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湖北通城罵老公的方言

湖北通城罵老公的方言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3 14:42:37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早春二月的一個清晨,身在疫情中心的武漢人被一段精辟的漢罵喚醒了。一位武漢嫂子極富地方特色的漢罵橫空出世,那久違的屬于武漢大嫂的大嗓門,那熟悉的底氣十足、氣吞山河的漢罵,那邏輯清晰、有理有據的喊話,以及“沆瀣一氣、一丘之貉、拾人牙慧”成語連用的“精準打擊”,雖隔着手機屏幕,也讓武漢人為之一振,封城以來憋屈了一個月的情緒也仿佛被宣洩了。

  湖北通城罵老公的方言(從武漢嫂子的漢罵說起漢罵與漢話)(1)

  這段漢罵不同于那些平淡無奇的街頭巷尾的罵街,它甚至給多年來臭名昭著的漢罵帶來了一絲清新,哪怕是最高雅的文人學者也為之喝彩。

  人們紛紛在手機上群發和啧啧稱歎。假如武漢嫂子開通了打賞功能,那麼,武漢人今天應該可以集體給她湊一個首付。

  武漢地處長江中遊,漢水與長江彙合處,由武昌、漢口和漢陽三鎮組成。1927年1月,漢口、武昌合并為武漢市,劃為京兆區(中央直轄)。至此,武漢成立特别市,名稱沿用至今。

  湖北通城罵老公的方言(從武漢嫂子的漢罵說起漢罵與漢話)(2)

  老漢陽火車站

  武漢曆史悠久,早在距今8000年~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中期,先民們就在這水網之域繁衍生息,用石制器具拓現遠古文明。黃陂區盤龍湖畔的盤龍城,築于商代,距今約有3500年的曆史。東漢末年,江北先後稱曲陽縣、沌陽縣、漢津縣、漢陽縣(606年),江南先後稱汝南縣、江夏縣(589年)。自漢以降經南北朝至元、明,武漢成為水陸交通樞紐,商賈輻辏。明代中期成化年間,由漢陽龜山之南入江的漢江主道改由山北入江,由此而形成漢口新鎮,奠定了武漢三鎮的地理基礎。

  湖北通城罵老公的方言(從武漢嫂子的漢罵說起漢罵與漢話)(3)

  盤龍古城

  1858年《天津條約》簽訂後,漢口被辟為對外通商口岸。1861年3月,漢口正式對外開埠。漢口對外開放後,湖廣總督官文上奏清政府于1862年1月1日設立江漢關,并于次年正式征收關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分漢水以北地置夏口廳,治所即今漢口。至此,漢口與漢陽城區、武昌城區統稱“三鎮”。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漢爆發,建立了湖北軍政府,推翻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1926年12月,國民政府遷都武漢。1927年1月,漢口、武昌合并為武漢市,劃為京兆區。1949年5月16日,武漢解放,武漢市正式建置。三鎮合并建制為中央直轄市。1954年6月改為湖北省轄的省會城市。

  武漢屬古楚國,楚文化是武漢文化的底蘊;武漢以發達的工商業和水陸交通著名,碼頭文化是其近現代衍生出的文化。

  碼頭文化形成于碼頭貨運、商業交易等為中心的各階層人的一種文化,往往以“利”字當頭,而以“義”字為口号的,帶有濃厚的江湖氣。武漢話中的漢罵應該就是從碼頭文化衍生而出的。當年漢口碼頭也是中部省市南船北馬的樞紐中心,川陝的土漆、桐油、木耳、香菇等特産,江浙的絲綢、洋布、洋油、洋火、洋煙等彙聚漢口;各種煙館、酒館、茶館、飯館、賭館、旅社、煙花柳巷等,基本商業設施應有盡有;漢口長期的潮濕悶熱的氣候,使得當地人有一種憋悶的感覺,加之碼頭周圍的市井街巷環境的髒亂差,總是讓人心煩,因此有情緒就要宣洩,出口成“髒”便成了漢話的特點,也就是出口帶把子。有些看似肮髒的口語其實未必是罵人,語氣詞而已。換言之,在多數情況下,此罵非罵。但外鄉人第一次聽到後肯定是不舒服,即使解釋後還是有點憋氣。

  湖北通城罵老公的方言(從武漢嫂子的漢罵說起漢罵與漢話)(4)

