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海南民俗穿杖

海南民俗穿杖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9 17:31:22

  酷熱的夏季要去哪兒避暑才好呢,是選擇清幽的深山,還是蔚藍的大海?如果選擇了大海,又怎麼能忘了瓊州海南?不論是椰林海韻的三亞,還是騎樓老街的海口,海南總是能滿足遊客們的獨特喜好。

  夜幕降臨後綿長的海濱便是最佳的狂歡地,點燃一處明亮的篝火便可盡情嬉鬧,分享一路的喜悅。沒有煩人的汽車鳴笛,隻有無盡的點點繁星,伴随着悠長的濤聲,就連夢也格外的香甜。

  海南民俗穿杖(海南民俗特異功能)(1)

  除了自然野趣,海南也有獨特的人文習俗,瓊北地區的“穿杖”便神秘無比。穿杖在海南已經傳承了1500餘年,這項活動起源于紀念道教尊神玉皇大帝的聖誕,後來也是紀念嶺南聖母冼夫人,是每年“公期”祭祀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

  或許很多人還不知道冼夫人是誰,但海南人民的先祖卻不會忘記這位巾帼英雄,如果不是冼夫人率領10萬俚人平定海南,便不會結束海南島“久亂不統”的曆史紛争。

  海南民俗穿杖(海南民俗特異功能)(2)

  冼夫人文化節又名軍坡節,由于冼夫人到達海南各地的時間不同,因此公期祭祀的時間也随地區變化。它與“調聲節”、“山花節”、“三月三”等海南傳統節日一樣盛大,同時它還成功入選國家非遺名錄。根據海南當地人介紹,參與穿杖表演的人,必須是在靈異附體的狀态下才能進行。

  表演者需要在衆目睽睽下,用一支小拇指粗,數米長的銀杖對着腮幫穿臉而過。神奇的是穿杖表演者并不會感到疼痛也不會流血,因此在很多外地遊客的眼中,這項海南民俗就是一場“特異功能”表演。

  海南民俗穿杖(海南民俗特異功能)(3)

  銀杖穿臉過後并不算結束,因為接下來大家還要在銀杖上穿刺早已準備好的“供品”,有些是蘋果,有些是紙錢。大家是不是很好奇,為何穿杖表演者不會感到疼痛?傷口又為何不會流血?

  事實上針對此種現象,曾有醫學專家給出了科學的解釋。那是因為我們人體的面頰屬于軟組織結構,除了具有良好的彈性的和收縮性,上面的血管也非常少。隻要避開下颚骨,完全可以依靠手部力量來完成銀杖的穿刺動作。

  海南民俗穿杖(海南民俗特異功能)(4)

  當銀杖穿刺過去後肌肉會立刻收縮緊貼銀杖,防止血液流出,當然這并不代表面頰沒有流血,隻是因為他們會事先準備好銀粉及時塗抹。至于沒有絲毫疼痛感,專家也沒有辦法解釋,隻能猜測是因為穿杖者常年進行特殊訓練,已經降低了神經痛感。

  除此以外大家最關心就是,這些穿杖者臉上會不會留疤?小拇指粗細的銀杖可不是針灸輕輕一紮,穿刺後再拔出不會有傷口嗎?

  海南民俗穿杖(海南民俗特異功能)(5)

  答案是不一定,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要考慮穿杖者年齡和身體情況。年輕人的肌肉彈性更強,複原能力自然比老年人更好,即便是表演穿杖留下了細微的小傷口也會很快愈合,不仔細看的話是看不出來的。相反,如果是上了年紀的穿杖者,面頰上還是會有較為明顯的“針孔”。雖然穿杖表演看起來非常新奇刺激,但是大家可不要盲目嘗試,這樣的表演還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

  海南民俗穿杖(海南民俗特異功能)(6)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誰也不知道這些穿杖者為了完成演出花了多大的精力學習表演,從哪個部位穿刺,用多大的力量,選什麼樣的角度,如何拔出銀杖等等問題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說得清楚。

  除了穿杖以外,海南當地還有很多特色表演值得觀看,例如崖州民歌、儋州調聲,海南八音等傳統音樂也很不錯。喜歡戲劇表演的可以看看臨高人偶戲或瓊劇,如果想要購買一些紀念品的話不妨考慮黎族的傳統藤編或原始制陶,總而言之海南确實是一個值得旅遊的地方,不知道你們怎麼看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