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課文教案

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課文教案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18 21:22:58

1.草原

教學目标:

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課文教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案-人教部編版)1


1.認識"丘"、"渲"等7個生字,會寫"毯"、"陳"等9個生字。會寫"草原、線條、柔美"等22個詞語。

2.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意思,并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讀出自己的感受。背誦第1自然段。

3. 體會漢蒙情深、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中再現課文所描寫的生活情景,并理解課文内容。

2難點:抓住"蒙漢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話斜陽",體會景色美以及蒙漢兩族人民的深情厚誼,并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準備:

1.準備具有濃郁的蒙古族特色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最好蒙語演唱)。

2.草原風光和民族風情的圖片。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教師導入:你去過草原嗎?談談你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了解到的贊美草原的詩句、歌曲等。

2.播放歌曲《天堂》,将學生帶入草原高遠、遼闊的草原。

教師相機出示相關詞語:一碧千裡、翠色欲流

3.導入新課。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就是對茫茫大草原的贊美!今天,我們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進内蒙古大草原,領略那兒美麗的風光,感受那兒獨特的民族風情,體會蒙古族人的熱情好客。(闆書:1.草原)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提出讀書要求: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并借助詞典等學習工具書理解。

2.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1)檢查生字讀音。

小丘( qiū)渲染(xuàn )迂回( yū)蒙古包( měng )

襟飄帶舞( jīn )鄂溫克(è)

(2)指導易混淆的字。

"襟"是左右結構,左邊是"衤",與衣服有關,表示衣服胸前的部分。

"澀"是左右結構,右邊下面是"止",不能寫成"上"。

"裳"下面是"衣",與衣服有關。

"微":中間部分不能少一橫。

(3)理解較難的詞語。

①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隻要方向不錯,怎麼走都可以。

"灑脫"的意思是:潇灑自然,不拘束。這個詞語反映了草原的廣闊無邊。

②理解"襟飄帶舞"一詞的意思,可以出示蒙古族鮮豔的服裝來分析,意思是:衣襟和裙帶随風舞動。

③"翠色欲流"一詞可以從難字入手理解,比如"欲"在這裡表示"将要"的意思,"翠色欲流"就是綠得太濃了,将要流下來,寫出了草原的綠,是充滿生命力的。

④鄂溫克:我國少數民族之一,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區的東北部。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學生朗讀課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讀要大聲、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頓、要流利。

(2)用自己的話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理清課文記叙順序,讨論分段。

(1)這篇是一片訪問記。何謂訪問記,就是記錄自己訪問的過程。訪問記是按照什麼順序記叙的呢?(地點轉換的順序)

(2)訪問的地點究竟是如何變化的?

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裡→告别草原

(3)按照地點變化歸納段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初入草原,感到草原的景色美麗迷人。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接近公社,蒙古族人民來到很遠的地方歡迎遠客。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蒙古包外,大家互相握手,非常熱情。

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在蒙古包裡,蒙古族人熱情款待我們,并與我們進行了聯歡。

第五部分(第五自然段):我們與蒙古族人在大草原上依依不舍地告别。

3.歸納課文的主要内容。

(抓住主要意思,要運用關鍵詞語加以概括,不要啰嗦。)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檢查詞語的理解情況。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大家一定會知道那個富有詩意的結尾吧!齊聲說:蒙漢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話斜陽。

3.導入新課。

"蒙漢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話斜陽"這詩意的結尾不僅點出草原的美——"天涯碧草",還點出了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蒙漢情深",接下來請走進草原,感受草原的美麗。

二、再讀課文,感受美麗的草原。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草原的美麗表現在哪些地方?畫出有關的句子。

教師根據學生畫的句子相機進行指導。

(1)在天底下,一碧千裡,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裡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隻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雲際。

①一邊朗讀語句,一邊展開豐富想象。

指導學生想象:在一碧千裡的大草原上,你看到了什麼呢?你聽到了什麼呢?你想到了什麼呢?

②出示大草原的圖片,引導學生想象。

(2)你們的想象真的很有趣,此刻,作者又有怎樣的感受呢?

相機出示語句:這種境界,即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裡,連駿馬和大牛有時候都靜立不動,好像回味着草原的無限樂趣。

 ①"這種境界"是指什麼?指作者看到的美麗、一望無邊的大草原。

②在這種境界裡,作者為什麼要驚歎,為什麼想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呢?

因為草原太美了,美得讓他感到很驚歎,美得讓他内心舒暢起來,很想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用一首詩表達出來。

③如果作者寫"一首奇麗的小詩",會寫些什麼呢?

學生大膽想象,觸景生情,盡情表達。

總結學習方法:1.認真閱讀句子,理解意思。2.聯系上下文進行想象。3.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可以是對内容的補白,可以是好詞佳句的批注,還可以是感情的深入體會……

2.梳理關鍵詞,準備背誦第一自然段。

天可愛空氣清鮮天空明朗

小丘羊群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

這種境界驚歎舒服久立四望低吟小詩

三、再讀課文,感受熱情的草原。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草原的熱情表現在哪些地方呢?畫出有關的句子。

2.課堂交流,随機指導。

(1)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車跟着馬飛過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

①這段話描寫了一個什麼場景?(迎接客人)

②這個場景讓你感受到了什麼呢?

◇"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來的真快,表現了草原人民迎接遠方的客人急切心情。

◇"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為什麼用"彩虹"來比喻?(一是因為穿着各色的衣服,而是比喻蒙古族人的一種熱情。)

◇"立刻撥轉馬頭,歡呼着,飛馳着,在汽車左右與前面引路。"──想象當時車與馬相遇的情景,說說如果你在場,你會有什麼感受呢?請發揮想象。

(會情不自禁地說:"哇!這場面好盛大呀!好熱情呀!分明是迎接貴客才這樣做的!看來蒙古族人就是熱情好客,雖然我們不是一個民族,但生活在社會主義大家庭裡,就親如一家人呀!")

