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在節目制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畫面由于拍攝條件有限或攝像失誤造成的畫面抖動,而在後期的編輯中又沒有可替代的鏡頭,這時我們通常會用到穩定功能,消除鏡頭的晃動,使畫面保持穩定。而跟蹤功能主要适用于特效的處理,跟随畫面中的某個物體,附加或處理成特殊效果,如《辛德勒的名單》中,小女孩的紅色衣服,如圖1 所示,為了突出渲染氣氛,隻留下小女孩的紅色,在周圍灰色的絕望中,小女孩就像是這些人唯一的希望。還有一些宣傳片中特定的需求,如圖2 所示,在畫面中每個人頭上做了附加的圓環,代表社會的運轉與忙碌。
圖1
圖2
一
跟蹤Tracking
在我們日常的節目制作中,通常會用到Adobe After Effects 中的跟蹤器(Tracking),這是一個強大的動畫功能,可以對動态素材中的某個或者多個指定的像素點進行跟蹤,然後将跟蹤的結果作為路徑,進行各種特效處理。AE 中的跟蹤器主要分為兩種方式:跟蹤運動和穩定運動。跟蹤運動一般應用于将跟蹤的路徑應用在其他的圖層上,使得一個圖層跟蹤另一個圖層的某一個或者多個像素運動。穩定運動一般應用于防止畫面搖晃抖動。
AE 後期版本增加了跟蹤攝像機和變形穩定器;其中跟蹤攝像機,就是系統自動計算出運動鏡頭内可用的跟蹤點,并将跟蹤點利用空白圖層和攝像機模拟出位置,以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而變形穩定器,主要是為了穩定攝像機的抖動。這兩項的效果與我們要詳細介紹的跟蹤和穩定基本相似。這裡我們以講述跟蹤為主體,穩定和跟蹤的方式方法基本一緻。跟蹤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方式:
1、一點跟蹤:如圖3 所示,素材有汽車飛起的視頻和爆炸視頻,在車身上找一個明顯的像素點,并保證此像素點從頭到尾都在畫面範圍内,并且一直比較明顯,變化不大,作為跟蹤點,讓爆炸跟随次點運動,爆炸隻有位置的變化,就叫一點跟蹤。
圖3
2、兩點跟蹤:如圖4 所示,兩點跟蹤與一點跟蹤的區别就在于,兩點跟蹤的物體的變化包括位置和旋轉角度。可以看到,兩點跟蹤需要兩個跟蹤點,如果在視頻素材上本身沒有跟蹤點,就需要像下圖中顯示的一樣,自己标注出來跟蹤點,方便做跟蹤效果。
圖4
3、四點跟蹤(透視跟蹤):顧名思義跟蹤素材在跟蹤過程中會有透視變化,如圖5 所示。
圖5
4、斷點跟蹤:跟蹤點在跟蹤過程中有一段時間消失,但是對跟蹤效果沒有太大影響,如圖6 所示。
圖6
以上是不同跟蹤類型的簡單介紹,接下來我們簡單了解一下跟蹤運動的基本界面和基本步驟,如圖7所示,圖中顯示的五項為在跟蹤器裡操作的順序,其中跟蹤類型裡有攝像機跟蹤、變形穩定器、跟蹤運動、穩定運動四項,決定視頻是做跟蹤還是穩定,選擇跟蹤類型中主要決定跟蹤點的數量,比如兩點跟蹤、四點跟蹤等,選擇跟蹤對象即為跟蹤圖層,計算跟蹤點的四個選項,主要是在時間線上計算跟蹤點時,可以順時間計算、逆時間計算、瞬時間逐幀計算、逆時間逐幀計算,應用跟蹤軌迹非常簡單,直接單擊應用,跟蹤物體和被跟蹤視頻就可以相互關聯應用了。
圖7
下面我們來介紹下跟蹤運動的基本流程:
Step.01
設置拍攝,若是自己拍攝素材,在拍攝過程中,就把跟蹤點标記出來,方便後期制作添加效果,這一點很重要,往往有許多精心拍攝的素材,在後期無法使用,就是由于前後期人員缺乏溝通,沒有設置合理的跟蹤點,造成後期無法跟蹤。
Step.02
添加合适數目的跟蹤點,也就是跟蹤類型的選擇,關于跟蹤點,如圖8 所示。
圖8
跟蹤點上的内框特征範圍框,用于指定跟蹤對象的特征區域;外框稱為搜索範圍框,用于定義跟蹤的采樣範圍;中間的十字點是特征中心點,是用來得到跟蹤軌迹從而生成關鍵幀的位置,如圖9 所示。
圖9
Step.03
