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車企廣告大戰

車企廣告大戰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2-22 17:13:40

最近有一家車企火了,但小雷相信,這家車企絕不願意因這種原因上熱搜。關注汽車行業新聞熱點的人可能猜到了,沒錯,小雷說的就是大衆汽車。

作為大衆汽車的中高端電動汽車,ID.6在國内聲勢不小,然而剛提車不久的林女士卻遇到了問題,ID.6的車機系統竟然存在廣告。更關鍵的是,廣告占比非常大,直接覆蓋了導航欄的上半部分,導緻駕車到複雜路段的林女士,沒辦法正常導航。

車企廣告大戰(廣告終究還是入侵到車機中)1

圖源:林女士

林女士向車企反饋,最開始得到的回複是,廣告由廠商提供,未來還會有,但是時間不一定,推送頻率也不一定。大衆汽車官方最新回複則表示,購物推廣是向車主開展的一項活動,如果不願意接收相關信息,未來将不會再推送類似信息。

車機智能化初期,就有人擔憂,車機系統會像手機一樣,到處都是廣告,甚至會出現更誇張的彈窗廣告,沒有想到這一天竟然成為了顯示。然而這樣的智能化車機,真的是我們想要的那個嗎?

廣告時代來臨,不存在淨土

劉慈欣科幻小說《三體2:黑暗森林》描繪了一個場景,羅輯借助冬眠技術沉睡200年,醒來後發現整個地球到處都是屏幕,不停播放廣告。在2008年完成的小說中,劉慈欣預測到了未來為成為廣告的世界,但劉慈欣過于保守了,他沒有想到十幾年後,地球就已經被廣告侵占。

今天,看電視的人越來越少了,但廣告卻比那個時代更加猖獗,我們看到廣告的頻率也越來越高。比如說手機App、智能電視、智能冰箱等等,隻要有一塊屏幕,廠商都會想辦法讓它能播放廣告。甚至說小雷經常看到的廣州塔,也是常年廣告位招租。

車企廣告大戰(廣告終究還是入侵到車機中)2

圖源:pixabay

原本有些人以為,最後的淨土會是汽車,車機系統總不至于出現廣告吧,但車企可不這麼認為,車機也有屏幕啊,那當然要加入廣告。事實上,大衆ID.6并不是第一款出現廣告的汽車,之前蔚來ES6、第三代哈弗H6、比亞迪宋PLUS DMi等,都曾曝出過推送廣告的消息。

目前,絕大多數車企還比較克制,推送的廣告大多是汽車活動和推薦,而且一般都是汽車沒有起步時推送廣告,遭遇網友抵制後,會有所收斂。但也有一些車企企圖狡辯,稱其為“業務推送”,不能算廣告。不管結果如何,通常車機出現廣告後,都會招緻消費者的堅決抵制。

車企廣告大戰(廣告終究還是入侵到車機中)3

圖源:pixabay

從利潤方面考慮,廣告确實能大幅提升營收和利潤,就連曾經對廣告嗤之以鼻,甚至不斷推出政策限制App推送廣告的蘋果,現在也在App Store加入了廣告。新能源汽車行業還在發展,廠商基本都在砸錢研發,自然想要多找一些收費項目,減少虧損。

然而有利必然有弊,車機廣告看似增加了營收,也會讓消費者對品牌反感。長期來看,汽車就像是下金蛋的母雞,在車機上添加廣告,無異于殺雞取卵,短期内或許利會高一些,但必然會招緻消費者的抵制。在知乎平台,小雷看到多個網友表示,原本計劃買ID系列車,但現在放棄了。

更可怕的是,大衆經年累月營造的品牌價值和口碑,可能也會受到沉重的打擊。新能源汽車時代,本來就是國産車企彎道超車的好機會,更不用說那麼多造車新勢力加入。大衆敢露出破綻,就要做好被“大衆”口誅筆伐的準備。

車與房是新時代的三大件,但地位也是不同的,汽車屬于動産,不會被地域限制,所以可選項非常多。我們不是離開哪家車企就不能過,所以之前幾家車企曝出廣告後,立刻就老實了。

