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雨,古巷韻綢缪。”江南的雨季煙雨朦胧,撐一把油紙傘行走在炊煙袅袅的古鎮中,一眼便是千年。
油紙傘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用品之一,古代除了遮陽擋雨外,也是婚嫁習俗禮儀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油紙傘大多作為藝術品和紀念品售賣,或許大家都認為油紙傘是“細皮嫩肉”的藝術品,不能拿去遮風擋雨,那就大錯特錯了。
“蘇恒泰”油紙傘 創立于1864年的“蘇恒泰”是武漢著名的油紙傘,曾經名揚天下,以結實耐用著稱,不過制作工藝講究且複雜。
随着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油紙傘逐漸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為簡易的尼龍自動傘,制作油紙傘的技藝也面臨着失傳的風險。
蘇恒泰的油紙傘不同于其他油紙傘,它有獨特的地方,一把小小的油紙傘竟然有六十四根長短骨,寓意着乾坤八卦。
除此之外它還博采衆長,既具備湖南油紙傘結實的特點,還兼顧了江南油紙傘的美,為了迎合平原常年刮大風的特性,經過改良後抗風能力加強,能承受住六七級大風。
蘇恒泰的油紙傘打破了大家對藝術品的偏見,那麼一把如此結實的油紙傘究竟是如何誕生的呢?
“蘇恒泰”是如何誕生的? 油紙傘的制作工藝非常複雜,要想學習全部步驟,就要跟着七十多位老師傅學習,每一個步驟都不能忽視。
看似不起眼的一把油紙傘,遵循古法要經過七十多個工序,伐竹、泡竹、刮青、削骨、穿傘、塗油、晾曬等。
此外蘇恒泰油紙傘所使用的原材料都是上上品,傘骨和傘架選用四五年的竹子,這種竹子質地堅硬不易彎曲。
為了防水防曬傘面上塗抹的桐油必須選用純度高、光澤度強的湖南常德桐油,皮紙選用上好的陝西鄖皮紙,這類紙富有韌性。
在制作油紙傘的過程中,最關鍵的莫過于桐油的熬制,隻能人工來熬制,才能讓桐油達到最佳标準。
一把正宗的蘇恒泰油紙傘從開始到結束要經曆春夏秋冬,隻有用傳統古法制作出來的油紙傘才耐得住大風的肆虐。
制作蘇恒泰油紙傘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為了保證油紙傘的質量,即便是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每年也隻能制作三十把左右的油紙傘。
這把美麗的油紙傘曆經了風霜,仍然煥發着迷人的光彩,經過了時間的打磨和歲月的沉澱,更加生出了厚重質樸的文化力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