過飛利浦的歐洲電視設計團隊是完全保留了下來,所以飛利浦的高端電視其實都是由歐洲團隊設計,包括高端的Mini LED電視以及OLED電視,這些電視所采用的技術和飛利浦中低端産品完全不同。
飛利浦自己也有畫質引擎技術,稱為P5畫質增強引擎,目前最新一代已經發展到P5 AI Picture Engine,用在飛利浦的OLED以及高端LCD電視上,包括Mini LED電視都會采用這個技術。低端一些的産品則沒有AI技術,但同樣有類似畫質引擎。甚至在最高端的OLED電視上,飛利浦采用雙P5 AI芯片。
這一技術主要還是對圖像細節的還原和塑造,國内的行貨飛利浦高端電視同樣有這樣的芯片。從畫質效果來看,飛利浦電視的畫質技術還是比較出色,但和索尼以及松下相比,在細節部分還是要略遜一籌,特别是在一些暗部細節上的還原上,日系兩大廠商的優勢更為突出。但是相比其他電視品牌,飛利浦高端電視完全不會遜色,特别是在SDR效果上,可以通過算法,來讓SDR内容呈現出非常出色的HDR效果。
另外飛利浦的畫質引擎一大特點也是在明暗對比的放大處理上,能讓圖像在黑暗、明顯的環境下都盡可能突出更多的細節;而且特别要說的是,飛利浦同樣在低碼率和低分辨率圖像的優化上做得不錯,圖像的線條和輪廓都能做到較好的優化,這使得觀看一些1080P甚至更低分辨率的視頻時,用戶的體驗會非常不錯。這點飛利浦和現在幾大電視廠商相比,是有自己的畫質特點的。
不過比較搞笑的是,由于在高端電視上使用了雙芯片設計,所以飛利浦上一代的高端産品,反而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說VRR支持不好,而采用單P5 AI芯片的産品則可以完美解決這個問題。但總的來說,飛利浦的畫質技術還是相當牛X的,畢竟飛利浦當年曾搞出過MEMC插幀這樣的技術,當然前提是要歐洲團隊設計的産品。至于中低端産品,加入流光溢彩就算不錯了,主要還是和國内的互聯網品牌搶市場。
索尼大家比較熟悉,松下自己設計的電視國内買不到,那麼飛利浦呢?飛利浦隻要是OLED電視,肯定都會搭載最好的P5 AI芯片,如果是LCD電視,那麼9XXX和8XXX系列這類中高端産品,也會有P5芯片,隻不過9XXX會用到P5 AI引擎,而其他最多也就是P5引擎了,不帶AI功能,至于更低的型号就沒有太大必要買了!
韓系雙雄:三星和LG風格各不相同韓國兩家電視廠商,也就是三星和LG,這兩個廠商自然也有自己的畫質技術。實際上韓國早前主要是賣面闆的,自己的電視雖然銷量也不錯,三星都連續十六年成為全球第一電視廠商,但要說基礎硬件之外的畫質技術,韓國人是比不過日本歐洲的。隻不過這十年來,LG和三星多少算是追趕了上來,沒啥黑科技但是都比較紮實,同時也算有自己的風格特點。當然自己賣了這麼多年面闆,自己又做電視,要是在畫質技術上沒啥發展,這也說不過去。
三星現在的4K處理器都包含了三星自己的量子點4K畫質芯片,這貨顯然是因為三星采用量子點技術所以才用這樣的名字。這裡我們就不吐槽三星這個畫質引擎取名沒有創意了……三星的電視在畫面上總是有着很明顯的優缺點,在高碼率高分辨率視頻上,三星電視能展現出非常好的畫質水準,特别是畫面的靈動性非常突出,盡管我們認為當年索尼的Z9D是畫面靈動性最好的産品,但是綜合這幾年的電視來看,三星在這方面的平均水平很高。
所以如果去商場看展示樣機的話,三星的電視往往能在第一眼就能吸引人,亮度高,畫面靈動,而且顔色豔麗;但是三星在低碼率和低分辨率視頻的優化能力就比較一般,相比我們之前介紹的索尼、松下以及飛利浦,在很多時候三星觀看流媒體和低分辨率視頻的效果,就要差一截了,比如流媒體因為碼率不夠而産生的色斑、色帶等,都會更為明顯。另外三星在某些顔色部分,顯得過于濃厚,比如藍色和綠色,但是三星自己的處理能力又不夠,就容易導緻遇到相應色彩背景糊成一團的問題,需要用戶自己動手調教。
