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課我反反複複聽了五六遍,内容并不難, 就是每次聽都覺得自己在這裡有課題,又抓不住重點的感覺。
圖片截取于“青少年生涯規劃導師培訓”課堂,感恩倪竟老師的辛勤教學
上大學,寝室舍友第一次聚集那天,為了過一種與以往完全不同的生活,我大膽的表達,企圖讓自己表現出一種有社交牛X症的狀态,可一句話結束,随之而來的是化不開的無趣、失落的情緒。也因為從來沒有過這樣的行為,完全把握不好這個“度”,導緻用力過猛而,讓空氣中都漂浮着一種尴尬的氣氛。之後的無數次也如那一天,當我想要改變自己聽衆的身份時,我就會成為話題終結者……
性格,那是潛移默化中形成的行為模式,當我想要改變我的這種性格模式,也會出現一個問題——我為什麼要改變這個模式?
我想,我從來沒有認真問過自己:
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性格?
我是不是對我的性格産生了不滿?
也或者我是對這個性格産生的源頭抱有深深的怨怼?
當我越是想逃離現在的處境,越有什麼在對我進行拉扯,到底是要去接觸人或者安安靜靜的一個人待着?
脫離了對自己内在的掌握,我意識到我從沒有好好看看自己到底有什麼樣的性格、行為模式……我感受到我想要把自己往全然陌生的地方,那恐怕是我不願意面對的。
天曉得我現在有多想哭,我要先對自己說抱歉,因為我終于發現我從來沒有用心地看待過自己,看待過過往。
當我把生涯探照人格測評的結果帶入到我的生涯中,其實可以看出我為什麼會面對現在的處境。
在内外向綜合特質中,我性格沉靜,不喜交際,獨來獨往,并且樂在其中,可是又偏偏又有強烈的希望,希望自己能夠影響他人……
我的人際關系綜合特質側面圖
在某種意義上講,這極其扯淡,我不願與人接觸,可是不與人接觸又要如何影響他人?可這偏偏就是我的真實性格、想法及行為模式!
就像我最初選擇與朋友去酒吧,是出于好奇,開放性綜合特質的報告足以證明這點。當我們一群人一個酒吧一個酒吧逛下來的時候,我在看着前邊、及周圍的人群,我的真實感覺是,我是個看客,是個局外人。當我們選定了一個酒吧,朋友們跑去跳舞了,我一個人坐在吧台喝酒,專注于流轉于酒杯裡的液體,屏蔽了嘈雜,此時感受到的是獨處的惬意。
不得不說,我就是一個偏内向,喜歡獨處的人。
可是當我離開了喜歡的工作崗位及一群鬧騰的朋友,我的領導性特質不幹了,他對我說:你做策劃的時候,你在說服上級,在說服程序,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講,你也在說服玩家;當你做教師的時候,你在影響學生,說服家長……這些是讓你滿足的,如今你在做什麼,在家裡,你要說服你兒子并影響你老公嗎?不,這不是你想要的,你要接觸外面的人!你不能一個人!
然後,每當我看見鄰居們在閑聊,我都特别的糾結,我應該加入進去,我不想加入進去,我必須加入進去,我不能加入進去……
我覺得我的人格特質跟我開了一個極大的玩笑,在同一角色下不管我選擇怎麼做,都會讓我自己處于尴尬的境地,這讓我覺得自己特别憋屈,我是真的委屈!
好在,不管是我曾經的策劃工作,還是從事過的教師職業的經曆,也或者是現在的療愈師身份,乃至未來成為咨詢師,這些都能讓我滿足我領導性特質的需求。
我可以選擇在生活中自由自在地享受獨處的快樂,然後在接下來的事業中影響他人——在不同的角色中實現不同的人格特質,這就是解決個人特質中矛盾點的方法。
我想同樣情況的人并不少見。比如郭德綱,郭老師。在他徒弟們和他熟悉的人口中,下了台,他所表現的就是喜歡獨處和低社交頻率的内向型的特質,而我們又不得不承認他具有很強的領導性,他影響了太多的人!在人格特質上我們似乎有一些共通點,那麼我也确實希望,有一天我能夠有郭老師一樣高度的影響力。
當我們把影響個人發展的能力、人格、興趣、價值觀這些因素全部整合的時候,也就組成了我們生涯個人層面的選擇。在不同的角色中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活法,或是安靜的生活,高調的發展職業;也可以完全反過來,讓生活過得有滋有味,而安于平凡的工作。
總有一種方法,可以讓我們和諧或者矛盾的性格得以很好的發揮。也希望在未來,每一個人都能夠擁有生涯意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