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老樹小廟的故事

老樹小廟的故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0 10:16:36

老樹小廟的故事(之老道班故事⑭)1

在整理檔案的過程中,一份泛黃的文件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是一份成立草湖女子道班的通知。在張掖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六十餘載的曆史中,還有這樣一段溫柔的故事嗎?帶着這樣的疑惑,又看着通知上幾個熟悉的名字,我聯系上了甘州公路段退休職工陳愛蓮,她曾是女子道班的一員。在她的講述下,那段關于“十四朵金花”的公路記憶逐漸被喚醒。

老樹小廟的故事(之老道班故事⑭)2

草湖道班隸屬于當時的張掖公路段,承擔着甘新線18公裡的養護任務。1980年6月,22歲的陳愛蓮接過父親手中的鐵鍁、洋鎬成為一名“路二代”。剛開始,她在張掖公路段苗圃工作了一段時間,主要任務是育苗,生産的苗木用于公路綠化。次年元月張掖公路段對甘新線草湖道班的人員進行了調動,幾名男同志被調到苗圃,陳愛蓮和剛參加工作的李秦風、吳春香、常雪梅、徐瑞玲、劉英、雷志霞等14名女同志被分配到草湖道班,草湖“十四朵金花”“女子道班”随之成立,留下的許志祥等3名男同志是班長,也是她們的師傅和“領路人”。

老樹小廟的故事(之老道班故事⑭)3

女子道班“不好帶”

“女子道班‘不好帶’呀!”對于許班長的記憶,陳愛蓮這樣評價道。這裡說的“不好帶”并不是說女子道班的職工偷懶或是難管理。當時,女子道班的姑娘們正值青春年華,陳愛蓮22歲屬于年齡大一些的,其他的姑娘們都在18歲左右。草湖道班負責養護18公裡的砂礫路面,還有一部分黑色柏油路面,主要的生産工具就是洋鎬、鐵鍁、刮路車,用這些簡單的養護工具要完成挖沙、篩沙、運沙、鋪沙、撒沙、回沙、填坑槽、鏟搓闆、蓄力刮路、維修彎道等重體力活,尤其鏟搓闆路,是一項最苦、最累、工作量最大的養護作業。因為都是“女娃娃”,年齡又小,對待她們不能像男同志那樣嚴苛,為此許班長沒少操心。

有時一些工作量不多的情況,許班長經常自己悄悄去處理,等大家都發覺的時候,他已經把所有工作幹完了。可這并不是長久之計,這些女娃娃都十分要強,盡管剛開始有人會哭鼻子、鬧情緒,但沒有一個人退縮。幹活時,年紀小的幹不動了,年紀大一些的就幫着幹,就這樣相互幫襯着、鼓勵着,慢慢地也就克服了艱苦的工作環境,工作也沒落在後面,還多次受到了表揚,被評為先進集體。

老樹小廟的故事(之老道班故事⑭)4

自給自足歡樂多

老樹小廟的故事(之老道班故事⑭)5

那時候,工作辛苦,生活條件也不好,基本是四五個人住一間宿舍,冬天還要生爐子,所以住得比較擁擠,也沒有專門做飯的炊事員,都是女職工們自己學着做、輪着做,吃的也比較簡單,主要是面條、饅頭。為了改善生活,大家利用道班房前屋後,開荒種地,種植一些常吃的且容易成活的蔬菜。剛開春,天氣回暖的時候,就開始平地、整地、種地,夏天利用工閑時間還要除草、澆水。小菜地種過小麥、西紅柿、辣椒、茄子、韭菜等,後來栽植果樹、飼養豬、雞等,道班的生活條件随着農副産業的發展得到了很大改善。

當時用水是個大問題,草湖道班沒有機井,要到幾公裡外的老寺廟農場拉水,拉水車是一輛人力架子車,水桶是用裝過瀝青的鐵桶改造而成的,每天三個人一組早晚各拉一次,前面一個人拉,後面兩人推,夏天好一些,冬天拉水又冷又滑極不方便。拉水雖能解決吃飯、洗漱方面的生活用水,但滿足不了種地的需求,後來段上積極争取資金,在草湖道班打了一口機井,徹底解決了水的問題。

老樹小廟的故事(之老道班故事⑭)6

老樹小廟的故事(之老道班故事⑭)7

“幾個女人一台戲”

老樹小廟的故事(之老道班故事⑭)8

都說“三個女人一台戲”,十幾個女職工聚在一起,既沒有争吵,也很少有矛盾,反而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那個年代,對于養路工人來說,條件好一些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但有自行車的人少之又少,雖然草湖道班距張掖城區隻有28公裡,但對于當時來說這28公裡卻是一段遙遠的路程,工閑時一周休息一次,忙的時候一個月都回不了家,有自行車的就帶上沒自行車的,兩個人換着騎,大部分人是走路或者搭過路的毛驢車。

大家在一起工作、生活的時間要遠比和家人們在一起的時間多,生活很苦,但隻要心在一起,日子就是甜的。道班上的女職工們會利用空閑的時間學習國家政策、先進典型事迹、單位文件等,還會出牆報,大家圍在一起看着牆報上歪歪扭扭的字,還會互相調侃一番。雖然沒有活動室,但幾個姑娘就把會議室的桌子改造成乒乓球台,閑了就打打乒乓球。後來,條件稍好一些,道班給大家買了一台留聲機,有時候就在院子裡唱唱歌、跳跳舞,女娃娃都愛玩,這樣工作生活也就不枯燥了。

老樹小廟的故事(之老道班故事⑭)9

多年來,草湖女子道班以養好公路、保障暢通、服務社會為宗旨,大力弘揚“團結協作、創新進取、敬業奉獻、甘當路石”的甘肅公路行業精神,為公衆提供了暢安舒美的通行環境,曾被當時的甘肅省公路局授予“全優路道班”“優良道班”“雙文明先進集體”“文明養管站”等榮譽稱号。

2000年,因公路養護運行機制改革,張掖公路段10個道班僅保留了張掖、甘浚、大滿3個養護管理站,其餘道班全部撤銷,“十四朵金花”也分别去了總段其他單位工作。草湖女子道班雖然因時代的變遷而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但“十四朵金花”憑借着一顆顆赤誠的心、一雙雙勤勞的手,以道班為家、以養護為己任,精心養護着每一寸公路,為公路事業的高質量發展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