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是美國文化輸出的重要部分,也是展示其文化軟實力的具體方式。神話學大師約瑟夫·坎貝爾融合神話與科學之間的沖突,為科幻電影的創造開拓了空間。雖然傳統神話遭受科學的沖擊而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但是高度發達的科學也同樣帶來宏大的宇宙景象,在這種宏大的宇宙景象的啟迪下,一個包容全人類的人人平等的現代神話終将産生。科幻電影未必能稱為現代神話,不過,高科技宇宙圖景與傳統神話意象融合卻成為推動它們創意靈感的動力。
約瑟夫·坎貝爾;現代神話;好萊塢科幻電影
約瑟夫·坎貝爾是美國的神話學大師,對美國好萊塢世界和當代文化創意産生深遠的影響,不過,坎貝爾的神話學及其文化影響還尚未得到國内學界的重視,筆者希望通過分析坎貝爾的現代神話觀及其所影響科幻電影能給中國科幻文化的創意提供些許借鑒和啟發。
科幻電影是美國文化輸出的重要部分,也是高科技時代其文化軟實力的具體體現。《星球大戰》,号稱是美國的“亞瑟王傳奇”,可是該片的導演喬治·盧卡斯卻将神話學大師約瑟夫·坎貝爾奉為導師,曾經風靡全球的丹·布朗《達·芬奇密碼》中符号學家的原型也是坎貝爾,他的神話學著作是好萊塢世界的必讀作品。坎貝爾對美國科幻影視和文學的影響無法估量,這位在常人眼中以遠離時代的神話為研究對象的學者卻成為這些流行文化的領路人。[1]為何這些掌握這個時代話語權的大咖們卻崇拜一個研究神話的學者?神話學在國内高校隻在中外文學史的史前部分和民間文學的相關章節有所涉及,這一在國内學界和高校被邊緣化的學科,為何對好萊塢世界卻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和影響力?這些代表高科技時代人類想象巅峰的科幻巨制如此推崇傳統神話,那麼傳統神話又是如何激發高科技時代的創作想象的?
與國外科幻文藝出奇的繁盛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中國當今科幻文藝整體疲軟(小說《三體》一枝獨秀),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在國家大力發展創意文化産業的大背景下,如何融合民族傳統與現代科技,從而促進民族文化産業的興盛,是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因此,神話學家坎貝爾對美國科幻文藝的影響及其啟示值得關注和深入探讨。
在人類文化史上,神話與科學成為對立的兩極,由此形成相互沖突的兩大陣營。自十八世紀啟蒙時代建立“理性的法庭”以來,神話成為人類思想進步的反襯,被貶斥為人類文化中的陳舊、沒落、原始的緯度,即将被清掃進曆史的垃圾堆。許多神話學家也持這一立場,比如弗雷澤、弗洛伊德等人認為神話注定會被科學所取代。雖然科學對文化的興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不能說科學就可以成為統治和審判一切的主宰。由于神話與一個文化傳統的起源密切相關,單純否定、拒絕傳統神話,正如古希臘離開其力量根源大地的安泰巨人,使文化的發展最終成為無根之木。并且,現代社會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而許多人将這些問題歸咎于科學的高度發展和人類對傳統神話的背離。因此,新神話主義者比如艾略特、喬伊斯、托馬斯·曼等人更加關注如何從傳統神話中尋找救贖現代荒原的精神力量。
坎貝爾所生活的時代,恰恰是美國科學高度發達的時代,科學發展所帶來的奇迹随處可見。因此,神話研究無法回避科學的發展而退縮到古代世界中,而如何在高科技時代保持甚至發揮傳統神話的力量,是一個非常迫切的任務。這就可以解釋為何一個神話學家卻對高度發達的科技懷有如此大的熱情。不過,坎貝爾并沒有糾結于如何在神話與科學對立的兩大陣營之間确立自己的立場,而是從神話與科學的沖突出發,具體展示兩者之間相互否定的症結所在,并試圖從高于神話與科學的終極視域來融合兩者之間的沖突,從而實現兩者在更為本源領域的和解。
與代表19世紀的傳統神話學不同,在坎貝爾那裡,神話是人類走出蒙昧時代的精神啟迪。神話是古代的奇迹,科學是這個時代的神迹,兩者在本質上并不沖突。科學所繼承的是史前獵人神話中代表精神探索的薩滿精神。薩滿打破部落傳統的束縛,在靈性世界中探險,并最終獲得超越部落的智慧歸來。從人類宏大的文化發展的角度來看,科學家繼承了史前薩滿的探險精神。同時,在坎貝爾看來,他們的科學探索卻具有非常重要的神話學意義。坎貝爾于1986年出版了他生前的最後一本,書名為《外在太空的内在邊界:作為隐喻的神話與宗教》。在他那裡,外在世界與人類的内在靈性世界是統一的,科學家探索外在世界,從而開拓人類的認知領域,也由此開拓了人類的内在世界。最終,在現時代探索精神的啟迪下,人類所屬的新時代會出現屬于這個時代的神話。由此,坎貝爾便從終極視域的角度融合了兩者之間的沖突,而這種和解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