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動互聯網及智能手機的普及,兒童和青少年的觸網年齡越來越低,也面臨更多的肥胖、近視、體态不良等亞健康問題,在這樣的環境下,兒童體适能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
相信很多關心孩子成長的家長都聽過“兒童體适能”一詞,但是對于它到底是什麼卻沒有深入了解。
兒童體适能是一種運動嗎?還是多種運動的合集?體适能真的是“萬能藥”,可以幫助孩子解決各方面的問題嗎?
體适能是一種健康能力體适能來源于英文Physical Fitness,這一概念源自美國。維基百科的解釋是通常通過适當的營養,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和充足的休息來實現。
世界衛生組織對體适能的定義是身體所具備的有充足精力從事日常工作而不感疲勞,同時有餘力享受休閑活動的樂趣,能夠适應突發狀況的能力。
體适能可分成健康體适能與運動體适能兩大方面。
1.健康體适能:指能促進身體健康、預防疾病、滿足日常生活活動或學習所需的體能。
包括:
心肺适能:也稱心肺耐力,是人體在某一特定運動強度下持續活動的能力。心肺耐力好的人較能應付長時間的身體活動,較不易患心血管疾病。
柔軟度:指關節的活動範圍以及關節周圍的韌帶和肌肉的延展能力。柔軟度好的人,在活動時肌肉與韌帶較不易被拉傷。
肌力:指肌肉對抗某種阻力時發出的力量,一般是指肌肉在一次收縮時所能産生的最大力量。
肌耐力:指肌肉發出某種肌力時,能持續用力的時間或重複的次數。
2.運動體适能:指與運動技巧有關的體能。
包括:
速度:指身體移動的快慢,是運動員必備的基本條件之一。
爆發力:指身體在最短的時間内産生力量的能力。包含速度和力量兩個因素,是跳高、跳遠等運動必備的能力。
敏捷度:指身體瞬間做出反應、快速在不同方向之間移動的能力,對需要急停、閃避的運動(如籃球、足球等)極其重要。
協調性:指身體統合神經肌肉系統産生正确、和諧、優雅的活動的能力,對田徑、體操、籃球、排球和足球等運動都非常重要。
平衡感:指身體維持平衡的能力,對體操、滑冰等運動的表現極為重要。
兒童體适能可理解為兒童在體格、認知、語言、技能、情感等健康成長發育的基礎上,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匹配發展相應的動作能力和體能素質,從而使兒童有精力、有能力适應日常生活和處理突發事件。全面系統的身體素質是兒童體适能追求的理想狀态。
兒童體适能是運動的基礎研究表明,讓0-5歲的孩子參加特定的體育項目,對未來的運動表現沒有任何長期的好處。
6歲以下兒童,骨骼尚未發育完全,下肢力量不足,長期練習單一專項運動,重複的動作和長時間的訓練,容易使孩子身體超負荷,打破孩子的發育平衡,從而導緻過度使用損傷,如肌腱炎、生長闆損傷和應力骨折等運動損傷。
對于2-6歲的兒童而言,兒童體适能訓練更偏向于跑、跳、走、躍、摸、爬等的基礎動作技能訓練,通過多樣化的運動來達到鍛煉目的。
日常生活中,孩子的一舉一動,無論是簡單的爬滾動作還是進行複雜的籃球、羽毛球等運動項目,都和身體素質息息相關。
科學的運動更全面、多樣化,符合孩子不同生長階段的需求,能更好地提高兒童運動興趣,均衡發展。
兒童體适能帶來的益處
在幼兒階段進行兒童體适能訓練,根據兒童成發育的特點,可以綜合鍛煉孩子的反應力、平衡能力、靈敏性、柔韌性、耐力、手眼協調性等核心素質,全面地提高孩子的身心健康。
除了增強兒童身體素質,運動能産生大量神經元,而環境優化的刺激則有助于神經元的存活。體适能訓練,不斷刺激兒童中樞神經和促進大腦皮質的活躍度,使兒童大腦更加發達。
體适能的訓練方式還能對語言發展、數學發展、自我認知、社會性發展等領域有着明顯的促進作用。
語言發展主要體現在對指令的理解。在體适能訓練的過程中,孩子們能夠以親身體驗的方式,理解并掌握語義中的并列關系、前後邏輯關系,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
長短、寬窄、大小、薄厚、高低、輕重、快慢等對比概念,會一直反複出現在體适能常規訓練中,讓孩子通過體驗和互動産生直觀的認知:對距離、空間等客觀因素的理解,對時間等抽象因素的理解。
在體适能的訓練中還能鍛煉和培養孩子對于規則的遵守和團隊的意識,通過自身身體素質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快樂運動,健康成長,也讓兒童對運動鍛煉更感興趣,提高自身的體适能值,使兒童更從容面對日常的學習與生活。
兒童體适能注意點1. 安全性
從運動環境、運動器材、遊戲設計方面都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符合兒童的需求和發展規律,在不同階段進行不同的針對性訓練。早期專項化運動對于少兒來說有不可逆轉的傷害。
2. 趣味性
3-6歲的的孩子對規則的理解較弱,缺乏服從性,注意力集中度不會很高。我們不能強迫孩子在聽指揮,遵守規則,強迫他們去運動,而要讓孩子覺得運動充滿樂趣。
盡量避免重複式的内容,如果讓孩子們每節課重複的跑,跳,爬,時間長了孩子們會覺得無聊,失去興趣。
在遵循規則意識的前提下,趣味化、情景化運動:通過設置卡通人物、動漫形象、虛拟場景等鼓勵兒童以個人或團體競争的方式完成運動,為孩子們設計一個和活動内容相符的主題,采用情景化的教學方式,以遊戲的手段讓孩子們運動起來。
3.鼓勵支持
低年齡段的孩子表達能力有限,應該鼓勵他們通過自身的探索,來尋找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不需要強行幹涉,進行過多、過度的指導。
老師進行示範後,隻要孩子表現出往标準姿勢靠攏的趨勢,就算成功,不需要把孩子拉回來再重新示範。
對體适能訓練内容的設計,要根據孩子的表現,時刻擡高或降低訓練難度,讓孩子保持着一個積極、适宜的運動節奏,循序漸進。
孩子的學習是反複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在獲得了足夠多的嘗試和經驗積累後,自然而然會能學會老師教導的動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