調整特性區域、搜索區域和跟蹤選項
Step.04
選擇跟蹤對象
Step.05
分析計算跟蹤點軌迹
Step.06
根據需要重複執行
Step.07
應用跟蹤數據
按照這些基本操作步驟來執行,就能很好的實現跟蹤穩定效果,跟蹤過程中有可能會遇到光線的變化、物體的遮擋等問題,我們可以通過手動調節跟蹤點解決問題,或者重新選擇跟蹤點,嘗試不同的位置。
接下來的案例是應用一點跟蹤的方法制作光繪攝影,如圖10-11 所示就是光繪攝影的的效果,光繪攝影就是指利用長時間曝光,在曝光過程中通過光源的變化創造特殊影像效果的一種攝影方式,這裡我們通過跟蹤的方法,來制作光繪攝影的效果。
圖10
圖11
如圖12 所示,是制作完成之後的效果,而制作這個效果的素材我們可以直接手動自己實現,拿着手機打開手電筒在一個比較暗的屋子裡揮動,由于手電筒與房間的亮暗對比,手電筒的運動軌迹後面會産生光線拖影效果。
圖12
在我們制作這個效果之前,需要思考一下實現的步驟:1 如何得到手電筒的運動路徑? 2 如何沿着手電筒的運動路徑繪制線條?即如何将手機的運動路徑賦予産生線條的特效? 3 如何把線條變成彩色光帶?
首先我們要解決的是如何得到手電筒的運動軌迹,這就需要應用到AE裡面的跟蹤運動。打開軟件找到T r a c k e r(跟蹤)面闆,如圖13 所示,暫時不要修改任何參數,在層窗口中調整追蹤點的位置以及采樣框的大小,如圖14 所示。
圖13
圖14
觀察跟蹤手機屏幕,上得到的關鍵幀數據出現在屏幕的底部,可以将跟蹤點移動到手機底部來完成,如圖15 所示,左圖為跟蹤路徑,十字點一棟棟到手機的底部,如圖16 所示,右圖為得到的關鍵幀,關鍵幀出現在手機的底部。
圖15
圖16
特征區域要設置一個合适的大小,宗旨是大小要剛好能表現跟蹤點的特征。在很多情況下,跟蹤的好壞取決于采樣範圍的設置,所以我們一定要多嘗試幾次,一直到效果最佳位置。特征範圍框不能太大,因為要确保在視頻的任何一幀,特征範圍框中隻能有一個跟蹤點,不能混入其他類似的點,否則采樣範圍會變成在兩個跟蹤點之間跳動;範圍框不能太小,因為要确保在視頻的任意時間幀内,無論跟蹤點如何運動都必須在采樣框之内,否則可能搜索不到跟蹤點。
一般跟蹤的時候,時間線指針放在需要做跟蹤的時間位置, 這裡我們隻需要放在第一幀的位置上。單擊(Analyze forward)按鈕,如圖17所示,時間線會自動向後播放,AE 同時自動記錄跟蹤點的關鍵幀軌迹,如圖18 所示。
圖17
圖18
如果跟蹤過程中出現采樣框脫離跟蹤點的情況,可以再次單擊(Analyze forward)按鈕,暫停追蹤,然後手動調整采樣框的大小和位置,從脫離處重新開始追蹤,直到效果滿意為止。完成跟蹤計算後,下面需要一個用于賦予跟蹤路徑的目标圖層。新建一個空白圖層作為中轉圖層,講空白圖層作為我們跟蹤的目标圖層,如圖19 所示。
圖19
在T r a c k e r 面闆設置Ed i t T a r g e t(設置目标)并應用跟蹤數據,如圖20 所示,左圖為設置命令,可以看到新的空白圖層的位移屬性上出現了關鍵幀序列,如圖21 所示,這就是跟蹤在案例中的應用。
圖20
圖21
下面我們來簡單介紹下把路徑轉換為光線的步驟,新建一個固态層,建議重命名為“光線”,添加特效命令Generate(生成)中的Write On(書寫)命令,如圖22所示。
圖22
這裡有一步需要詳細說明,在時間線窗口展開Write On(書寫)特效的參數, 按住Al t 鍵并單擊Brush Position(筆刷位置)前是碼表,為此參數添加表達式,如圖23 所示,拖拽表達式的連接皮筋到空白圖層的位移P 參數上。
圖23
可以看到由于筆畫位置被替換為空白圖層的位移數值,因此Wri t e On(書寫)特效也與空白圖層一起移動,這是屬于表達式裡的,單個屬性關聯,類似父子關系,播放預覽效果,并調整一下Write On(書寫)的屬性值,達到最好的效果,如圖24 所示。
圖24
