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文王與周易對比

文王與周易對比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9-05 03:00:33

  《詩經》是春秋以前的,《周易》是戰國寫成的。

  《詩經》早于《周易》,所以《周易》中引用了很多處《詩經》的句子。

  有的人深信周文王寫《周易》的故事,認為應該是《詩經》引用了《周易》。

  然而,《周易》裡面有兩個字,确鑿無疑地證明了,卦爻辭是在引用《詩經》!

  文王與周易對比(周易引用了詩經)(1)

  這兩個字,就是“有言”。

  所謂“有言”,就是有句名言的意思。

  隻要一出現“有言”這兩個字,我們就知道,作者要開始引經據典,引用詩書裡面的經典名言了。

  比如,《論語》裡面記載孔子說“南人有言曰”,接下來引用的就是“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和“不恒其德,或承之羞”這兩句宋國人熟知的名言。

  又比如孔子說:

  《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則止”。

  又比如《詩經》

  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

  又比如《詩經》

  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葉未有害,本實先撥。

  在《周易》中,“有言”一詞也多次出現,隻是由于這些名言過于經典而且廣為人知,所以作者并沒有把它寫下來而已!

  文王與周易對比(周易引用了詩經)(2)

  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夷》。

  明夷,就是鳴雉,鳴與明通,雉與夷通。

  僅從卦名上,我們就知道作者引用了《雄雉》這首詩!

  《明夷》初九爻辭說:

  明夷(鳴雉)于飛,垂其左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 主人有言。

  爻辭裡面的“主人有言”,乃是引用了《雄雉》裡的一句廣為人知的名言。

  這句名言,是主人特地贈送給爻辭裡那位遠行的道路上“三日不食”的君子的!

  詩雲:

  雄雉于飛,洩洩其羽。我之懷矣,自诒伊阻。雄雉于飛,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實勞我心。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雲遠,曷雲能來?百爾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詩的最後一句“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是說君子行道,如果在困境中也能夠不嫉妒不貪求,哪怕道路再漫長,過程再艱苦,也終将到達目的地,“先迷後得主”!

  對于那漫漫征途上“三日不食”的君子來說,這句詩無疑是最好的激勵!

  孔子曾經用這句話來表揚過子路。

  子曰:“衣敝缊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子思《論語》

  不懂《雄雉》,怎麼能理解《明夷》裡的雉鳥為何而鳴?

  不懂《雄雉》,怎麼會知道這個“主人有言”究竟說的是什麼言?!

  這不是引用《詩經》是什麼?

  《雄雉》一詩是什麼時候寫的?

  《毛詩序》說:

  《雄雉》,刺衛宣公也。淫亂不恤國事,軍旅數起,大夫久役,男女怨曠,國人患之,而作是詩。

  衛宣公,衛國第15任國君,公元前718年—公元前700年在位。

  《周易》引用了一首諷刺衛宣公的詩,怎麼可能是文王周公寫的?

  靠穿越嗎?

  《周易》本經的作者,就是《論語》和《中庸》的作者,子思!

  文王寫周易的傳說源自于子思。

  孔子讀易的傳說源自子思。

  十翼裡的大部分重要易傳也是出自子思。

  子思長期居住在衛國,寫作《論語》時已經記錄孔子引用過這首諷刺衛宣公的詩,創作《周易》時再次引用,可以說順理成章!

  文王與周易對比(周易引用了詩經)(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