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熬藥經常是打開自來水直接用。其實熬藥的水最好是要把燒開的水晾涼後再使用,因為一些地方的自來水多用氯消毒,或多或少都有殘留,同時自來水中的鈣、鎂離子較多,也容易和藥材中化合物發生反應,影響藥效。中藥入煎前應先用冷水浸泡20分鐘左右。煎藥用水量一般以浸過藥面1-3厘米。 大劑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藥物可适當增加用水量。
貝殼類、礦物類、骨甲類等應先煎。貝殼類有牡蛎粉、蛤粉等;礦物類有石膏粉、龍骨等;骨甲類有鼈甲、龜闆等。此類藥應先煎十分鐘後再放入其它藥物。有些藥方要求煎藥時必須後煎的中藥,“後煎”就是将藥煎十分鐘後再放入藥罐,因為有些中藥久煎無效,像鈎藤等。有些芳香帶味藥,久煎減低藥效,如金銀花、連翹、薄荷等。還有些藥久煎可以減輕藥的毒性,如馬錢子等。煎前最好先把藥材用溫水泡四十分鐘,好讓中藥泡透以便将藥的有效成分更多地煎出。
一些揮發性藥材,如果敞開熬,有效成分會随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藥效将大打折扣。一般是辛散解表或芳香化濕類藥物,如薄荷、蘇葉、藿香等,且煎煮時間不宜過久。又如一些補益類藥物如人參、鹿茸、西洋參等,需要在容器内用小火慢煎久熬,才能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煎煮出來,也應該蓋上蓋子,以防止藥物成分在慢煎久熬中随水蒸氣失去了。一些重量輕、體積大的藥材,如金錢草、番瀉葉等,如果熬藥容器不夠大,蓋上蓋子易使藥液溢出。另外,有些不易溶解的藥材,煎熬時需經常攪拌,這樣的藥物最好不要蓋着蓋子煮。當然攪拌最好順着一個方向,這樣使藥材均勻受熱,使有效成分完全溶解,一般間隔10分鐘翻動1次。
有的藥要久煎微火,有的藥要猛火時間短。久煎微火是指滋補藥,猛火時間短是指通便藥、傷風感冒藥。煎藥容器以砂鍋、搪瓷器皿、不鏽鋼為宜,嚴禁用鐵器。
一般人印象中藥“咕嘟咕嘟”地沸騰了就是熬好了,但沙參、田七、牛膝、甘草、桔梗等藥物在溫度沒有達到100℃時就會開始沸騰,如果此時把藥從火上拿下來,藥材中有效成分沒有溶解,藥效會受影響。
煎藥時切記過于急躁,弄錯了煎藥的次序時間等。煎藥時煎藥器皿一定要洗幹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