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蘇東坡一生貶谪路線圖

蘇東坡一生貶谪路線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3 12:38:44
前言

說起諸城,可能山東以外的朋友沒有什麼印象。

但是說到密州,估計會有很多人反應過來。密州?是不是蘇轼有一首詞叫做密州出獵呀,不錯,就是這個密州,今天叫做諸城,屬于濰坊的一個縣級市。

諸城這個名字其實也很古老,西漢呂後七年(公元前181年)這裡置東武縣,隋朝改東武縣為諸城縣,宋代為密州治所。

在這裡,蘇轼擔任過兩年知州,還留下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密州出獵》、《超然台記》等千古名篇。

蘇東坡一生貶谪路線圖(韓王壩月相迎送)1

一、赴密州前

蘇轼因為屢次反對新法,得罪了王安石,于是請求出京任職。熙甯四年至熙甯七年(1074年),蘇轼被派往杭州任通判。

任職快滿時,他請求去山東任職,這樣可以和弟弟蘇轍(時在濟南)近一點。于是熙甯七年秋,蘇轼調往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

臨行前,他和上司杭州知州楊繪告别。二人雖然同事僅僅兩個月,但是楊繪對蘇轼不錯,還專門舉辦宴會為蘇轼餞别。臨行前,蘇轼填了幾首詞,其一為《南鄉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

東武望馀杭。雲海天涯兩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

不用訴離觞。痛飲從來别有腸。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堕淚羊公卻姓楊。

東武,是漢朝時諸城的稱呼。

楊元素後來一直送蘇轼到京口(鎮江),蘇轼還作了一首《醉落魄 席上呈元素》:

分攜如昨。人生到處萍飄泊。偶然相聚還離索。多病多愁,須信從來錯。

尊前一笑休辭卻。天涯同是傷淪落。故山猶負平生約。西望峨嵋,長羨歸飛鶴。

過了長江後,蘇轼經海州至密州,作《沁園春》寄給在濟南的弟弟蘇轍,告訴他自己出發了。這首詞即《沁園春 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 》

孤館燈青,野店雞号,旅枕夢殘。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摛錦,朝露漙漙。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微吟罷,憑征鞍無語,往事千端。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緻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優遊卒歲,且鬥尊前。

不過,這首詞卻被元好問判定是僞作,評價說就是黃庭堅家裡的丫鬟p仆人也不屑于作出這種“鄙俚淺近”的詞來:

其鄙俚淺近,叫呼炫鬻,殆市驵之雄,醉飽而後發之;雖魯直家婢仆且羞道,而謂東坡作者,誤矣!《元遺山集》

蘇東坡一生貶谪路線圖(韓王壩月相迎送)2

二、初至諸城

從富庶的江南水鄉,來到經濟水平遠遠落後于杭州的諸城,蘇轼的心裡還是有些落差的。蘇轼曾經在寄給朋友的詩中,寫過自己在密州生活的感受。

《次韻劉貢父李公擇見寄二首 其二 》:

何人勸我此間來,弦管生衣甑有埃。

綠蟻沾唇無百斛,蝗蟲撲面已三回。

磨刀入谷追窮寇,灑涕循城拾棄孩。

為郡鮮歡君莫歎,猶勝塵土走章台。

密州的蝗蟲、盜賊、棄嬰,代替了江南的美酒和弦歌,也占據了蘇轼很多的精力和時間。不過,這也更讓他了解到民間的疾苦,鍛煉了治理能力。

即使是過節,也沒有江南的氣氛,他在《蝶戀花 密州上元》中寫道: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随馬。

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箫,卻入農桑社。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雲垂野。

上半段寫杭州,下半段寫密州,從燈火錢塘到“火冷燈稀”,連上元節,也過得冷冷清清。

蘇轼還在《超然台記》中寫道:

餘自錢塘移守膠西 ,釋舟楫之安,而服車馬之勞;去雕牆之美 ,而蔽采椽之居 ;背湖山之觀,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歲比不登 ,盜賊滿野,獄訟充斥;而齋廚索然 ,日食杞菊。

除了以上種種,連吃飯都“齋廚索然”,這讓美食家蘇轼更加不滿。但是蘇轼并沒有因此而消沉:

人固疑餘之不樂也。處之期年,而貌加豐,發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樂其風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超然台記》

雖然有這麼多不如意,但是蘇轼詩歌天生的樂天派,來了密州後,人變得胖了,頭發也變黑了。蘇轼認為自己是“無所往而不樂者”。

蘇東坡一生貶谪路線圖(韓王壩月相迎送)3

三、苦中作樂

九月的時候,蘇轼聽說有一枝牡丹開放,特意置酒會客賞花,寫下了這首《雨中花慢》。詞有序雲:

