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袁隆平與水稻的合影

袁隆平與水稻的合影

生活 更新时间:2025-11-15 18:20:51

  津雲新聞記者 段玮

  5月22日13點07分,“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在他生前,曾經對天津小站稻寄予厚望,與天津有着一段不可割舍的情緣。

  

  2003年,袁隆平院士受聘為天津市首位特聘專家。2004年,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天津分中心成立,袁隆平出任首席科學家。天津之行,袁隆平對天津小站稻的品種優育和産業化進行了指導,還參與國家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天津分公司等單位的課題研究,包括新品種節水型水稻、稻杆變青飼料喂牛、超級高産粳稻、如何使北方水稻更好吃等四個問題。

  袁隆平對水稻有着十分深厚的情感。在津南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小站稻生産基地,他蹲下身子,手捧稻苗如同捧着寶貝一般,他說:“别的我不感興趣,一見水稻就來精神兒。”

  袁隆平與水稻的合影(追憶袁隆平與天津小站稻情緣)(2)

  袁隆平與水稻的合影(追憶袁隆平與天津小站稻情緣)(3)

  袁隆平與水稻的合影(追憶袁隆平與天津小站稻情緣)(4)

  2018年10 月 20 日,天津在中國小站稻米之鄉——津南區舉行天津小站稻推介會。會上,牽挂着小站稻的袁隆平專程發來賀信,支持小站稻的發展,為小站稻“打 call”。

  他在賀信中表示,天津小站稻曆史悠久,稻米清香可口、回味甘醇,深受消費者喜愛,曾是我國最知名的稻米品牌,名揚天下。他希望天津将傳統稻作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加快天津小站稻新品種的研發,把小站稻産業做大做強,做出天津地方特色,為我國水稻産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袁隆平與水稻的合影(追憶袁隆平與天津小站稻情緣)(5)

  “小滿”時節是雨水豐盈的開始,也是水稻插秧的好時機。5月,小站稻種植戶都正在忙着播種。目前全市範圍内已經播種小站稻70多萬畝,今年計劃播種100萬畝小站稻。在培育新品種方面,天津已經培育出了首批4個小站稻優質品種:金稻919、津原U99、天隆優619、津川1号,先後在全國優質稻品評選中多次斬獲大獎。此外依托水稻産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本市還育成具有自主知識産權水稻新品種17個,進一步豐富水稻種質資源。

  “種子優良了,水稻才能根深葉茂,碩果累累。”一輩子和種子打交道的袁隆平曾說,作為一名稱職的科技工作者、合格的知識分子,就應該擁有‘種子精神’,熱愛祖國,熱愛黨,關注人民需求,不怕困難,勇于創新。把這種精神注入我們的心中,播撒出更多的創新成果。

  袁隆平曾在采訪中提到,自己心中有兩個“夢”。 一個是‘禾下乘涼夢’,科學探索無止境,在我的夢想中,利用我們手中的技術,讓水稻長得更高一些,籽粒更大一些。你想想看,如果能夠高到讓我和助手坐在稻穗下乘涼,那該多幸福啊!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全世界現在有 1.5 億公頃水稻稻田,但雜交水稻還不到 10%,若有一半用上雜交稻,增産的糧食可以多養活 4 億到 5 億人。

  消除貧困,讓中國人端牢飯碗。這位91歲老人的貢獻值得我們所有人銘記。今日,我們送别袁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