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佛教建築特點

佛教建築特點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7-01 07:36:25

  1、佛教建築在初期受到印度影響,塔廟裡,以塔為中心,周圍建以殿堂、僧舍。塔中供奉着舍利、佛像等,是寺院的中心建築。晉唐以後,殿堂逐漸成為主要建築,佛塔被移于寺外,多建寺前、寺後或另建塔院,形成了以大雄寶殿為中心的佛寺結構。寺院坐北朝南,主要殿堂依次分布在中軸線上,層次分明,布局嚴謹。

  2、明、清佛寺的布局,一般都是主房、配房等組成的嚴格對稱的多進院落形式。在主軸的最前方是山門——整個寺院的入口。山門内左右兩側分設鐘、鼓樓。中央正對山門的是天王殿,常做成三間穿堂形式的殿堂。穿過天王殿,進入第二個院落,座落在正中主軸上的是正殿,常名為“大雄寶殿”。正殿對于整個佛寺建築群體是中心建築物,它不論在建築體積和質量,都在其他單體建築之上。正殿左右配殿或作二層樓閣形式。正殿後一進院落,常建築二層“藏經樓”。另外,多在主軸院落兩側布置僧房、禅堂、齋堂等僧人居住的房屋。

  3、佛寺建築以典型木構架結構為主,梁柱交錯,鬥拱支撐,人字形兩面坡屋頂,上鋪青瓦, 琉璃瓦或鎏金銅瓦,這些中國古建築特點幾乎被佛寺建築完全地繼承了下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