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恩施的哭嫁習俗詳細介紹

恩施的哭嫁習俗詳細介紹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8-18 01:09:30

  恩施的哭嫁習俗詳細介紹(恩施民俗哭着出嫁的土家族姑娘)(1)

  在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姑娘出嫁前夜傷心地哭,以唱《哭嫁歌》的形式來迎接人生喜典。哭嫁,是土家族婚俗的一個重要内容。土家姑娘在同男方商定結婚的日子前十天半月,就不再出門做活。先是在閨房放一方桌,置茶十碗,邀親鄰九女依次圍坐,開始哭嫁。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為“安席”,左女為“收席”。新娘起聲,“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晝夜。哭有規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罵媒人……哭三五天,有長達十天半月的。主要内容有回憶母女情,訴說分别苦,感謝養育恩,托兄嫂照護年邁雙親,教女為人處世等。哭嫁歌一般為即席作,見娘哭娘,見嬸哭嬸。哭詞各不相同,也有固定哭詞。哭有曲調,抑揚頓挫。

  恩施的哭嫁習俗詳細介紹(恩施民俗哭着出嫁的土家族姑娘)(2)

  相傳土家族最早的原始部落時代,是由女性主宰一切,男人們都是受女性們指揮,如果一個女人要是看上了一個男人,女性就可以自己決定把他娶為自己的夫婿,這不需要經過其他人的同意。女性也有權把自己的某個男人賞賜給其他女性的或部屬,或者用自己的男人們進行某些政治、經濟、土地等物質性需要的交換。因此說,那時的土家族女性在結婚時根本不會哭。因此,在那個時代,男人們基本是沒什麼權利,也沒什生存壓力,除了上山打獵,其他部落事物,他們基本不操心。

  恩施的哭嫁習俗詳細介紹(恩施民俗哭着出嫁的土家族姑娘)(3)

  後來,封建王朝統治了土家族的所有山寨和部落,發現土家族男人們根本沒有社會地位,與他們當時封建王朝的國政朝綱及家法格格不入,還說這種婚姻習俗“有傷風化”,因此就下令進行強制改革,廢棄了當時土家族女性控制一切的規定,改由男人們執掌一切,包括婚姻,也改為由男人娶女人,女人們必須按照封建王朝的規定,要遵循“三從四德”,一切聽從男人們的安排和領導。

  恩施的哭嫁習俗詳細介紹(恩施民俗哭着出嫁的土家族姑娘)(4)

  這對當時的土家族女性們來說,就是改天換地。她們不斷抗争,但最終隻有屈服于朝廷的規定,一切按朝庭的規定去做。婚姻上,自然也就隻能由男人們說了算,由不得自己,女人們隻有在自己結婚那天才看得到自己的丈夫長啥樣子,典型的嫁雞随雞,嫁狗随狗這對她們來說,太難以接受,于是很多女性哪怕是在結婚大喜的日子這天,隻能是傷心的痛哭,朝廷知道後,還堅決制止。她們就把自己的不滿,在半夜時分,也就是天亮前,男方要上門取走自己是時候,和衆姐妹們把哭聲改為一種如啼如訴的歌聲表達出來,後來就叫“姊妹歌”也就是“哭嫁”歌。因其哭嫁的形式是以歌代哭,以哭伴歌,故稱之為“哭嫁歌”。土家女兒從小就跟随母親和祖母學唱“哭嫁歌”,她們少則會唱百餘首,聰明的女孩還會自編自唱。

  恩施的哭嫁習俗詳細介紹(恩施民俗哭着出嫁的土家族姑娘)(5)

  女孩在出嫁前數日、半月甚至一月前開始哭嫁,或獨自一人哭訴,或親人圍坐陪哭,有哭祖先、爹娘、哥嫂、姊妹、媒人的,也有哭自己、家鄉、朋友的。其哭聲時而低沉,時而悲切,時而高昂,時而歡欣。出嫁前夜是哭嫁的高潮,她們會從山寨裡選出九個漂亮聰明的姑娘陪哭,稱“陪十姊妹”。陪哭時,一個姑娘領唱開台歌,接下來便正式陪哭,有獨唱、對唱的,還有輪唱、伴唱、合唱的,簡直象一場色彩缤紛的賽歌會。