另外三星如果開啟MEMC插幀技術,在高碼率畫質下的動态表現是很出色的,但如果關閉MEMC技術以及在低碼率畫質下,它的動态表現就要差上很多,這方面和索尼、LG、松下等公司有明顯的差距。另外三星目前最高端的民用電視也就是Mini LED電視了,不如OLED電視在對比度、和畫質細節上那麼完美,當然三星自己的背光控制技術有一定功夫,目前在Mini LED電視中,算得上畫質首屈一指,就看索尼今年的Mini LED電視會不會在控光部分做得更好了。
LG現在重心都放在OLED上,LCD部分除了Mini LED電視之外,其他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畢竟LG能成為全球收入第二的電視公司,主要還是靠賣高端産品。現在基本上LG的畫質技術都會放在OLED電視上,LG自己稱之為α7芯片,高端則是α9芯片,今年應該是Gen5芯片了。相對三星而言,我們其實更喜歡LG的畫質風格,這裡倒不是說誰的技術或者畫質更好,隻是從風格而言,LG不像三星顯得那麼“重口味”,比較清淡一些。
LG整個電視其實顯得相對“平”,動态比較出色,畫面的還原度較高,而且怎麼說LG自己也做LCD和OLED面闆,當然在細節部分,LG和索尼、松下、飛利浦相比,有一些短闆但不明顯,除非你拿着兩台不同的電視逐幀對比,但在暗部細節和明暗表現上,就算大家都是OLED,LG似乎還是要遜色一些。不過LG的進步的确很大,可能也是看到這方面的不足,最兩年LG的OLED電視明顯在顔色過渡上更加平滑,處理低畫質視頻時更加幹淨,感覺在低畫質視頻的優化上已經快趕上了索尼。
不過LG自己在降噪技術部分的确是有獨到之處,這幾年畫質芯片也比較突出降噪功能,按照LG的說法是四重降噪,我們自己試過LG的電視,在降噪部分的确做得很好,讓一些低畫質的視頻顯得很幹淨,不過過于幹淨也容易丢失一些畫面的細節,從而破壞實際的觀感,我們一般都建議用戶在觀看視頻的時候将降噪這樣的功能關閉,免得消磨掉畫面本有的特質,但如果僅僅從技術角度考慮,LG這部分的确有點意思。
總的來說,LG和三星的畫質技術都是過硬的,但是也都有各自的一些不足之處。對于一般用戶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但是對于發燒的影音玩家而言,可能這些問題就會在購買時産生心理上的某些偏差。當然平心而論,如果不考慮看片而是玩遊戲的話,那三星和LG可能更适合玩家,因為兩者在HDMI 2.1接口上的表現都更完美,也不像其他安卓電視那樣在VRR上出現各種問題。
國内廠商:海信和TCL相對更好說完了海外的幾個知名品牌,再來聊聊國内的電視廠商。其實國内電視廠商有幾家在畫質技術部分都是相當有能力的,這裡面包括了老牌的電視廠商,也包括了一些這兩年才開始涉足電視産業的品牌。我們先來說說兩家老牌的國内電視廠商,海信和TCL。
海信實際上前幾年還沒收購東芝的時候,已經開始在畫質技術部分發力,過去大家都差不多的水準,但是這兩年海信一下就把其他廠商甩在了身後。這裡面當然有海信自己研發的實力增強,但收購東芝帶來的好處也是不言而喻。現在東芝和海信兩個品牌,在高端電視上,其實共享了很多資源,比如東芝的畫質技術很多就放在了海信電視上。
東芝高端電視的畫質引擎叫Regza Engine Cloud PRO,除了用超分辨率技術提升畫質外,還采用了最新的AI技術,如根據觀看環境的亮度和色溫自動調整到合适的畫質,相比過去大大提高了處理能力。另外這個引擎通過從雲端獲取每個視頻的類型和内容的畫質特征,針對正在觀看的内容使用适當的參數進行AI處理,從而實現高清和逼真的高畫質。東芝的電視技術在世界上也是能排上号的,長期和松下、索尼在日本本土争霸。從國内引進的型号來看,東芝的畫質技術很全面,即使是低畫質的流媒體也能做到很好的優化效果,就是被海信帶壞了,廣告有點多……不過東芝的高端電視在畫質上并不輸給索尼、LG等産品,這一點還是要值得我們肯定的。