初至密州。以累年旱蝗。齋素累月。方春牡丹盛開。遂不獲一賞。至九月。忽開千葉一颛。雨中特為置酒。遂作。

詞雲:

今歲花時深院,盡日東風,輕飏茶煙。但有綠苔芳草,柳絮榆錢。聞道城西,長廊古寺,甲第名園。有國豔帶酒,天香染袂,為我留連。

清明過了,殘紅無處,對此淚灑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會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馀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與明年。

相對杭州來說,雖然有一些不如意,但好處是政務清閑一些,甚至有時間去打打獵。于是這首蘇東坡豪放詞的開山之作,就幸運地誕生在諸城。

這首詞就是《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随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鬓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轼這首詞作于他到諸城的第二年(神宗熙甯八年)十月,那年的蘇轼其實才38歲,卻自稱老夫,确實有點“狂”。蘇轼對于這首詞所體現出來的風格,頗有成就感,表現在他的寫給朋友的書信中:

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數日前獵于郊外,所荻頗多,作得一阕,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寫呈取笑。《與鮮于子駿書》

這首詞很可能是蘇轼第一次作豪放詞的嘗試,後來才有了那首著名的《水調歌頭》。

蘇東坡一生貶谪路線圖(韓王壩月相迎送)4

四、超然四望

賞花也好,打獵也好,都是蘇轼這種樂天派苦中作樂的方式。除此以外,蘇轼還抽空建了一座超然台。他在《超然台記》中記載:

治其園圃,潔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補破敗,為苟全之計。而園之北,因城以為台者舊矣,稍葺而新之。時相與登覽,放意肆志焉。南望馬耳、常山,出沒隐見,若近若遠,庶幾有隐君子乎!而其東則廬山,秦人盧敖之所從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師尚父、齊桓公之遺烈,猶有存者。北俯濰水,慨然太息,思淮陰之功,而吊其不終。台高而安,深而明,夏涼而冬溫。雨雪之朝,風月之夕,予未嘗不在,客未嘗不從。撷園蔬,取池魚,釀秫酒,瀹脫粟而食之,曰:“樂哉遊乎!方是時,予弟子由,适在濟南,聞而賦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見餘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遊于物之外也。

熙甯八年十一月,蘇轼修葺了密州城殘破的高台,弟弟蘇轍取《老子》”雖有榮觀,燕處超然“之句,命名為超然台,并作《超然台賦》祝賀。

據說古密州有八大勝景:超然四望、琅琊炊煙、馬耳腰雲、韓王壩月、五蓮晚翠、九仙朝霞、龍潭雷聲、盧洞清風。其中超然台為八大勝景之首。

蘇東坡一生貶谪路線圖(韓王壩月相迎送)5

蘇轼《江城子 》曾寫“超然四望”的感受

前瞻馬耳九仙山。碧連天,晚雲閒。城上高台,真個是超然。莫使匆匆雲雨散,今夜裡,月婵娟。

小溪鷗鹭靜聯拳。去翩翩,點輕煙。人事凄涼,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處,垂柳下,矮槐前。

另外一首《望江南 ·超然台作》也是蘇轼的名作: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将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宋神宗熙甯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節,蘇轼作了那首千古流傳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胡仔《苕溪漁隐叢話》·中評價道: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

這首詞做完後三個多月後,蘇轼就調離開了諸城。接替他職位的是好友孔宗翰,離開的途中,蘇轼還作詩《寄交代孔周翰 》:

超然台上雪,城郭山川兩奇絕。海風吹碎碧琉璃,時見三山白銀阙......

蘇東坡一生貶谪路線圖(韓王壩月相迎送)6

結束語

超然台屢次毀于兵火,又屢次重新修建,如今的超然台重修于2009年。

可惜的是,老街去超然台吃了個閉門羹,沒有機會登台遙望。台下有舉杯邀明月的蘇轼石像,拍了幾張相片留念。

去諸城博物館的時候,看到了不少原存于超然台的刻石。博物館旁邊就是濰河,水面寬闊,時有白鹭紛飛,兩岸綠柳成行,可惜沒有太多時間在河邊走一走。

回來後,作七律一首以記此行,《遊超然台》:

憶昔東坡絕世才,超然把酒自徘徊。

韓王壩月相迎送,盧洞清風幾去來。

起舞人間失清影,亂離朱閣化塵埃。

多情濰水無今古,還送潮聲到此台。

@老街味道

聞道狸奴将數子,買魚穿柳聘衘蟬,4句詩3個貓如何避免重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