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淩晨1時59分,嫦娥五号返成功為我們帶回了月球的“土特産”——1731克月壤樣品。部分“土特産”被移交給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進行深入研究。月壤中藏着哪些秘密呢?科學家為何要研究這些月壤?
嫦娥五号返回艙
月壤顆粒多
整個月球表面都覆蓋着一層厚厚的月壤,不同的地方厚度也不同。月陸地區形成的曆史更古老,月壤厚約8到10米;月海地區形成的年代相對較新,月壤厚度約為3到5米。
整個月球表面覆蓋着一層厚厚的月壤
地球土壤是由岩石風化形成的,風沙和泥沙在搬運過程中,土壤顆粒相互摩擦逐漸變圓。與地球土壤不同,月壤是小天體和隕石撞擊月球表面的岩石粉碎形成的,月壤顆粒棱角突出,顆粒之間的摩擦力很大。所以,月球表面的月壤一旦壓實成型,就比較容易保持原來的形狀。在月球表面踩下的腳印,就像在潮濕的沙灘上踩下的腳印。假如你去過沙漠就會知道,腳剛離開,腳印的邊緣就塌掉了,那是因為沙粒之間的摩擦力很小,很難保持穩定的形狀。如果在沙子裡摻上水,腳印就特别清晰,這是因為沙粒之間的黏結力增強了,所以才能保持形狀。
月球表面的腳印
月壤很細,看起來呈灰色到深灰色,有點兒像地球上的粉塵。月球上隻有黑白灰3種顔色,沒有彩色。但是,科學家在月壤中卻發現了一些微小的綠色和橘黃色玻璃珠,這可能是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玻璃。通過對這些顆粒進行研究,可以了解火山形成的過程,或許還能知道如何開發和利用這些月壤。
月壤資源多
阿波羅航天員曾登月采集的月壤,被密封在一個小瓶中。倘若拿着一根磁鐵在小瓶外移動,一團月壤也會跟着磁鐵一起移動。這說明,月壤中含有磁性物質——納米級的單質鐵(納米鐵)這是月壤的一個重要性質。
航天員在月球上踩出的腳印
納米鐵是怎麼形成的?這非常有意思。小行星、微隕石撞擊月球表面産生了高溫,使一部分月壤熔融,月壤中含有的氧化亞鐵,跟月壤中由太陽風注入的氣體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被還原成單質鐵。地球上的單質鐵很快就會生鏽,而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月壤中的單質鐵可以穩定存在。納米鐵隻是月球上的一種資源,人類将來要利用的月球資源,其實很多都蘊含在月壤裡。如果将來建設月球基地,在月球上開礦的話,就可以用磁力分選的方式,把這些納米鐵收集起來,加工成金屬材料,這樣一來,就不必從地球上帶過去啦。
月壤秘密多
我們再來看月壤結構:表面是一層1到2厘米厚的月塵,然後是3到10米厚的月壤,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月壤裡還埋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石塊。為什麼要研究月壤和月塵呢?我們知道,太陽會“刮”出太陽風,在太空裡穿行,因為月球沒有磁場,所以太陽風直接注入了月壤和月塵的顆粒中。月球上的每一個顆粒都經受了太陽風長時間的侵襲。太陽發射的各種高能粒子,也會注入月壤和月塵顆粒。還有來自于遙遠的銀河的射線,是能量更高的一些粒子,可以注入更深的深度,在月壤和月塵顆粒上留下痕迹。
科學家在月壤中發現了一些綠色和橘黃色的玻璃珠
此外,月球還經常遭受各種隕石、微隕石的撞擊,撞擊産生的高溫高壓會使一部分月壤熔融,讓細小的月壤顆粒重新粘合起來,形成新的顆粒。由于月壤被加熱,之前注入的太陽風會揮發掉,逃離月球。每一個月壤顆粒,就像一棵飽經滄桑的古樹,記錄了月球遭受各種境遇的曆史——它受撞擊的曆史、熔融的曆史、注入太陽風的曆史、遭受銀河射線的曆史,等等。月壤極為珍貴,科學家想盡各種辦法,利用各種高精尖的分析儀器,把記錄在月壤顆粒中的月球演化曆史解讀出來。到時候,大家或許就可以了解到許多有意思的月球故事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