海信自家的畫質芯片叫海信U 超畫質芯片,是國内少有在電視中搞一些畫質名堂的品牌,雖然我們懷疑海信這畫質芯片實際上就是從東芝的畫質芯片演化而來,但我們沒有證據……不過這兩年海信的中高端電視畫質提升很大,基本上超過了國内其他品牌,你要說和收購東芝沒有關系,這我們是不信的。在技術特點上,海信的U 芯片,實際上和東芝也比較接近,包括AI和雲處理等等,隻不過海信的OLED電視較少,很多地方要針對控光做一些調整,但無論是細節呈現、明暗環境處理,海信在國産電視品牌上現在是沒有對手。
目前海信的高端LCD電視,基本上可以和索尼的高端電視媲美,當然海信堆料更多,背光分區更多,價格甚至還更貴一些,不過也大概和索尼打個平手。考慮到索尼的背光分區更少,價格也更便宜一點,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索尼至少在LCD部分的畫質優勢還是很明顯的,用更少的成本創造出差不多的畫質,這的确也比較說明功力了。不過我們對海信未來在畫質技術上的發展還是抱有信心,隻不過也希望海信除了普通LCD之外,也能在其他類型的電視上多下一些功夫,比如Mini LED電視以及OLED電視。
TCL很有意思,按道理說TCL自己有華星光電的VA面闆,又是國内最早做Mini LED電視的,畫質應該是有一定保證,至少上限在我們的概念中應該高一些。但是TCL這幾年的電視畫質不說多拉胯,但至少沒打到我們想象中的高度,和海信相比差距還是有些大,就更别說和海外的電視廠商相比了。這兩年TCL的Mini LED電視畫質評價一般,一方面是TCL為了價格省了不少成本,背光分區和燈珠數量都不夠多,另一方面,在Mini LED電視最重要的控光技術上,TCL似乎也沒吃透,光暈和色帶的問題很明顯。
不過最近我們倒是看到TCL開始在畫質上做一些文章,除了老生常談的那些東西,我們看到在最新的旗艦電視上,TCL已經開始采用了自家的領曜M1芯片,當然依然是重塑畫質、AI場景感知這些東西,技術上似乎和其他廠商差不多,關鍵還是實際效果的展現。在TCL最新的Mini LED電視上,我們看到它的表現的确不錯,特别是對比度和明暗場景下的效果,相比過去TCL是有了很大的進步,配合高亮度,在某些場景甚至可以和三星去比一下,當然不排除是因為高端Mini LED電視有了更多背光分區和燈珠導緻的效果,但這總不是壞事。
對于TCL而言,控光技術方面還是有一些弱點,另外在低畫質的優化上也存在不足,如果中端産品那就更為明顯。即使是現在TCL在國内外的高端産品,實際上和幾個知名品牌相比,在畫質技術上依然存在明顯的不足,而且TCL目前看來是一條路走到黑,打死不加入OLED陣營,專心撲在LCD電視上。當然如何選擇是廠商自己的策略,我們隻是希望TCL能在畫質引擎部分進一步發展,并且将它發展到自己旗下更多的電視型号上去。
其他廠商:華為以及OPPO潛力巨大盡管我們一直說華為現在的電視對于有需求的影音發燒友沒有太大購買的意義,不過這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禁令導緻的。無論是不支持HDMI 2.1接口,還是不支持杜比視界以及杜比全景聲,在很多時候華為都算是身不由己,這點華為工程師曾經親口對筆者證實過。不過在一些不涉及到最新技術規格的東西,華為做得還是很到位,比如說華為的Mini LED電視堆料就很誇張,畫質部分也是出類拔萃的。
華為的智慧屏産品用的都是鴻鹄芯片,這不但是一顆像聯發科那樣的主芯片,同時在畫質優化部分這顆芯片也相當不錯。很多人看到了索尼,看到了三星和LG,但總會忽視華為這樣的國内廠商,實際上當年多少機頂盒都是采用的華為海思芯片,包括前幾年一些安卓4K機頂盒,都是用的華為Hi3798系列芯片。所以這些芯片的一些畫質特色,現在也能在華為的智慧屏電視上體現出來。