③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讀出蒙古族人的熱情好客。

(2)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

①讀句子,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看到了蒙古族人臉上喜笑顔開,個個很興奮,握手又握手。聽到了蒙古族人的話主要意思是"民族團結互助",還不時傳來人們的歡聲笑語。

②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語句,讀出作者的欣喜與興奮。

(3)這時候,鄂溫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點羞澀,來給客人們唱民歌。我們同行的歌手也趕緊唱起來,歌聲似乎比什麼語言都更響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麼,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①理解"會心的微笑"裡包含着什麼?(說明我們與蒙古族人民都很開心,大家親如一家人,都懂得民族團結互助的道理。)

②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語句,讀出蒙漢兩族人民的激動與開心。

3. 播放草原民歌及舞蹈音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四、回顧課文,感受深情的草原。

1.出示"蒙漢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話斜陽",齊聲朗讀。

2.說說你的理解。

(1)從字詞入手,理解"何忍别"、"話斜陽"的意思。

怎麼忍心分别呢;對着快要落山的夕陽訴說。

(2)由"天涯碧草"展開想象,看到了怎樣的大草原呢?

一碧千裡、一望無邊的綠色、翠綠欲滴的大草原

(3)緊扣"蒙漢情深"發揮想象,說一說,寫一寫。

"蒙漢情深"表現在,表現在,還表現在……

(蒙古族人的遠迎、蒙古族人與我們的熱烈交談、蒙古族人與我們的依依惜别)

3.發揮想象,将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站在茫茫的大草原上,面對着漸漸西落的太陽,作者會說:

(多麼美麗的大草原啊!多麼盛情的蒙古族人啊,他們的熱情款待象征着蒙漢兩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這些空的答案,要有關鍵詞提示或答案示例,以方便參考。

五、作業。

1.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2.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意思。


闆書設計

1.草原

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裡→告别草原


蒙漢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話斜陽


教學反思:

1.出示草原的圖片,播放草原的民歌,更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閱讀語言文字中展開豐富的想象,并感受草原的美。

2.通過反複朗讀,引導學生在畫面中感受蒙古族人的熱情與好客,體會"蒙漢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話斜陽"的含義,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形成"民族大團結"的新理念。


2. 丁香結

教學目标:

1.認識"芭"、"妩"等5個生字,會寫"綴"、"幽"等8個生字。會寫"宅院、幽雅、伏案"等16個詞語。

2.抓住描寫丁香的語句展開想象,深入理解内容,從色彩、形狀、香味等方面加以感悟與體會。

3. 感悟丁香的美,并由"丁香結"啟發人生思考,并結合實際,談談蘊含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中再現丁香的美,并體會作者對丁香的喜愛之情。

2難點:抓住結尾"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麼"深入理解,明白道理:人要以豁達胸懷對待生活中的"結"。

教學準備:

1.準備丁香的圖片。

2.準備贊美丁香花的古詩。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師:(出示丁香的圖片)文學作品中許多花草樹木都被賦予某種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潔,牡丹代表富貴,菊花寓意堅貞,松柏喻指永葆青春等。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丁香結》,作者又賦予了丁香什麼樣的情感呢?讓我們一邊讀,一邊想象,知道這花中的含義。

2.師闆書課題 2.丁香結

3.出示圖片,介紹作者。

宗璞,1928年出生,女,原名馮鐘璞,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曾就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當代作家,從事小說和散文創作。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紅豆》,系列長篇《野葫蘆引》和散文《紫藤蘿瀑布》等。《弦上的夢》和《三生石》分别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和全國優秀長篇小說獎。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出示自學提示: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并借助詞典等學習工具書理解。

2.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1)檢查生字讀音。

①參差( cēncī)芭蕉(bā)衣襟( jīn)妩媚(wǔ)

②"薄"是一個多音字,在字典中有三個讀音,一個讀bo,當"迫近、靠近"講,組詞是日薄西山;還有的當"輕微、少"、"不強壯"、"不厚道"、"看不起"等意思,組詞是"廣種薄收"、"單薄"、"輕薄"、"厚古薄今"等;一個讀bo,組詞是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還有一個讀音是bao,表示感情冷淡、不濃、不肥沃等意思。課文中

(2)指導易混淆的字。

"幽"是半包圍結構,外面是"山",裡面是兩個"幺"。

"案"是上下結構,上面是"安",下面是"木"。

"薄"要與"簿"相互比較,可以通過組詞的形式來辨析,"薄"組詞是"薄餅","簿"組詞是練習簿。

"糊":左右結構,與"米"有關,形容非常黏稠、混沌不清的狀态。

(3)理解較難的詞語。

①查詞典或工具書理解"參差"的意思:是指不齊;早晚相差。

②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在細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妩媚"的意思是:姿态美好可愛。

再聯想到那些詩句,真覺得它們負擔着解不開的愁怨了。

"愁怨"的意思是:憂愁怨恨。

③運用找近義詞或反義詞的方法來理解。

有的宅院裡探出半樹銀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牆上窺着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點綴"的近義詞有:裝點、裝飾、裝扮。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學生朗讀課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讀要大聲、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頓、要流利。

(2)用自己的話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理清課文記叙順序,讨論分段。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别從生長環境、開放态勢、花的氣味、形狀、顔色等描寫了丁香花。(主體是寫丁香花的外形)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别從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問以及由丁香結談感受。(主體是寫丁香花的感悟)

3.歸納課文的主要内容。

寫作者心裡一直裝着丁香,丁香的形态、香味以及顔色都給作者帶來美好的回憶,接着從詩句入手,由微雨引發丁香"結",從而感悟生命總有"結",需要有豁達的胸懷。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檢查詞語的理解情況。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課文寫了哪兩個方面的内容嗎?學生總結,老師概括:

一、賞花二、悟花

3.導入新課。課文自始至終都是圍繞"丁香花"來寫的,丁香花一直是作者心中的"花",接下來請走進"賞花"感受一下花的美,體會一下丁香花的獨特魅力。

二、學習"賞花",發揮想象,體會花的美麗。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描寫花美的語句,并發揮想象,談一談自己的理解。教師根據學生畫的句子相機進行指導。

(1)有的宅院裡探出半樹銀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牆上窺着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①一邊朗讀語句,一邊展開豐富想象。

指導學生想象:丁香花像什麼呢?給你什麼感覺呢?你喜歡哪個字,或者詞語呢?

