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1月7日電(記者侯文坤)“落日欲沒岘山西,倒著接蓠花下迷。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争唱《白銅鞮》……”一首唐代詩人李白描寫古時襄陽的詩歌《襄陽歌》被湖北省襄陽市昭明小學的老師們配上旋律編成歌、排成特色課間操,成為校園裡的一道獨特風景。
古詩韻律走進課間操,這是該校傳承傳統文化的一項創新。“昭明小學位于古襄陽城内,緊鄰昭明台、古城牆等文物遺迹,是一所百年老校。把關于襄陽的詩歌以特色課間操的形式表達出來,利于孩子們加深對古詩的學習和理解。”昭明小學音樂老師劉茜介紹,2020年9月,學校老師将李白的《襄陽歌》配上旋律編成歌曲,并由學校天使合唱團排練出了歌舞節目《襄陽歌》。12月,學校老師又以此為基礎,對音樂進行改編,加入動作編排,創作了一套适合學生運動的課間操。
記者了解到,《襄陽歌》特色課間操的動作融合了中國禮儀、戲曲、古典舞、武術、太極等傳統元素,又結合音樂情緒、節奏、速度、力度等變化,增加了街舞、健美操等現代元素。學校老師在設計動作時還充分考慮到踏步、擴胸、體側、體轉、跳躍、整理運動等廣播操的要求,既兼顧動作協調美觀,又确保學生達到規定的運動量。
“整個編排幾經修改,第一版動作較為複雜,學生掌握起來有點難度;第二版對動作進行改進和簡化,放慢動作節奏,除了部分動作有男女生區别,其他動作盡量中性化。”劉茜說。
昭明小學校長焦莉告訴記者,學校首先請部分音樂、體育老師錄制了教師版《襄陽歌》課間操教學視頻,并向全校師生發布。“沒想到一下子就火了,老師和學生都操練了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磨合,全校學生老師基本都能流暢地跳起《襄陽歌》了。”焦莉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們從課間操中探究古詩詞的意境,從詩詞中更好地感悟傳統文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