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娛樂

 > 黃磊回應黃多多發型

黃磊回應黃多多發型

娛樂 更新时间:2025-04-10 07:55:57

  黃多多前些日子又上熱搜了,和染發引起全網讨論沒隔多遠。

  這次是因為多多和小提琴家呂思清的兒子,第一次參加正式比賽,就拿下鋼琴和小提琴項目的五個一等獎

  黃磊回應黃多多發型(黃多多鋼琴賽一等獎上熱搜)(1)

  話說,呂思清家的孩子Alex也是非常優秀了。

  其實呂思清的夫人也發了微博,但因為不是明星,沒有引起那麼大關注。

  黃磊回應黃多多發型(黃多多鋼琴賽一等獎上熱搜)(2)

  明星即使出正面新聞,評論也總是毀譽參半的。

  “人家是明星的孩子,别學了,你比不了!”

  其實這種話已經說了好幾年了:

  黃磊回應黃多多發型(黃多多鋼琴賽一等獎上熱搜)(3)

  1、決定孩子教育的是錢? ——金錢有用,但起決定的是之外的東西

  金錢對教育當然有影響嗎?當然,誰也無法否認金錢的作用。

  更多的金錢可以讓孩子有機會享受更多的教育資源,但能決定孩子教育的,絕不是金錢。

  不然明星都比我們有錢,為什麼有的星二代是吸D上熱搜,有的被判了十年呢?

  黃磊回應黃多多發型(黃多多鋼琴賽一等獎上熱搜)(4)

  常常有讀者留言:為什麼總要寫明星,明星教孩子就那麼好嗎?普通人就不好嗎?當然不是。

  提及明星,是因為他們的生活展示人前,很多細節廣為人知,更容易舉例子。

  多多和Alex為什麼能拿獎?說他們有名師?對,的确是有。

  但有好老師卻不努力,又能怎樣呢?

  看呂思清夫人的微博,暑假别的孩子在玩,這兩個孩子還在練琴:

  黃磊回應黃多多發型(黃多多鋼琴賽一等獎上熱搜)(5)

  而這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呂思清夫人的教育觀念——讓孩子參加比賽不是為了拿獎,而是曆練,鍛煉膽量、積累舞台經驗、開拓視野,一點點去增加自信心。

  說到底,孩子教育的天花闆,一定不是金錢,而是我們家長的眼界和心态。

  2、我沒錢,孩子就沒資格享受好的教育? ——别把自己當「下等人」,孩子更不是

  之前讀者留言裡,我覺得是非常可怕——

  “人家明星是有錢人,是生物鍊中的肉食者,已經不是凡人了,有錢了就沒煩惱,想怎麼着就能怎麼着,所以明星對孩子當然可以和和氣氣的,好好教育;

  我們沒錢,是生物鍊中的草食動物,生下來就是給人踐踏的,就不要想着給孩子什麼好教育,反正孩子也是随波逐流的命,培養得心智太健全,以後不夠低調就沒法保命。”

  就這種邏輯,别說教育孩子了,大人自己已經三觀歪到銀河系之外了吧!

  黃磊回應黃多多發型(黃多多鋼琴賽一等獎上熱搜)(6)

  在我看來,把好的教育理念和金錢劃上等号,純粹屬于耍流氓。

  說白了就是告訴普羅大衆——“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你們這窩老鼠就不配替下一代觊觎更好的生活方式——憑什麼!

  黃磊回應黃多多發型(黃多多鋼琴賽一等獎上熱搜)(7)

  金錢影響的,可能是教育資源,但絕不是教育理念。

  去年就有一個被争相報道的「中國最牛父親」蔡笑晚,他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中國農村,培養出出六個優秀的子女讀書。 其中5位是美國名校博士,1位是碩士。

  黃磊回應黃多多發型(黃多多鋼琴賽一等獎上熱搜)(8)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四子當年看了特别火的武打電影《少林寺》,突然說不念書了,死活要去學武術。關鍵是,這一年孩子高三。

  換了别的家長,可能會苦口婆心勸說,最後實在不行就暴打一頓,鎖起來。

  而蔡笑晚呢,他雖然心中七上八下,卻沒有阻攔,而是告訴兒子:“做自己想做的,做有個性的你,但是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要留心體察社會。”孩子也夠倔,當場寫下保證書:今生決不後悔。

  于是,1986年9月的一個清晨,老四鄭重其事地向一家人道别,獨自前往河南嵩山少林寺學習武術。

  即使孩子走了,蔡笑晚依然堅持和孩子通信。

  沒想到,山上的生活讓孩子成長更快,有一天,老四在信中寫道:“習武雖有用,但是未來社會,還是先掌握知識更要緊。”

  黃磊回應黃多多發型(黃多多鋼琴賽一等獎上熱搜)(9)

  蔡笑晚夫婦和孩子們

  就這樣,離家一年以後,老四又回到了高三的課堂。

  最後他考上了華西醫科大學,然後是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博士,成了一名外科醫生,回到上海創辦了私立醫院。

  讀到這個故事,我很動容。老四的這份經曆真是非常戲劇化,也十分難能可貴,一定會影響他的一生。

  而這一切,離不開父親的選擇——選擇尊重孩子,讓他自己去探索适合的方式,讓生活給孩子屬于他獨有的教育和磨砺。

  3、我和黃磊不一樣,就不是好父母了嗎? ——好的教育不隻一種,但一定有共通

  黃磊教育多多,是因為《爸爸去哪兒》火起來的。每次提及,都挺有争議。

  我覺得這挺正常的,人和人的世界觀本來就不一樣,我們覺得人家做得好的地方,可以欣賞,欣賞不來也沒必要擡杠。

  畢竟,就算兩口子,都可能對教育這事的觀念完全不一樣。

  就拿黃磊來說,多多這邊鋼琴比賽拿第一,黃磊那邊在節目中自爆孫莉逼孩子練琴,他不贊同。

  黃磊回應黃多多發型(黃多多鋼琴賽一等獎上熱搜)(10)

  從孫莉的微博看,黃磊此言不虛。人前優秀的黃多多,也和尋常孩子一樣,常常耍賴偷懶,不願練琴。

  黃磊回應黃多多發型(黃多多鋼琴賽一等獎上熱搜)(11)

  情節和之前佟大為、趙薇主演的《虎媽貓爸》一個意思,是許多家庭中很常見的情景。

  所以,明星怎麼過,從來都不重要。我們關注的是,折射出的這些育兒觀念和方法,哪個不錯,是否可以取經,對自己的孩子有沒有好處。

  「中國最牛父親」蔡笑晚,在一次節目中說的話就讓我很感動。

  黃磊回應黃多多發型(黃多多鋼琴賽一等獎上熱搜)(12)

  他說,讓自己自豪的不僅是子女的優秀,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那就是他的孩子從來都沒有在高壓下被動學習。

  心理學家弗洛姆(Erich Fromm)說:"父親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孩子能走多遠,不是看我們多有錢,而是看我們能給他們指出什麼方向的路。

  為人父母,隻有把我們自己的眼界和心胸放寬,才會給孩子更加可期的未來。

  就像紀伯倫在那篇著名的《論孩子》中說的: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我們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們,卻不能使他們來像我們。

  因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與“昨日”一同停留。

  獲取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微信公衆号【熊貓兒童健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娛樂资讯推荐

热门娛樂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