②出示丁香花的圖片,引導學生想象。

(2)交流學生的想象和感受。

生:"星星般"寫出丁香花的小、可愛,就如同星星一般頑皮,真惹人喜愛!

生:"窺"這個字太生動傳神了,寫出了丁香花的的活潑可愛,也說明了丁香花的小,不大引人注意,總而言之,是充滿活力的!

生:"綴滿"說明了丁香花的數量多,充滿了無比旺盛的生命力,讓人看了以後感到一種振奮!

老師相機出示語句。

(3)月光下白的潇灑,紫的朦胧。還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蘭,在夜色中也能讓人分辨出,這是丁香。

 ①"月光下的潇灑"、"紫的朦胧"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請發揮想象。

②"淡淡的幽雅的甜香"又是一種怎樣的香呢?請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加以想象,談談你的理解。

(4)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談一談。

生:丁香花有白有紫,總是朦朦胧胧的,給人以夢幻般的感覺!在這仙境中,怎能不讓人展開神奇般的想象呢?想到了嫦娥與玉兔,想到了蓬萊島……

生:說丁香花的香啊,真的很神奇!不是桂花香的那般濃烈,又不是迎春花的那般單薄,它香得比較特别,隻要用鼻子一嗅,那香味就飄出來了。更别具一格的是,香味中還伴有甜甜的感覺,真美!

(5)出示句子:許多小花形成一簇,許多簇花開滿一樹,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夢想。

①感情朗讀,在讀中想象畫面,感受丁香花的獨特韻味。

②"照耀着我的文思和夢想",你是如何理解的?

(6)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談一談。

生:表面寫出來丁香花的多,實際上在讴歌丁香花的生命力很旺盛,是一種充滿活力的花,讓人越看越精神振奮!

生:作者發自内心的喜歡丁香花,因為花兒給了她靈感,給了她創作的激情和希望,所有作者在丁香花中構思自己的文學夢。

2.總結課文第一段,作者從哪些方面寫丁香花呢?

梳理關鍵詞:形态顔色香味感受

三、理解"悟花",發揮想象,感悟主題内涵。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丁香花成為"丁香結"的語句,并談談自己的理解。

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過來的丁香枝條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

(1)發揮想象,找出原因。

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

(2)談談這樣寫的妙處。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很生動地寫出丁香花的花苞之樣子,自然過渡到寫"丁香結",與上下文渾然一體。

2. 閱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由古詩句展開想象,想一想古詩中"丁香結"常常表達什麼?

(1)學生閱讀古詩句,理解古詩句的意思。

(2)由古詩句展開想象,談談理解。

生:作者先寫芭蕉不明白丁香花的心思,接下來通過一幅畫面告訴人們答案:"丁香空結雨中愁"!這畫面中有雨,有多愁善感的雨,這不就寫出丁香花的怨愁與理不斷的思緒嗎?

(3)明白作者将丁香花與細雨迷蒙連在一起寫的妙處。

通過寫丁香花,通過寫細雨迷蒙的畫面,說明丁香花有許許多多的愁怨,許許多多理不清的憂愁。作者僅僅在寫丁香花嗎?

不,是借花抒情,借丁香花來抒發自己内心的愁怨,抒發自己内心無限的憂愁。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3.作者不僅僅借花抒情,而且借花喻理,在丁香花裡,作者又有什麼生活感悟呢?請找出來讀一讀。

丁香結,這三個字給人許多想象。再聯想到那些詩句,真覺得它們負擔着解不開的愁怨了。每個人一輩子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來。所以丁香結年年都有。結,是解不完的;人生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麼?

(1)自由朗讀,輕聲說一說你的理解。

(2)交流:閱讀這一段話,你獲得了哪些生活感悟呢?

生:人生就在愁怨中,不要因為愁,忘卻了生活的味道,可以這樣說:沒有了愁怨,生活本身就不完美!

生:人生中離不開怨愁,但不能一味地怨愁,隻要我們找到生活的快樂,就會打開心結,讓自己快樂起來。怎樣才能打開人生中的心結呢?就是要有豁達胸懷!

生:我覺得人生中的愁怨固然有,但這隻是生活裡的一個小插曲!隻要我們有夢想,一切小小的結終将會打開的,因此不要憂愁!

4.出示古詩句,讀一讀,談一談你的理解與感悟。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李商隐《代贈二首(其一)》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李璟《攤破浣溪沙》

殷勤解卻丁香結,縱放繁枝散誕春。

——陸龜蒙《丁香》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

——馮延巳《醉花間》

四、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完成課文後的題目。


闆書設計

2.丁香結


丁香花形狀顔色香味

胸懷豁達

生活樂觀

丁香結無限愁怨


教學反思:

1.出示丁香結的圖片,閱讀描寫丁香花的語句,展開豐富的想象,從想象中感悟出丁香花兒的美,感悟出丁香花兒無比旺盛的生命力。要引導學生抓住字詞、修辭手法等進行分析、感悟。

2.通過反複朗讀課文中的古詩句,想象畫面與意境,初步理解丁香結的含義,接着抓住課文的最後一自然段深入理解,暢談自己的體會,并聯系生活實際談談。這樣會讓學生懂得"借物喻理"的寫法,而且明白其道理。

3. 古詩詞三首

教學目标:

1.認識"渚"、"轼"2個生字,會寫"德"、"鵲"等3個生字。會理解"渚"、"茅店、社林"等字詞的意思。

2.抓住詩句的描寫,展開想象,由畫面感悟出景物的特點。

3. 感悟畫面美的同時,理解詩的意思,體會作者在詩句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中再現景色的美,并分析感悟景色的特點。