華為智慧屏的畫質其實說實話在還原細節上做得沒有海外品牌的高端電視那樣出色,同時色彩相對厚重,視頻邊緣部分顯得相對粗一些,但是這種效果對于觀感來說并沒有什麼不合适的地方,隻是要對比才能看出一些差異,而且在某些場景甚至會讓人覺得比較舒服。但是華為智慧屏在低分辨率和低碼率圖像上的處理是非常出色的,甚至可以說能排在世界前列,我們曾經對比過華為價格較低的智慧屏,和一些不同品牌電視在流媒體上的畫質,華為的表現都非常突出,幾乎是完爆國内各種廉價電視,堪比海外品牌的高端型号,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買個華為的智慧屏看看電視是很好的選擇。
所以像華為這樣自研芯片,同時過去長期在視頻領域有實力的廠商,其實我們不用特别擔心它的畫質會拉胯,盡管華為的電視可能不适合高端影音玩家和遊戲發燒玩家,但如果夠便宜的話,給家庭買個看看電視其實會很省心。悄悄說一句:華為這畫質風格看動漫效果很好。
最後要說的是OPPO,其實OPPO發布電視的時候,我們并不是很看好,一方面是OPPO的資源有限,可能不會太多像電視畫質技術傾斜;另一方面也是OPPO的電視在規格上還有不少欠缺,比如R1和K9這樣的産品,參數都顯得一般,也沒有像其他廠商那樣弄個畫質芯片的噱頭。但無論是現在旗艦的S1還是走量的K9,實際效果都讓我們眼前一亮,至少在我們看來OPPO在畫質部分的能力,完全不遜色于國内任何一個專業電視廠商。
事實上,無論在HDR視頻上的效果,還是對圖像細節的還原部分,OPPO的S1都可以算得上是國内的精品電視,而且價格也不貴。在我們看來,這是一款完全可以和索尼、三星高端LCD電視媲美的産品。其實這也很容易理解,畢竟OPPO電視的畫質引擎部分,是由當年OPPO的藍光團隊打造的,這個團隊設計的203以及205藍光播放器,哪怕過了這麼多年,依然是4K藍光播放器畫質的翹楚,所以OPPO的電視能在畫質上有這麼高的上限也就不奇怪了。
在很多視頻對比部分,我們都能看到OPPO在畫質部分獨到的理解,比如一些色彩的調整、細節背景的處理,畫面整體算法的設計,都有不少來自當年藍光播放器的影子,而且相比一些廠商過于濃厚或者過于清淡的畫面風格,OPPO電視給人的感覺就是恰到好處。所以我們覺得對于普通用戶,買個OPPO的K9完全沒問題,高端影音和遊戲玩家,如果要購買S1的話,也是物有所值。
現在就看OPPO到底能在電視上投入多少資源,如果僅從畫質而言,我們會大力推薦OPPO的某些型号電視。我們當然希望OPPO也能像做手機那樣,将更多資源投向電視端,但即使未來OPPO的發展重心不在電視,我們也可以期待OPPO能出幾款精品高畫質電視出來,就像當年他們在藍光播放器的産品一樣!
寫在最後基本上我們将目前電視畫質技術比較突出的廠商都介紹了一遍,其他一些廠商也不是沒有自己的亮點,比如北美的VIZIO也有不錯的,不過國内沒得賣,知名度也不像松下那麼高。至于國内的一些傳統電視廠商,在這部分做得其實都還不夠,不過我們也看到康佳、長虹等廠商也可以在宣傳中涉及到類似的内容,這至少也是個好現象。
不過一些互聯網品牌在這方面就做得很拉胯了,比如小米基本就是把聯發科那套照搬過來,也沒有特别的畫質技術引擎,在這部分研發實力上,小米的确不夠,這和小米目前國内第一電視廠商的名頭多少有點不符,不過小米電視賣得多,也不是因為它畫質有多少,還是因為足夠便宜。其實我們擔心的是,在目前國内内卷嚴重的情況下,卷來卷曲數碼産品的功能和一些特質會逐漸下降,就像目前手機拍照一樣。不過我們還是堅信,高品質的商品始終是有市場的,LG銷量遠不如TCL和海信,但收入卻高于這兩個廠商,這說明高端電視還是有廣闊的市場,所以我們希望電視廠商能在畫質這條路上走得更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