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寵物

 > 别讓你的

别讓你的

寵物 更新时间:2025-05-07 18:59:18

  近期,電視劇《少年派》熱播。

  劇中媽媽王勝男和女兒林妙妙之間的母女大戰讓大批網友都高呼:“這簡直就是我媽的翻版!”

  然而,這人設、這梗概,大家有沒有覺得很熟悉呢?

  從《家有兒女》到《虎媽貓爸》到《小别離》再到《少年派》,近年來但凡涉及子女教育的電視劇,不約而同都會出現“虎媽”和“貓爸”設定。

  别讓你的(别讓這種34)(1)

  别讓你的(别讓這種34)(2)

  “虎媽貓爸” 中國家庭劇裡離不開的套路 數字之道選擇了10部較為經典的家庭劇,孩子有小學生,有中學生,有大學生;家庭有富餘的,有溫飽的,有貧困的,根據這些電視劇中的33對爸爸媽媽,概括出中國家庭劇中典型父母的形象

  别讓你的(别讓這種34)(3)

  10部電視劇的劇情背景雖然都有不同,但是父母的角色設定卻始終是媽媽像“老虎”,強勢、霸道,過度幹涉子女的生活和學習。反之,爸爸像“小貓”,開明、溫柔、注重溝通、尊重子女,是母子/母女的溝通橋梁。

  為什麼10部作品中有半數以上會熱衷于這種人設呢?

  部部都是高收視 “虎媽貓爸”人設成爆款制造神器! 首先,因為這種人設套路賣座!

  

  為什麼不同的家庭,卻有同樣的爸媽? 現實生活中,我們的爸媽真的都是如此嗎?

  别讓你的(别讓這種34)(5)

  雖然我們的媽媽,可能還沒有像劇裡的那些媽媽一樣歇斯底裡;我們的爸爸也沒有想那些爸爸一樣“孩子之友”,但這些電視作品中的刻闆的父母形象也多少反映了當下中國家庭環境中的真實一面。

  别讓你的(别讓這種34)(6)

  從數據我們可以看出,絕大多數中國家庭中,都存在着媽媽是“超人”的現象,中國媽媽們不但要工作,還要一個人在操持着全家的衣食住行,管得多,自然矛盾就多。而爸爸們由于在家庭生活中的經常性“缺席”,做的少沖突就少,在孩子面前反而更容易賺到“開明”的印象。如果讓爸爸和媽媽在家庭地位上做個互換,讓爸爸圍着孩子轉,圍着家庭轉一天,“貓爸”變“虎爸”可能也就是分分鐘的事兒吧。

  現在的電視劇,為了能夠更多的抓住觀衆,往往會把我們生活中的矛盾沖突更加的放大化,以達到吸引眼球的目的。

  《少年派》的編劇六六就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生活本身就是沖突,孩子上什麼學校,單位要不要跳槽,爹媽看哪個醫院,就這些小事都沖突得你頭疼不已。

  結果戲劇還要放大,孩子因為上學跳樓了,單位因為内鬥老闆被抓了,爹媽因為看哪個醫院被治死了……這真是觀衆要的驚心動魄嗎?是不是編劇的懶惰,以戲劇沖突為借口把生活就抹黑了?”

  不知從何時起,我國的家庭劇的設定開始逐漸變成了“世上隻有媽媽吵,有爸的孩子像塊寶。”

  大家在熱熱鬧鬧的吐槽完電視裡的爹媽跟自己的爹媽有多像,自己的童年生活有多麼的悲慘之後,又有幾個人去真的思考過為什麼媽媽會變老虎,爸爸會變小貓嗎?

  中國電視劇慣有的和稀泥式的大結局,總是在我們将要觸及到問題本質的時候,把我們帶回到原點。

  “虎媽貓爸”的設定帶給我們的不應該是“媽媽不講理爸爸和事老”的偏見,而應該是更多的讓我們反思放下中國家庭中父母分工的不均等問題,如果媽媽們學會放手,爸爸們可以多多參與,那這種奇特的家庭人物設定還會成為當前電視劇的套路嗎?

  别讓你的(别讓這種34)(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寵物资讯推荐

热门寵物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