2難點:同樣寫月夜景色,表達的感情則不同,所以要借助詩句,想象生活畫面,并能體會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準備古詩的相關圖片。

2.描寫月色的古詩和古詩的課件。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師:王維說過: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很多古詩詞都是這樣,在詩詞中描繪了一幅幅鮮明的畫。古詩詞中描繪了怎樣的圖畫呢?今天我們來學習第3課——《古詩詞三首》

2.師闆書課題 3. 古詩詞三首

3.根據題目,判斷詩詞,并講出理由。

(1)《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是詩,因為整首詩的每一行字數相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是一首詞,因為每一行的字數不相同,有多有少,所以又稱為"長短句"。

(2)從題目可以分析出:《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是詩;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是一首詞,題目中已告訴我們這首詞的詞牌名是"西江月"。

二、學習《宿建德江》。

1. 揭題,解題。

(1)介紹作者。

孟浩然:孟浩然(689-740年),湖北襄陽人。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卻以隐居終老的詩人。壯年時曾往吳越漫遊,後又赴長安謀求官職,但以"當路無人",隻好還歸故園。開元二十八年(740),詩人王昌齡遊襄陽,和他相聚甚歡,但此時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瘡,據說就是因為"食鮮疾動",終于病故,年五十二歲。

(2)介紹建德江。

建德江:新安江流經建德(今屬于浙江省)的一段。

2. 自讀古詩,初步感知。

(1)課件出示古詩,指名讀詩,讀準生字,強調字音。

(2)再讀古詩,把詩讀流利,讀出詩裡的節奏。

3.想象畫面,入境悟情。

(1)教師泛讀,同學閉目想象你看到了什麼?

(夜幕降臨,江中小舟,煙霧迷蒙,孤身夜宿,身處異鄉,曠野無邊,天比樹低,月與人親)

(2)剛才同學們描述的畫面又給你留下的什麼印象和感覺?(孤獨、滄桑、凄涼)(讓學生闆書)

(3)同學們,讀着讀着,你認為詩中哪個字眼最觸動你的心?

(愁)找得真準,看來你已經走進詩人心中了。

(4)"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麼呢?從哪兒可以看出來呢?

生:思鄉之愁,從"日暮客愁新"可以看出來。

生:從"野曠天低樹"可以看出來。你看原野空曠,隻有樹相伴,你說孤獨不孤獨呢?

生:從"江清月近人"可以看出來。"江清月近人"的意思是:江水清澈,水中的月亮似乎更接近人了!這月亮,怎能不勾起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呢?

(5)聽了同學們的描述,此時的詩人雖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緒卻早已随月飛遠。他的心飛到(家鄉去了)他想到了往日與親人朋友相聚的情景,是一幅什麼樣的情景呢?(預設1)在一個寒冷的夜晚,詩人和朋友圍坐爐邊,把酒言歡(預設2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裡,詩人和朋友在桃花林中吟詩作對,流連忘返(預設3)在一個秋風送爽的日子裡,詩人和家人相聚樹下,其樂融融回憶故鄉點點滴滴都是幸福,絲絲縷縷都是甜蜜,然而,這裡卻隻有——"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怎能不憂愁呢?其實,是人的内心是多麼的不平靜啊,怎一個"愁"字了得!

(6)齊聲朗讀古詩,讀出"愁"字。

4.借月抒情,拓展古詩。

生:正所謂明月千裡寄相思,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來寄托情感是很常見的,月亮已成了古人抒發情感的憑借。

(大屏幕出示——生齊讀)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三、學習《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1.俗話說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西湖邊是杭州美景之一。今天我們随宋代大詩人蘇轼一起去西湖看一看美景。

2.簡單介紹作者與望湖樓。

蘇轼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号東坡居士,四川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

望湖樓又叫看經樓,在今浙江省杭州西湖邊。

3. 初學古詩,感知意思。

(1)誰來把題目讀一讀,注意讀準節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2)對照插圖,自主感悟,可以小組合作學習,也可以利用工具書自學。

黑雲翻墨:形容烏雲很黑,來勢兇猛。

忽吹散:忽然就吹散了,時間很短暫。

水如天:形容雨過天晴,湖水像天空一樣清澈明淨。

(3)理解詩句的意思并連起來說一說。

4.由詩入手,想象畫面,感悟景美。

出示詩句: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1)引導學生想象畫面,感悟夏天雨到來前與到來時的特點。

雲:黑雨:白

"未遮山"說明烏雲來勢兇猛,大有吞噬一切的快速變化之感。

"亂入船"刻畫出雨的大而猛。

(2)此時你的腦海裡浮現出怎樣的一幅畫呢?請說一說。

夏天,天空中變化不定,霎時間烏雲滾滾,像潑翻的墨水一樣擴散開來,開始時,并未遮遍青山。黑雲繼續擴展,不多會兒,傾盆大雨就下起來。白色的雨點打在船面上,像一顆顆跳躍的珍珠往船裡亂滾。

出示詩句: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1)引導學生想象畫面,感受夏天風和水的大。

"卷地"說明風兒特别大,來勢兇猛。

"水如天"說明水天相接,水兒特别大。

(2)此時你的腦海裡浮現出怎樣的一幅畫呢?請說一說。

忽然,一陣卷地大風吹過,把黑雲吹散。雨過天晴,從望湖樓上向下望去,湖水像晴朗的天空一樣清澈明淨。

5.借助景物,體會感情,感悟寫法。

(1)詩人善于捕捉瞬間變化的情景,像高明的攝影師一樣,拍下湖水、墨雲、雨珠、風吹等景象,繪聲繪色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因此,要仔細觀察,抓住形、色、聲來細緻刻畫,就會讓景物活靈活現。

(2)通過描寫望湖樓下"白雨跳珠"、"水如天"等場景,表達了詩人對西湖夏日之景的無比喜愛之情。

四、總結兩首古詩的寫法。

1.細緻描寫眼中景,寫出景物特點。

2.借景抒情。《宿建德江》抒發的是對家鄉的思念,旅途的孤獨、寂寞之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抒發的是對西湖美景的無比熱愛之情。

