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隻生愁”,清明節在二十四節氣中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節氣,屬于即是節日又是節氣的日子。
清明節跟除夕、重陽和中元節一起被并稱為“四大祭祀節日”,因此每年的清明節都是緬懷先人,以及傳承孝道的日子。
今年的清明節跟往年又有不同之處,因為今年的清明節正處于閏二月,閏二月在農曆年并不多見,上一次出現是19年前的2004年,下一次要到2042年,而過了2042年後再等到閏二月過清明就要到2099年,所以民間有“十年難逢閏二月”的說法。
閏二月過清明,在民間有着很多說法和講究,其中就有閏二月清明不上墳的說法,不過“百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祭拜先人和掃墓是一種孝道的傳承,至少讓晚輩知道自己從哪裡來,而且講究的就是心誠,因此這樣的說法也被很多人認為是無稽之談。
不過閏二月過清明,畢竟這是一個祭祀的月份,祭祀時還是要講究一些的,閏二月過清明,記得:4事不做,3物不吃,尊重老傳統,福氣自然來。
閏二月過清明,記得“4事不做”一,清明當天祭掃不燒紙
今年的清明節跟另一個傳統的祭祀節日寒食節在同一天,都是在4月5日這一天。
寒食節是紀念介子推被晉文公重耳燒死的日子,大家為了紀念忠孝的介子推,在寒食節這天是講究不動火和吃寒食的,不過流傳到現在很多人這天是不會吃寒食和不動火的,但是這天上墳是忌諱燒紙和點火燭。
除了是因為寒食節跟清明節在同一天不燒紙以外,還有就是墳地都在山林和野外,閏二月正是風大幹燥的時候,這個時候上墳燒紙一旦引發山火明顯就是害人害己的事,所以今年清明上墳切記不要動火燭,文明祭祀寄托哀思。
二,清明祭掃提前不推後
“二月清明在前,三月清明在後”,這句俗語說的就是閏二月和閏三月時上墳掃墓的前後時間,閏二月上墳掃墓講究的就是要提前。
即使是清明當天去祭掃,也要記得不要晚于上午十一點,因為祭掃時講究的就是陽氣最盛的時候去,下午或晚上是不适合去祭掃的。
三,出門踏青不在樹下久坐
清明時節正是桃紅柳綠莺歌燕舞的好時候,出門踏青賞花正是好時候,這個時候記得不要在樹下久坐,尤其是開花的樹下久坐。
清明是仲春向暮春轉變的季節,這個時節氣溫上升很快,花朵樹木正是開花結果的時候,也是各種蟲子開始的活躍的時候,這季節出門踏青,被花粉沾染到裸露在外的皮膚很容易引起過敏,而且被蟲子蟄咬也很難受,所以出門春遊踏青時記得不要在樹木下久坐或待的太久。
四,夜晚一定要早歸家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屬于傳統的祭祀節日,也是民間的“四大鬼節”之一,晚上陰氣比較盛,而且還有很多在十字路口燒紙錢和祭拜的。
清明晚上回家過晚,踩到紙灰或紙錢,以及遇到哭拜先人的,這都會影響自己的心情,而且在老人眼裡這些都屬于不吉利的事,因此清明時節記得晚上盡量不要晚歸。
閏月過清明,記得“3物不吃”一,鵝肉和狗肉不吃
鵝肉和狗肉在民間都屬于“發物”,而且鵝和狗在民間都被稱作“義獸”,因為鵝對愛情忠貞不二,狗不嫌棄家貧和對主人特别忠誠,所以清明前這段祭祀節日裡吃這兩種食物顯得特别不吉利。
二,非傳統工藝釀造的酒不喝
每年的清明都是家族聚會的日子,祭祀後親友們會聚在一起聚個餐,因免不了要飲酒助興,而且酒也是祭祀時必不可少的供品。
現在市面上賣的酒有很多都是非傳統工藝的釀造酒,這樣的酒是不太适合在祭祀時或清明家族聚會來飲用的,要選就選傳統工藝釀造的酒,這顯得心誠。
傳統工藝釀造的白酒市面上也有很多,比如這款按照傳統大曲坤沙工藝釀造的蒸台坤沙酒。
這款酒的釀造者是土生土長的茅台鎮人,因為嚴格遵循傳統工藝釀酒,在當地也被稱作“癡心酒師”。
這款酒是其選用貴州當地特産紅纓子糯高粱,選用優質小麥制作成大曲,釀酒采用12987的傳統工藝,釀酒就需要曆時一年之久,新酒釀成後還要陳放五年,然後再用十五年老酒勾調,所以酒香純正,入口柔順綿柔,回味也悠長。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百元出頭的酒采用的是1000毫升的大包裝,一瓶頂一般白酒的兩瓶,性價比是超高的。
三,多籽的食物不吃
清明前後不論哪天上墳去祭掃,在祭掃前都要記得不吃多籽的食物,比如各種瓜類、花生和瓜子等,因為這些食物多籽,祭掃前吃這些食物,以及用這些食物當做供品都是被認為不吉利的。
閏二月過清明,各地的習俗雖然有所不同,但是節日的主題就是慎終追遠,記得:4事不做,3物不吃,尊重老傳統,福氣自然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