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花樣姐姐去哪裡旅遊

花樣姐姐去哪裡旅遊

旅遊 更新时间:2025-05-06 02:05:31

  導語:2017年不少綜藝節目進行了改名,《歌手》《奔跑吧》均如此。上周六晚,東方衛視《旅途的花樣》首播,而它的“前身”就是《花樣姐姐》。

  當然,按照節目組的說法,《旅途的花樣》是一檔全新的綜藝節目,和《花樣姐姐》沒有關系。但是同樣的導演、重合的嘉賓——林志玲、金晨,還真是很難讓人不将兩者進行聯想。

  打破旅行真人秀明星嘉賓之間容易開撕的“定律”,《旅途的花樣》首播呈現出十分歡樂、和諧的氣質。這一次,節目組甚至把“網友”也拉進來一起組了個局,目的就是讓明星為網友們答疑解惑,通過親自的旅遊實踐,總結出一套實用的“旅行攻略”。沒錯,這是《旅途的花樣》玩的最大的花樣,從這點看,節目的“旅行”風格十分明顯,頗有“旅遊衛視”的味道啊。

  

  “旅途”:歡樂為基調,主打“功能訴求”

  首先,必須肯定的是,從《旅途的花樣》的首秀來看,這是一檔有着一定“功能”的值得追看的綜藝。

  第一期一個半小時的節目容量中,很好的交代了節目的主題——為節目觀衆更好地自助遊,花樣團要根據網友列出的最想了解摩洛哥的十大問題,率先進行體驗之路并做好攻略;也交代了節目的嘉賓陣容——林志玲和沈騰分列團長與副團長,率先前往摩洛哥;而張歆藝、金晨、華晨宇、馬麗則組成四人組一同前往目的地。

  

  随後,根據對于嘉賓的分組,實際上便展開了兩條線索的叙事:林志玲與沈騰開啟的是關于人文景點——卡薩布蘭卡的哈桑二世清真寺的旅途;而剩下的四人組則開始了卡薩布蘭卡海灘的自然風光之旅。并且,與《花樣姐姐2》的“富遊”相比,《旅途的花樣》節目組并不給明星提供經費,而是明星們各自花自己的錢,其用意也是想最大限度的還原普通人的旅行圖景。

  其實說到旅行,每個人心中都有對于旅行不同的定義:有的人可能覺得旅行的意義是看到沿路不同的風景,開拓自己的視野;也有人會認為旅行的意義在于找尋到那個迷失的自我,在于向生活、生命的挑戰。那麼顯然,《旅途的花樣》将重心放在了“旅途的風景”上:

  比如,首期節目重點介紹了卡薩布蘭卡的海灘、哈桑二世清真寺,還有摩洛哥的菲斯城各種不同的人文景觀。并且在呈現的過程中,随時會有一些小貼士,例如阿甘油、皮革染坊以及在摩洛哥坐火車的小知識,從而更好地為觀衆提供旅行信息。

  

  此外,在首期節目中,林志玲和沈騰被黑心司機坑;華晨宇、張歆藝、金晨和馬麗的四人組因為點菜太多而吃撐到爆的細節展現,給觀衆帶來了直觀的體驗,代入感強的同時也為觀衆提供了經驗。

  所以,《旅途的花樣》的節目模式雖然并不算新,基本還是“風景” “任務”的組合,但是能夠在首期節目中突出節目的主題思想——用歡樂的旅途,完成對觀衆而言很有用的“旅行攻略”,對于首期節目而言,足夠了。

   “嘉賓陣容”:沈騰馬麗加盟,增強了笑點

  看完首期《旅途的花樣》最為直觀的感受是:沈騰和馬麗的加盟,确實讓節目有了笑點。比如在前往“菲斯”的火車上,馬麗和張歆藝的表演秀,在張歆藝繃不住笑場的時候,馬麗還能一本正經的“表演”,很是搞笑;

  

  而另一邊,對于沈騰的人設,除了搞笑擔當還有就是他是要被照顧的“弟弟”。比如雖然和林志玲同一架飛機,但是卻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完全忘記了尋找林志玲的事情;而到了目的地,他也因為“語言不通”成為了一個“大寶寶”,不能“自理”。