五、背誦兩首古詩。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古詩,讀出節奏和情感。

2.分析《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中景物的特點。

二、學習《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品讀上阕。

出示:明月别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1)此時詩人看到了、聽到了、聞到了什麼呢?學生結合詞的意思來分析。

A:看到的:明月、别枝、驚鵲、鳴蟬、稻子

B:聞到的:稻花香體會豐收的景象。

C:聽到的:蟬鳴、鵲啼、蛙聲、說豐年

同學們,詞中說伴随着清風吹拂,傳來陣陣稻花香和哇鳴聲,仿佛是青蛙們在争說豐年,那青蛙們會說些什麼呢?請同學們發揮想象,說一說,談一談。

(2)同桌試着演演說說。

(3)小結:同學們演得真是太好了,說得真是太好了!這兒的"說"字,是青蛙在說嗎?那是誰在說?(青蛙、農人、作者自己,都可以,重在體會作者那一刻的喜悅之情)對呀,作者聞着飄于黃沙嶺的稻花香,多麼盼望有一個豐收年呀!(4)讀完上阕,你的腦海裡呈現出怎樣的一幅畫面呢?先想一想,然後根據詞的畫面說一說。

月光十分明亮,把沉睡的鵲兒都驚醒了,撲棱棱地離開枝頭,飛起來了,引起樹枝搖曳,半夜裡,清風徐徐地吹來,讓人感到真涼爽、舒服,風兒還送來一聲聲蟬的鳴叫,似乎在唱歌呢!田野裡,稻花開了,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讓人感到神清氣爽。詞人辛棄疾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一路上碰到許多納涼的老農,都在說着"今年真是一個豐收年",池塘裡,傳來一片青蛙的叫聲,似乎也在争說豐年。

(5)齊讀詞,讀出意境,讀出畫面的美。

2.品讀下阕。

過渡:這麼充滿詩情畫意的月夜,真讓人走進了畫卷一般,詞人走着走着,天氣突然發生了變化,接下來又是一幅怎樣的情景呢?自讀下阕,在腦海中勾勒畫面,也可以和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論。

(1)出示: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2)學生交流畫面,相機指導朗讀。

詞人完全沉浸在展望豐收的巨大喜悅之中,渾然不覺天氣的悄然變化,他猛一擡頭,看到了----"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此刻他的心情怎樣?(很着急)

引讀----"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3)提出質疑:詞人疾步向前走,想找個避雨的地方,過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邊,詞人為什麼找不到了呢?

生:道路非常的彎曲、林木茂盛。

生:更是因為詞人沉浸在"稻花香裡說豐人,聽取哇聲一片"的愉悅心境之中。

(4)總結下阕,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詩人陶醉于黃沙道中的喜愛之情,更為農民豐收流露出欣喜之情。

(5)朗讀整首詞,并背誦。

三、比較《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相同點:都寫了月亮,都借月抒發感情。

2.不同點:抒發的感情不同,《宿建德江》借月亮抒發詩人旅途寂寞、孤獨之情,《《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抒發了詩人陶醉于黃沙道的美景之中,并流露出喜愛與興奮之情。

四、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三首古詩。

2.默寫《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闆書設計

3.古詩三首


宿建德江天低樹旅途寂寞孤獨

月近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雲白雨喜愛與

風吹散水如天留戀


明月驚鵲清風鳴蟬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稻花香蛙聲一片陶醉與

七八個星兩三點雨向往

教學反思:

1.朱熹說過:"教人不見意趣,必不樂學。"教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去感受和體驗詞的優美意境,體會詩詞的心境。同時教者還要通過美麗的畫面和音樂,創設出其樂融融的學習情境,讓學生走進情境,走進詩詞的畫面美,并在誦讀中感悟情感,體會古詩的節奏美、情感美。這樣的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趣,也豐富了文本的内容。

2. 詩詞的教學重在想象、品讀、悟情。在學生自主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想象,在關鍵處給予巧妙引導,這樣便能充分把握詞的基本内容。其次還要通過品讀悟情,媒體煽情,把學生帶入如詩如畫的美好意境之中,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感其情,并與詩詞産生共鳴。


4 花之歌

教學目标:

1.認識"穹"、"孕"等10個生字。會理解"蒼穹"、"旖旎"、"瓊漿"等詞語的意思。

2.閱讀詩一般的語言,并展開豐富的想象,感悟花積極樂觀的人生态度。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花的贊美與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理解花的形象,感受生活中的美。

2難點:借助語言文字展開豐富想象,體會花兒向往光明,從不顧影自憐,也不孤芳自賞的人生态度,流露出作者對花的贊美之情。

教學準備:

1.關于花的詩句。

2.黎巴嫩紀伯倫的《啊!風》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請看下面一組詩。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别樣紅。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這三首詩中都寫到花。花是美麗的,帶給大自然以多姿多彩,帶給大自然以芬芳。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一首散文詩《花之歌》,詩人紀伯倫有一顆敏感而多情的心,所以他筆下的花有生命,有靈氣,有個性,它與自然萬物和諧相處,構成了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這花給人以啟迪,富有生命的内涵,接下來請跟随詩人,走進花的世界吧!