這裡已經看出的大緻的運動圖形,但是不好看,隻需要添加一個Stylize(風格化)裡的輝光Glow效果,效果如圖25 所示。
圖25
二
穩定Stable
穩定的主要目的是對拍攝中由于其它因素幹擾造成的畫面抖動進行平穩處理。穩定的步驟與跟蹤基本相似,最大的區别在于,跟蹤的效果作用于跟蹤物體,而穩定是穩定視頻素材本身,用簡單的方式解釋就是畫面的放大加跟蹤路徑的附加處理,簡單總結一下穩定步驟,可以分為一下幾步:
Step.01
選中視頻素材圖層,打開Tracker跟蹤穩定面闆,單擊“穩定”。
Step.02
勾選“位置”、“旋轉”。
Step.03
設置跟蹤點的位置和特征範圍框的大小。
Step.04
進行分析。
Step.05
點擊“應用”,應用跟蹤效果。
Step.06
觀察素材層,生成密集關鍵幀。
了解了跟蹤的步驟,穩定的步驟就可以完全明白。接下來介紹一下AE 新增攝像機跟蹤,攝像機跟蹤應用相當廣泛而且更加方便,操作步驟也很簡單好理解,不過與上面介紹的跟蹤運動方式不同,攝像機跟蹤是以特效命令的方式存在,如圖26 所示。
圖26
為素材添加跟蹤攝像機之後,攝像機特效會自動計算視頻素材裡可以跟蹤的素材像素點,不過由于是自動分析,所以經常會出錯,如圖27 所示。
圖27
在攝像機跟蹤過程中,一定要了解攝像機跟蹤器的特效屬性,如圖28 所示,攝像機拍攝類型有三個:視圖的固定角度、變量縮放、指定視角,在攝像機跟蹤器當中,這個選項最重要,下面其他的選項隻是顯示問題,與跟蹤效果關系不大,我們詳細說明一下拍攝的三個類型。
圖28
1、視圖的固定角度:即我們所需要解析的視頻素材當中鏡頭是固定不變的,隻需要固定攝像機鏡頭即可。
2、變量縮放:所需要解析的視頻素材當中鏡頭有推拉、旋轉的變化。
3、指定視角:所需要解析的視頻素材當中鏡頭固定,但是鏡頭裡的主體是動态,我們所需要解析的是主體上的跟蹤點。
所以我們在解析攝像機的時候一定要根據素材的不同,旋轉不同的選項,我在這裡選擇的是最新的電視劇劇情,當前鏡頭是旋轉的,鏡頭的主體人物也是動态的,所以我們在做的過程中可以在變量縮放和指定視角兩個當中選擇,哪個的效果好,就選擇哪個。需要注意的是解析攝像機的素材與電腦的配置和素材的長短都有關系,需要耐心等待。
如圖29 所示,圖中十字顔色标記就是攝像機解析出來的所有畫面裡的跟蹤點,人物主體和背景畫面上都有跟蹤點,這裡我們需要做的是在視頻的桌面果盤裡放一串葡萄,所以人物身上的跟蹤點可以直接删除,在畫面裡框選人物身上的跟蹤點,可以直接删除。
圖29
在選擇跟蹤點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時間線從頭到尾跟蹤點都存在的點,右鍵選擇跟蹤點,選擇創建空白和攝像機,如圖30 所示,實現效果如圖31 所示。
圖30
圖31
時間線上會出現一個三維的空白圖層和一個攝像機,這樣我們隻需将想要加入到場景的素材,比如一串葡萄調入時間線,并且改為三維圖層,将素材的坐标改為空白圖層的坐标,如圖32 所示。葡萄出現在跟蹤點的位置,拖動時間線觀察,可以看到素材已經完全匹配到場景當中,隻需要加以調色便可。
圖32
總的來說,跟蹤和穩定是我們在影視後期經常要用到的特技,不同之處在于一個作用于畫面本身,一個用于附加其它對象,但都會利用于跟蹤所得到的運動軌迹。相信大部分的從業者,對于特效都有着濃厚的興趣,在不忽視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做到活學活用,更重要的是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在影視作品中,一般我們會深入的了解節目的内容,清楚需要表達的思想,然後定制自己的表達方式,我們的創意來自于平時的積累,隻有日常注重提高美學意識,才能夠做到把技術與藝術完美的結合。
(文/中央電視台技術制作中心 龐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