廣告,請放過汽車

其他智能設備存在廣告,忍一忍就得了,不忍我們也沒辦法,但汽車不一樣。汽車啟動後,絕大多數時間會在行駛路程中,中控屏突然彈出來一個廣告,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尤其是行駛到路況複雜的環境下,彈窗廣告擋住了導航,開錯路還是小事,出現交通事故可就麻煩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二條規定,開車時不能使用手機做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如果被攝像頭拍下違規操作,則要扣2分,罰200元。之所以有這種規定,就是為了防止用戶開車時分心,降低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車企廣告大戰(廣告終究還是入侵到車機中)4

圖源:pixabay

車機彈出了廣告,為了正常使用,用戶不但要分心,還要分出一隻手去關閉廣告,危險系數大幅增加。好在目前絕大多數被爆出來的車機廣告都是汽車啟動時出現,不會危害到用戶的正常駕駛。可能正是因為這樣,這一次大衆ID.6出現廣告,熱度才會遠超蔚來、哈弗、比亞迪等汽車車機廣告事件。

消費者擔心的是,如果我們現在不加以抵制,車機廣告就會愈發猖獗。現在車企推送的大多是自家活動和産品,但若縱容車企的行為,誰敢保證未來車機廣告不會到處都是。

現階段汽車行業競争激烈,造車新勢力太多,所以車企不敢肆無忌憚,可是新能源汽車總有普及的那一天,正如小鵬汽車CEO何小鵬所說,未來大型車企不會超過十家,小型車企會被蠶食吞并,或者苟延殘喘。等到車企頭部化穩定,再出現一家企業帶頭,車機定然會全是廣告。

車企廣告大戰(廣告終究還是入侵到車機中)5

圖源:pixabay

大衆ID.6事件爆發後,小雷在多個平台看到網友讨論,擔心未來車機廣告會是普遍情況。有網友給出了兩種可能性,第一是因反對聲音太大,相關部門站出來出台政策,但以小雷之見,相關部門最多禁止汽車在行駛狀态下出現彈窗廣告,廣告可不能被杜絕。

第二種情況則是相關部門不管,然後出現因彈窗廣告導緻的交通事故,車企大規模賠錢。說句大家不愛聽的話,如果相關部門不管,車企肯定會不斷往車機加廣告,至于賠償,其實不會很多,因為大家慢慢就會習慣車機廣告,而且出現了廣告也不一定就會導緻交通事故,僥幸心理車企同樣會有。

因此,我們隻能把希望寄托于相關部門。可還是那句話,除非交管部門直接禁止車機廣告,否則車企大概率會想辦法加入廣告,比如汽車啟動時來一個開機廣告,熄火時來一個關閉廣告,正常駕駛時彈窗廣告确實影響駕駛,那麼可以換成語音廣告啊,不妨礙司機看導航。

抵制,是我們最後的手段

當初汽車廠商推出了許多OTA升級才能開放的功能,小雷是極其不贊同的。冬天快到了,就以方向盤、座椅加熱舉例,考慮到不是每一個用戶都會訂閱該功能,車企又要回收成本,所以硬件成本基本都會被加入車價之中,但想要使用該功能,還要掏錢訂閱軟件,相當于我們為這項功能掏了兩次錢。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沒有相應的政策出爐,那麼未來可能随便一項功能,都需要付費訂閱。甚至有網友調侃,不付費不能踩刹車。這種極端情況肯定不會發生,但常用功能改為付費訂閱是大勢所趨。

車企廣告大戰(廣告終究還是入侵到車機中)6

圖源:大衆

作為消費者,我們想要阻止這種情況發生,唯一的方案就是用金錢抵制。哪家車企的車機出現廣告,常用功能也需要訂閱,那就不買他家的車,沒有哪家車企是必須存在的,我們硬氣一點,軟下去的就是他們。

當然,車企與消費者并非對立狀态,隻是俗話說店大欺客,處于弱勢的消費者,維權成本實在太高,我們希望車企能夠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看待事情,賺錢是車企的最終目的,但君子愛财取之有道,賺錢也要注意過程。

封面圖源:大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