2.書寫課題:4.花之歌

3.介紹作者。

紀伯倫是黎巴嫩詩人、作家、畫家,被稱為"藝術天才"、"黎巴嫩文壇驕子",是阿拉伯現代小說、藝術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紀阿拉伯新文學道路的開拓者之一。其主要作品蘊含了豐富的社會性和東方精神,不以情節為重,旨在抒發豐富的情感。代表作品有《我的心靈告誡我》,《先知》,《論友誼》。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出示自學提示,借助字典等工具書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理解課文内容。

2.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1)檢查生字讀音。

( qióng )育(yùn )搖( yè)郁(fù)贈(yǔ)

大(shuò)漿(qióng )鳴( zhuǎn )婆( suō)冠(miǎn )

(2)檢查詞語的理解。

①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我是星星,從蒼穹墜落在綠茵中。

"蒼穹"的意思是:天空。

②難字突破法。

"心馳神往"中"馳"的意思是飛奔,詞語的意思是:心神奔到所向往的地方。形容一心向往。

③查字典理解。

祭獻:祭祀供奉。

冠冕:古代帝王、官員的帽子。這裡指婚禮的禮帽。

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氣濃厚。

顧影自憐:回頭看看自己的影子,憐惜起自己來,形容孤獨失意的樣子。

孤芳自賞:把自己比作僅有的花香而自我欣賞,比喻自命清高。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談談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或者感悟。

3.交流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講述了花的成長與芬芳,以及花凋謝的過程。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通過對花的描述,表現了花積極樂觀的态度,展現了花的精神。

4.說說課文的主要内容。

這首散文詩運用第一人稱的手法來寫,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話語、星星、諸元素之女、親友之間交往的禮品、婚禮的冠冕以及生者贈予死者最後的祭獻,講述了花的成長與芬芳,以及花凋謝的過程,表現了花積極樂觀的态度,展現了花的精神。

四、品讀句子,展開想象,感受花的美好。

出示句子一:我是大自然的話語,大自然說出來,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間,然後又說一遍……

作者把花比喻成什麼?你從中感悟到了什麼呢?

大自然的話語。讓人感受到花是那樣的可愛,那樣的神秘,總能給人帶來美好的享受。

出示句子二:清早,我同晨風一道将光明歡迎;傍晚,我又與群鳥一起為它送行。

這句話讓你想到了什麼畫面呢?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我的腦海裡浮現出這樣的畫面:

花兒悄悄開放的時候,有早晨的風相伴,風兒在祝賀我,為我的開放而鼓掌……傍晚,太陽就要遠去,我和一群群鳥兒送别太陽,很真誠地對太陽說:"太陽,明日見!"

師:對呀,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那麼的和諧,這就是生命的芬芳,非常的自然!

出示句子三:我總是仰望高空,對光明心馳神往;我從不顧影自憐,也不孤芳自賞。而這些哲理,人類尚未完全領悟。

讀着這些句子,你受到了哪些啟迪與感悟呢?

生:我知道了要像花兒那樣樂觀地對待生活,享受生活,不張揚,也不自卑。

生:我懂得了人要追求光明,追求屬于自己的世界,便樂觀地、開心的生活。

五、總結課文,拓展主題。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出示拓展美文。

你時而歌唱,歡笑;時而又悲歎,哭号。我們能聽見你的聲音,卻見不着你的面貌;對于你,我們能覺察出,但卻看不到。你仿佛是愛情的海洋,淹沒了我們的靈魂,撫慰着我們甯靜的心。

你逢山而升,遇谷而降,在原野上則伸展開去,浩浩蕩蕩。升時,可看出你的剛毅、堅忍;降時,可看出你的謙恭、禮讓;伸展時,則顯示出你的輕盈、靈敏。你猶如一位尊貴而仁義的國王,對下層弱者顯得和藹可親,對倨傲的強者則威風凜凜。

找一找作者想象奇特的地方,并談談你的感受。


闆書設計

4.花之歌


大自然的話語

星星

諸元素之女

花是 親友之間交往的禮品 對光明心馳神往

婚禮的冠冕 不顧影自憐、孤芳自賞

生者贈予死者最後的祭獻

……


教學反思:

1.理解散文詩中的意象,并展開大膽的想象,感悟生活美好的畫面,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并生活的珍愛。

2.抓住關鍵語句,理解含義,感悟道理。比如"我總是仰望高空,對光明心馳神往;我從不顧影自憐,也不孤芳自賞。"這句話就表明作者的态度,可以聯系生活實際談談感受。


習作:變形記

教學目标:

1.分析題目"變形記"的意思,明白這是一篇想象的作文,要根據題目的要求來想象。

2.發揮想象,把重點部分寫詳細。

3. 在想象中表明自己的觀點,流露真情實感。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發揮想象,把你變形後的經曆寫下來,注意把重點部分寫詳細。

2難點:要有一個明确的中心,将變形的經曆,美妙想法、美好心願有條有理地表達出來。

教學準備:

準備《我想……》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話題。

1.請讀一讀下面的一首詩。

我想……

甯夏固原市大疙瘩小學


我想把小手

  安在桃樹枝上。

  帶着一串花苞,

  牽着萬縷陽光,

  悠啊,悠——

  悠出聲聲春的歌唱。

  我想把腳丫

  接在柳樹根上。

  伸進濕軟的土地,

  汲取甜美的營養,

  長啊,長——

  長成一座綠色的篷帳。

  我想把眼睛

  裝在風筝上。

  看白雲多柔軟,

  瞧太陽多明亮,

  望啊,望——

  藍天是我的課堂。

  我想把我自己

  種在春天的土地上。

  變小草,綠得生輝,

  變小花,開得漂亮。

  成為柳絮和蒲公英,

  更是我最大的願望。

  我會飛啊,飛——

  飛到遙遠的地方。

  不過,飛向遙遠的地方,

  要和爸爸媽媽商量商量……


2.讀完這首詩後,你想變成什麼呢?快來說一說你的想法吧!

3.出示作文題目。

選擇下面的題目來寫你的故事,也可以自拟一個有趣的題目。

地球自述 我是一條幸福的蚯蚓

飄在天上的日子 夜晚,一棵大樹下的故事

發揮想象,把你變形後的經曆寫下來吧。寫完後,和同學交換習作,看看他們對你的"世界"

是不是感興趣,再根據他們的意見修改自己的習作。

二、分析題意,明确寫作要點。

1.你準備變成什麼呢?為什麼?

2.學生自由交流。

3.教師相機點撥。

(1)怎樣變形,才會吸引人呢?

不能隻是簡單的變形,比如"我"經過化妝,變成了一個醜陋的老太婆,這隻是簡單的化妝,根本不是變形。變形一定要與想象中的人物形象聯系在一起,這樣變形後的故事才會吸引人,才會生動有趣。

(2)變形後,人物的特點能夠變化嗎?