  恩施的哭嫁習俗詳細介紹(恩施民俗哭着出嫁的土家族姑娘)(6)

  恩施州當地的哭嫁歌内容十分豐富而且感情真摯,字字動人,讓人聽了不覺心碎和流淚。它格調優美,形式多樣。哭嫁歌不僅表現了新娘濃烈的情感,也展示了土家藝術獨特的魅力。注重塑造新的人格,具有質樸的審美價值。土家族哭嫁歌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具有典型意義的出嫁姑娘的藝術形象。歌詞雖是信口唱出,但詩意濃厚,排比,反複誇張比喻等手法更是運用的淋漓盡緻。歌樂一體旋律獨特也能表現出土家民族審美觀時尚,創作實力的雄厚。

  土家族的哭嫁突現的是親情、孝心和婚前教育、對封建婚姻的反抗和對自由婚姻的追求。

  親情,孝心。通過歌哭,憶念和感激父母養育之恩,叙表與親人難分難舍之情。姑娘要出嫁,要離别父母去開始新生活,感情是十分複雜,在“哭爹娘”時如泣如訴地叙述着父母的養育艱難:

  恩施的哭嫁習俗詳細介紹(恩施民俗哭着出嫁的土家族姑娘)(7)

  為置嫁妝操碎心,隻因女兒生錯命。哭聲爹來刀割膽,哭聲媽來箭穿心。

  恩施的哭嫁習俗詳細介紹(恩施民俗哭着出嫁的土家族姑娘)(8)

  隻道父母團圓坐,誰知今日要分身。

  婚前教育。女兒的泣訴,自然湧動了母女的骨肉之情,母親雖然傷情,但女兒出嫁畢竟是喜事 ,要教育她當好媳婦,孝敬公婆,同伯叔姑嫂,左鄰右舍和睦相處。母親就唱起《勸女》歌來:

  

  對封建婚姻的反抗和對自由婚姻的追求:

  左腳踏進閻王殿,右腳踩進爛泥坑。哭嫁歌儀式嚴謹,結構完整,演唱靈活,格調清新,内容與形式高度和諧統一,具有禮儀的特點。以哭伴歌,悲喜相交,充分體現了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有機結合。歌樂一體,旋律獨特,具有民族的娛樂和音樂價值。注重修辭,語言天然本色,口語入詩,具有民族文學的價值。

  哭嫁的音樂結構屬“聯曲體”結構,是一個較長的樂段多次反複,在反複哭泣的過程中,由于唱詞變化,旋律也随之略有變化,但旋律的基音及終止音保持不變,每句旋律均由高音下降,旋律中裝飾音運用較多,在句尾時常加進嗚咽與抽泣聲,以表現悲痛壓抑的情緒。

  哭嫁的音樂形成固定曲牌,哭唱詞形成固定篇章,内容極為豐富,語言精煉質樸,一般五字句、七字句結構為多,押韻上口,通俗明快,易于傳唱。根據出嫁程序哭唱有“哭父”、“哭母”、“哭兄嫂”、“哭姐妹”、“哭弟弟”、“哭叔伯”、“哭舅父”、“哭外祖”、“哭媒人”、“哭辭别祖宗”、“哭梳妝”、“哭吃離娘飯”、“哭穿露水衣”、“哭上轎”、“哭衆客人”、“哭安席”等。

  恩施土家族的哭嫁習俗是曆史流傳演變的結果,是人類創造的文化積累與底蘊。哭嫁歌詞大膽而直接了當表現了土家婦女備受迫害的外在掙紮與内心沖突,控訴了舊時代的宗法制度和封建禮儀對人道的違反、對人性的扼殺,是當時人道主義的萌芽。哭嫁歌”曆史悠久,源遠流長,内涵豐富,影響深遠,是植根于民間的特有傳統文化。目前,這種文化現象在許多地方已日漸消失,隻能在偏遠的土家山寨偶爾可以聽到“哭嫁歌”的歌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