  另外的幾個嘉賓,華晨宇在這次《旅途的花樣》中展現出了自己的成長——清早開着車去接各位姐姐;在路途中也非常照顧姐姐們,搬行李等體力活不在話下;即使在自己錯過了火車時,也沒有慌張,展現出了一個成熟的華晨宇的形象。

  

  此外,張歆藝和金晨其實也有搞笑的潛力,不過在首期節目中表現并不明顯。比如金晨在出發前,前一秒鐘說自己很愛整潔,結果下一秒鐘就把自己的房間整的亂七八糟;張歆藝更是把鍋碗瓢盆、火鍋料等都裝進了行李箱,活脫一個“吃貨”。

  而林志玲,卸下了“女神”的外衣,在節目中很是接地氣,比如她和沈騰在火車上的尬舞,還有她在海邊的勇敢,都是對她以往“娃娃音”、“柔弱”的形象的一次矯正。

  

  因此,從首秀的角度來說,《旅途的花樣》為馬麗、沈騰、華晨宇和林志玲都有很明顯的人設,搞笑擔當、責任擔當等等。遺憾的是對于“二姐”張歆藝和金晨的刻畫稍顯弱了一些,當然這也值得在後續的節目中有所期待。

   “花樣”:如何在後續節目中,玩出不同的花樣很重要!

  在目前的綜藝紅海,“同質化”是一個很明顯的表征。對于《旅途的花樣》而言,首期節目之後最大的遺憾在于如何體現出與同類型節目的不同。當然,對于首期節目而言,需要交代的背景很多,并且還需要對幾位MC進行形象塑造,因此在其他環節并不會有那麼多亮點,這是可以理解的。

  但筆者認為,《旅途的花樣》還可以做得更有自己的風格,尤其是要理解“花樣”這個核心點。

  

  首先,從首秀節目來看,《旅途的花樣》需要明确的是,節目如果真的是一檔與《花樣姐姐》不同的節目,那麼它們之間有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别?甚至有沒有什麼可以超越《花樣姐姐》的點?

  起碼,在筆者看來,兩者之間的區别在于:嘉賓方面,明星之間沒有明顯的代際關系,更像是一群年輕人的輕松歡樂之旅;另外,在立意上,《旅途的花樣》更重視對于“功能訴求”的打造,是具有“科普”性質的旅行綜藝。

  但是,這些不同目前來看都不足以形成超越《花樣姐姐》的亮點,畢竟從首期節目來看,節目确實存在的問題是:似乎一直在交代外圍的背景知識,卻沒有形成一個流暢的線索來串聯起所有的人、景、事,缺乏的是核心的主線。

  

  接下來,筆者暢想一下:《旅途的花樣》可以如何玩出新的花樣?

  雖然《旅途的花樣》目前的定位感覺是在與網友的互動上而完成的“功能性”節目,但是節目不應該局限于這樣的“功能性”,還是應該在将風景拍的更美、貼士做的更好的基礎上,完成具有情節感的故事的叙事。

  在此,筆者不由自主的會想到一部紀錄片《跑步回中國》。這部紀錄片的叙事主線是四名跑者和跑步團隊曆經150天、跨越6個國家、從土耳其的土庫曼斯坦跑到中國西安,全程10000公裡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自然會遇到許多突發事件,比如天氣災害甚至一些社會動亂,從而在這些沖突中塑造出人物形象,也完成了對于沿路風光的紀錄。

  因此,如果《旅途的花樣》這樣設置:每一期或者每兩期給嘉賓安排一個“動詞”,比如跑步、體驗、躲藏等等,打造一條完整的主線,然後再由嘉賓結合當地的人們、風景完成支線的叙事,更可以是一些公益的任務,最終與節目的主題——快樂旅行,提供攻略相呼應,也許整個節目會更加的有整體感與特殊感。所以,“花樣”不應該隻是一個“空頭支票”,它應該落在實處,落在每一個細節之上,才能使《旅途的花樣》更加豐滿好看。

  在中國公民出境旅遊大熱的今天,這檔滿滿都是攻略的旅遊節目确實有其存在的價值。期待未來,願《旅途的花樣》越來越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