變形後,你再也不是你,所以人物的特點要變化。你可以賦予人物各種各樣的本領,隻要新奇,隻要有趣,就可以。不過,人物形象固有的特點不能變,比如孫悟空機智勇敢,這個特點千萬不能改變,一改就完全不想這個人物了。

4.如何在作文中發揮想象,把作文寫具體呢?

5.學生讨論交流。

6.老師相機點撥。

(1)習作時,我們應該如何發揮想象呢?

發揮想象,是此次作文的重點,也是作文的亮點。這裡給孩子們推薦三點妙招:一是人物包裝上發揮想象,可以賦予人物一個非凡的本領。二是故事情節上發揮想象,故事千萬不要平鋪直叙,而是要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是人物言行描寫上發揮想象。比如用現代的語言來表達,會讓作文幽默風趣,更富感染力。

(2)經過是事情的重點部分,怎樣寫詳細呢?

一是細緻描寫人物的言行。人物的語言和動作能夠反映出人物的特點與性格特征,所以要具體地,細緻地描寫,越傳神越好。這裡總結的方法是"細緻描寫寫詳細"。二是情節不要平平淡淡,而是要一波三折。怎樣才能寫得一波三折呢?還是從宮廷劇說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便是宮廷劇的特色。因此,在"詳寫經過"時,要設置一個又一個"波折",或者一個又一個"懸念"。隻有這樣,情節才會有趣、詳細。這種方法總結為"一波三折寫詳細"。

三、學生編寫故事。

1.根據自己的想象編寫故事。

2.老師适時點撥。

3.修改作文。

四、老師點評作文。

五、學生再次修改作文。


闆書設計

變形記

地球自述 我是一條幸福的蚯蚓

内容

飄在天上的日子 夜晚,一棵大樹下的故事


要求 想象大膽 情節精彩


教學反思:


1. 指導學生審題,圍繞題目來構思,注意設計的情及要有趣,這是作文有内容寫的關鍵。另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快樂表達。

2.發揮想象,才能把重點部分寫詳細。為了讓學生把重點寫具體,教師指導要細,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靈活指導,這樣才能寫出富有個性化的作文。

精彩範文:


夜晚,一棵大樹下的故事

夜靜悄悄的,大路旁顯得異常安靜。我變成了一瓶純淨水,在地上跳來跳去。突然,我聽到了"哎喲,哎喲"的呻吟聲。是什麼在哭呢?

我好奇地蹦了過去,仔細一打量,原來是一棵大樹。我很同情地問:"大樹啊,你哪裡難受?"

大樹皺了皺眉頭,歎了口氣說:"哎!我渾身難受,感覺到身上一點兒力氣也沒有……特别是我的肚子很不舒服……"

"肚子不舒服,莫非你吃了什麼?"我很着急地追問。

大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說:"也許是!瞧,我旁邊的小河黑不溜秋的,臭味更是不堪入鼻呀……"

開始我有些不相信,當我蹦跳到河邊時,才一睹小河的真正面貌:河面上堆滿了垃圾物,不時還飄來陣陣難聞的死動物的氣味……

"哎喲,我的頭很暈!"大樹又禁不住地叫喊起來。我很關切地摸了摸大樹,頓覺樹皮失去了原來的光滑,有的竟然一大塊一大塊地剝落。

大樹又長長地歎了口氣說:"這裡的空氣也收到了極大的污染,那是因為在小河旁邊有一座化工廠,将有毒的氣體不斷排放到空中。我是離它最近的,所以吸收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是最多的,怎能不頭暈呢?"

"唉!這可惡的人類怎能這樣做呢?"我歎了口氣,接着說,"對,你的問題我可以幫助你!"說完,我将純淨水倒進了大樹的根部,大樹津津有味地吮吸着,誇贊道:"這真是好水,有史以來喝到的最好的水!"

我笑了笑說:"其實,這水還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能保護葉片,讓葉子抵抗有毒氣體的侵入!"

"哦!還有這作用,如果真的那樣,我就可以延長壽命了!"大樹笑眯眯地說道。

"你一定可以延長壽命的!自從我的出現,很多科學家和環保學者都投身于保護環境的偉大事業中,我相信這一定會成功的!"那一刻,我無比激動!

從這以後,我蹦到哪裡,哪裡的環境都變好了……


語文園地

教學目标:

1.交流平台:閱讀文章,首先要讀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詞句段運用:體會排比句的特點以及這樣寫的妙處;說說分号的用法;路牌的讀音。

3.通過看圖、感悟、體驗、誦讀,體會古詩《過故人莊》。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閱讀要聯系生活經驗,從課文的内容往生活方向聯想、想象,從而使理解深入。

2難點: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和背誦,借助畫面,理解古詩大意,體會古詩的意境與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準備排比句的課件。

2.準備《過故人莊》的錄音、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語文園地"的内容。(闆書:語文園地)

二、學習"交流平台"

1.複習本單元學習的課文。

2.本單元學習的方法。

感受課文中豐富的想象,深入理解内容。

3.閱讀"交流平台"的内容,你明白這段話的要點是什麼嗎?

(1)指導學生一邊讀,一邊圈畫重點語句。

(2)可以圍繞重點寫寫批注,或感受。

4.交流。

(1)閱讀文章,首先要讀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為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關鍵要想。

5.怎樣在閱讀中想呢?請聯系課文談談。

(1)閱讀的時候,要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想開去。

(2)閱讀的時候,可以從課文的内容聯想到更多,比如作者的其他作品,寫同一景物或事物的作品,以及文章的寫作方法,等等。

6.閱讀下面的一段話,談談你想到了什麼?

