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諒我,這麼晚才來安利這部好劇。
毫不誇張的講,它就是台版《請回答 1988》。
因為每集都會讓人流淚。
《花甲男孩轉大人》
該片一共 7 集,每集 95 分鐘。
豆瓣評分 9.2,目前還隻有 845 個人評價過。
雖然看得人不多,但看過的人都說好。
本片的導演是瞿友甯,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是《我可能不會愛你》。
這應該是本片最出名的人物了,其實除去導演之外,聽到「植劇場」這三個字,你就應該明白該片的質量完全不用擔心。
「植劇場」,是一個被譽為 " 台灣電視戲劇一場溫柔的革命 " 的制作公司。
《荼蘼》就是「植劇場」的代表作。
而本片是植劇場口碑最佳的一部劇,甚至可以說,它已經預定年度最佳台劇!
故事很簡單,即将滿 28 周歲的男孩花甲,突然接到了阿嬷病危的消息,從台北返回鄉下老家,發生了一連串的事情。
它展現的就是一個普通大家庭的平凡生活,沒有美化過的生活。
男主花甲,是一個長得不帥,也沒什麼本事,大學讀了七年大學卻仍然沒有畢業的即将年滿 28 歲的大齡青年。
盡管一事無成,但他是家裡的長孫,阿嬷一直最疼他。
在突然得知阿嬷病危,花甲如同其他散在各地的家人一樣,往老家趕,想送阿嬷最後一程,于是接下來一連串的故事産生。
除了花甲之外,家裡的其他兄弟姐妹也都紛紛趕回了鄉下老家,見阿嬷最後一面。
在大家都以為阿嬷已離開人世的時候,誰知阿嬷居然沒有死,還留着一口氣。
于是有關這一家人的故事正式開始。
在我們看來,一家人回家給阿嬷送終,總是相親相愛,和和睦睦的吧。
但在現實中,卻完全是另一幅景象。
花甲的二嬸帶着兒子花明,花亮前來看阿嬷的時候,大老遠就在門口一跪一叩首。
看似十分孝順,可是發出來的隻有裝假的哭聲,臉上根本沒有眼淚。
在阿嬷還存着一口氣,昏迷在床,全家人商量着輪流照看阿嬷的時候。
二叔将别人的檔期安排的頭頭是道,到了自己家,卻隻有一個字 " 忙 "。
保姆阿春就是代表他們家出力的人。
是呀,這何嘗不是現實生活中的大多數人呢。
在阿嬷臨終前陪伴最多的人隻有花甲,花甲的朋友以及家中的保姆阿春,而不是自己的親兒女們。
人們總說養兒防老,當父母老了的時候,能依靠的就隻有子女而已。
可扪心自問,我們真的對他們盡孝道了嗎。
在老人還沒咽氣的時候,子女們便因為争奪财産而打成一團。
老人此時心中該有多心寒啊。
阿嬷撐着一口氣,大家都說她是放不下什麼東西。
二叔揣測着是因為放不下花甲那離家出走的姐姐花慧,三叔揣測着是放不下家中一直未嫁的小妹。
每個人都在挑着對方的弱點,麻痹着心中對阿嬷的虧欠。
在這個大家庭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
當生活中盤根錯節的問題遭遇這一次 " 葬禮 ",矛盾集中爆發。
但經曆了這些,花甲終于從一個長不大的男孩,成長為了一個大人。
其實就像片名一樣, " 轉大人 " 這個詞一般是用台語 ( 閩南語 ) 發音的,聽起來有點像是 " 登多啊郎 ",指的是青少年發育快速的過程。
其實在片中長大的不止花甲一人。
還有他那些親戚們。
花甲的二叔看似刁蠻無理,其實内心也十分脆弱。
他渴望得到家人的理解,尤其是那兩個兒子的理解。
花甲的四叔心裡一直記挂着早年出車禍而死的兒子花詢。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最開始,都不願讓衆人知道,隻會默默的把它埋在心底。
可當有一天,你願意說出來的時候。
你會發現,一切沒有什麼,因為有人會陪着你。
那便是家人,家人會永遠守候在你身邊。
小時候總是希望能盡快長大。
長大以後才發現,變成大人與真正長大,未必是同一回事。
我們總是在即将失去的時候,在争吵過後,猛然想起那些親人的好。
但我想說:
不要等到重要的人将要離開,你才開始決定好好活。
其實本片很簡單,簡單到它講述的就是我們平常人的平凡生活。
但它每集都能讓人又哭又笑,像「請回答 1988」一樣,看着看着,就會對劇中人充滿感情,舍不得結束。
不知道為什麼,看完本片我莫名的想吃花甲了。
有人約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