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川觀新聞記者 李寰(圖據網絡)
這幾天,湖南一名房地産企業董事長,因為心肌缺血拒絕住院,5天後猝死。該事件一度成為網絡熱搜。這位遊姓董事長拒絕入院之後,在朋友圈裡發文稱:我的錢沒有用完,老天爺不會收我。結果,老天爺不姓邪!
4月6日,遊某因為胸痛到醫院就診,被醫生告知必須馬上住院,否則會有生命危險,但遊某自我感覺胸痛已經得到了緩解,并認為醫生“小題大做”,于是拒絕入院,并簽署了“拒絕入院”的承諾書。
心肌缺血為何有如此之大的殺傷力?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髒内科主任陳茂介紹,遊某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機會,他為自己的草率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深夜感到胸痛,說明患者的身體已經發出了強烈的信号,必須引起重視。”陳茂說,隻要心機缺血的面積達到了10%就已經立即住院,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那麼心肌缺血會出現哪些症狀呢?陳茂介紹, “心肌缺血的典型症狀是胸痛等胸部不适,少數情況也表現為頭疼、視力減退、睜眼障礙、牙痛、背痛、腹痛、腿疼、腳疼等。如果患者出現了症狀,心肌缺血面積達到10%以上,并且反複發生不加以控制,患者很容易發生猝死。” 發生心肌缺血後,通過早期診療是能将正在形成的心肌梗死、不穩定的斑塊和血栓控制住的,阻斷正在形成的病變,終止正在發生的缺血,醫生要求住院的目的正是如此。
據介紹,“心肌缺血發生後,下一步就是惡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顫,室速室顫發生後,就相當于心髒停跳了,如果患者住院治療,醫生可以第一時間進行心肺複蘇,患者有95%~99%的概率可以生存下來。而這一切如果在家中發生,患者往往錯失救治的最佳時機。”如果心髒發生驟停,在腦部不受損傷的情況下,黃金救治時間隻有4分鐘時間。因此一旦在家中發生,即使第一時間叫救護車也是來不及的。
什麼是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是指心髒的血液灌注減少,導緻心髒的供氧減少,心肌能量代謝不正常,不能支持心髒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态。
如何預防心肌缺血?
1.飲食
低鹽低脂清淡飲食,多吃紅薯、西紅柿、胡蘿蔔、黑木耳等蔬菜,喝些綠茶,茶葉中含有少量的茶堿,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對患者的心肌缺血治療有一定的幫助,茶葉中還有維生素C,能起到防治動脈硬化的作用,但不宜過濃。
2.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情緒要穩定,避免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定時排便,不能過度勞累,臨睡前不看緊張、恐怖的小說和電視,戒煙少酒,避免過重體力勞動或突然用力,飽餐後不宜運動。
3.适度運動
可促進心肌側支循環的建立,運動應根據各人自身的身體條件、興趣愛好選擇,要量力而行。
4.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已診斷為冠心病的患者,應密切注意自身情況,病情如有變化要及時就診治療。此外,易患冠心病的高危人群,也應定期體檢,及時發現問題,如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腹型肥胖者、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者等。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96827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