我看得出草蟲的村落裡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裡,花色斑斓的小圓蟲,披着俏麗的彩衣。在這些粗壯的黑甲蟲中間,它們好像南國的少女,逗得多少蟲子駐足癡望。蜥蜴面前圍攏了一群黑甲蟲,對這龐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們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談得很投機似的。看啊!蜥蜴好像忘記了旅途的勞倦,它背着幾個小黑甲蟲,到處參觀遠房親戚的住宅。

生:由大街小巷我想到了草蟲的村落肯定很美!一定有許多花兒,一定是彎彎曲曲的,給人以美的享受。

生:我想到了蜥蜴與黑甲蟲的對話,不然黑甲蟲怎麼會爬到蜥蜴的上面呢!

生:由"駐足癡望"一詞我知道了,蟲子看的表情一定不一樣!我覺得它們很可愛!

舉例子的時候,要選擇本單元中的内容,本單元五"蟋蟀的住宅"這一課了,可以換成"草原"那一課的例子。(不明白什麼意思?)

7.總結:

閱讀文章時,要由課文内容往外想,這樣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能夠活躍思想,激發創造力喲!

三、學習"詞句段運用"

1.出示排比句課件。

A.我是親友之間交往的禮品,我是婚禮的冠冕,我是生者贈予死者最後的祭獻。

B.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C.在輕輕蕩漾着的溪流的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五彩缤紛,像織不完的錦緞那麼綿延,像天邊的霞光那麼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麼絢爛。

2.朗讀,理解句子意思。

3.認識排比修辭手法以及特點。

排比是一種把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語氣一緻的詞語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種修辭方法。排比的行文有節奏感,琅琅上口,有極強的說服力,能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和氣勢,深化中心。

4.你喜歡哪個句子,從哪裡可以看出是排比,這樣寫的作用是什麼?

5.學生選擇,并思考,然後交流。

6.總結排比句的特點,然後試着寫一兩個排比句。

四、總結訓練點,布置作業。

1.本節課學習了閱讀文章的方法和認識排比句。

2.從學過的課文中找一找排比句,并整理下來。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交流大家整理的排比句。

2.朗讀排比句,并談談這樣寫的好處。

二、學習"詞句段"

1.談談你認識的标點符号。

2.老師書寫分号";"提問:在怎樣的情況下運用分号呢?

3.出示相關語句。

A.我在原野上搖曳,使原野風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風中呼吸,使清風芬芳馥郁。我微睡時,黑夜星空的千萬顆亮晶晶的眼睛對我察看;我醒來時,白晝的那隻碩大無朋的獨眼向我凝視。

B.太陽曬着地面,有些地區吸收的熱量多,那裡的空氣就比較熱;有些地區吸收的熱量少,那裡的空氣就比較冷。空氣有冷有熱,才能流動,成為風。

4.學生交流讨論,認識分号的用法。

分号用于複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間的停頓。比如A句可以這樣表示:

第一組:

我在原野上搖曳,使原野風光更加旖旎;

我在清風中呼吸,使清風芬芳馥郁。

第二組:

我微睡時,黑夜星空的千萬顆亮晶晶的眼睛對我察看;

我醒來時,白晝的那隻碩大無朋的獨眼向我凝視。

像這樣表示并列分句之間的停頓,就要用分号。如果句子之間不并列,就不必用分号了!

5.學生談談B組句子為什麼要用分号?

6.寫一個句子,要用上分号。


三、繼續學習"詞句段"

1.出示路牌,激發興趣。

2.引導學生觀察書中的路牌,同桌相互讨論。

3.交流。

(1)路牌中的路名的拼音全部大寫。

(2)地名的拼音全部大寫。

4.老師相機點撥。

還有人姓名的拼音也全部大寫。

5.總結。

這一題是關于路名、地名以及人名的拼音寫法——全部要大寫。

6.鞏固練習。

寫一寫下面的路名與地名。

中同路 魯迅 巴金 鼓樓路

四、學習"日積月累"。

1.舊知導入。

(1)古詩中有很多表現朋友之間深情厚誼的,你能不能背誦一句這樣的詩句?(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寫朋友之間真摯友情的古詩——唐代詩人孟浩然的《過故人莊》。(闆書)

2.教師範讀,畫出節奏。

3.學生齊讀。

4. 教師吟讀一句,學生譯讀一句。

故人具雞黍——老朋友準備好了雞和飯。

邀我至田家——邀請我到他家裡做客。

綠樹村邊合——村外綠樹環繞。

青山郭外斜——村外遠處有青青的山崖。

開軒面場圃——打開窗戶面對場圃和萊園。

把酒話桑麻——邊喝酒邊談論着莊稼。

待到重陽日——等到重陽節的那一天。

還來就菊花——再來賞菊和喝酒吧。

5.想象古詩中的畫面,并說一說。

詩人啊,一棵棵茂盛的綠樹把村子圍了一個圈,小鳥展開翅膀在藍天中飛翔,亮着自己清脆的喉嚨,歡快地歌唱着,一隻大公雞在悠閑地漫步,村外有青青的山峰斜立着。

詩人啊,你輕輕地打開窗戶,一縷暖和的陽光照.在窗子上,空曠的打谷場上,不時走過大公雞,菜園裡蝴蝶在飛翔,花兒把菜園子裝扮得那麼美麗,你手裡拿着酒杯,在和朋友暢談今年的好收成。

6."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

朋友間依依惜别之情。

7.背誦古詩。

五、總結訓練點,布置作業。

1.認識了分号的用法,并正确運用分号。

2.認識路名、地名、人名的拼音寫法。

3.理解、背誦孟浩然的《過故人莊》。


闆書設計

語文園地

閱讀文章——"想"

排比句——詞語或句子成串地排列修辭手法

分号——并列句子間的停頓

路牌——路名、地名、人名中拼音的寫法

《過故人莊》——朋友間依依惜别之情


教學反思:

1.教學是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一個動态過程,因而,教師的講不是"灌",而是"導",通過"導"的有效性來實現"學"的有效性。精講強調的是"精"字,要求語言精練,表述精準、文辭精美,有利于啟迪學生的思維,激活其潛能。

2.認識排比與分号的用法要遵循由表及裡,由具體到抽象的規律去進行,這樣學習才會有情趣,同時也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另外,還要注重學法的遷移,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樣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便發揮出來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