  漢話聲腔高,火氣十足。武漢當年是廣袤的湖區,多數人靠湖而生,湖上男女說話,聲音就像吵架一樣。男人劃着木筏下湖,打魚摸蝦、采摘蓮藕、摸螺絲蚌殼,女人烤熟了一隻野鴨,會對着寬廣的湖面喊叫:回來奇樓(吃肉)啰。語氣率直響亮,男人才能聽得見。這就是漢話聲音大、嗓門高的緣故吧。

  許多武漢人到外地,一開口說家鄉話,就容易被誤認為是四川人。武漢話屬西南官話湖廣片,有武漢老城區方言和新城區方言之分,其中最正宗的是武漢三鎮老城區的方言。解放前,武漢三鎮之間方言也有所不同,有些詞彙和語調不完全一緻,有細微差别。解放後,三鎮往來互通,三鎮老城區方言幾乎已完全相同。

  當然,武漢的漢罵在全國大城市中也是很有名的,但不是什麼好名聲。2012年,武漢市文明辦通過向市民發起倡議,摒棄“漢罵”、倡導”漢敬”,讓語言文明跟上時代步伐。

  聽武漢嫂子的漢罵,隻想說過瘾解氣!

  罵算是輕的了!武漢封城,所有城内的武漢人就像生活在孤島上,日常生活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隻能無奈被迫借助外力,我相信很多社區都出現過同樣的問題,隻管封城不管市民生活。

  當然的确有很多基層的社區人員認真負責、不辭辛苦地為了社區居民的生命安全,但是還有很多卻是敷衍塞責、屍位素餐的幹部,面對居民的困難不管不問,仿佛置身于世外。居民的生活物資全靠自救,沒有任何組織出面管理,社區一片混亂,經常出現一窩蜂的下樓去取菜,而且出現物資分不清白,居民紮堆等待等危險情況,這樣對于疫情防控肯定不利。

  湖北通城罵老公的方言(從武漢嫂子的漢罵說起漢罵與漢話)(5)

  幾個小區的居民,幾百來号人,混在一個所謂的網購群裡下單,有的居民下單後等了好幾天都沒有見到商家的呼叫,也沒人給個回複。社區的人員坐在門衛卡口玩手機還覺得自己挺認真負責。

  前段時間說挨家挨戶、地毯式排查,隻聽見聲音卻看不到人員上門,十多天過去了,倒是有人來了,一開門恨不得隔層樓跟我們說話,不痛不癢問了幾句,連體溫沒給測量就走了,就不怕萬一有人謊報?這難道不算給疫情防控增添隐患嗎?請問這樣的排查有什麼用?

  被武漢嫂子“漢罵”不作為後,社區工作人員把全部精力都放在防控疫情上面,已在努力改進工作方式。但願漢罵不在出現,但願各級領導幹部改變工作作風,全心全意投入到為人民服務中去!

  [附]一些武漢常用的漢罵詞語

  1.個闆馬的(語氣詞,表明一種态度)

  2.個婊子養的(一種語氣詞,無辱罵之意)

  3.你莫跟勞資“翻”。(你不要惹我。)

  4.勞資“呼”你兩哈的。(要打人了,而絕不是叫人。)

  5.你不識“吓”是吧?(你是不知道我的厲害吧?吓讀核)

  6.你要“麼樣”?(你是不是想打一架?)

  7.苕頭日腦(呆頭呆腦的)

  8.你不服周?(不服氣)

  9.彎管子(很蹩腳,極不正宗)

  10.心裡冇得哈數(心裡沒有數)

  11.搞麼斯唦(搞麼名堂唦;你想幹什麼)

  12.搞不清白(搞不清楚)

  13.裹筋(糾纏不清或理不順。如“裹不清白”、“這題目蠻裹人”)

  14.敲死(作死)

  15.翹胯子(死了)

  16.不中神(不行了、不中)

  17.鬼款/瞎款(胡說、亂講)

  18.翻翹(不服氣)

  19.蠻砸實(很厲害)

  20.掉得大(出醜了、吃虧了)

  21.掉底子(丢人)

  22.抖狠(逞強好勝)

  23.蠻紮得(喜歡亂嚷嚷)

  24.岔巴子(多管閑事)

  25.鬧眼子(一種是不誠信、欺騙;另一種是胡鬧、瞎鬧)

  26.爹爹 (爺爺)

  27.婆婆(奶奶)

  28.老頭 (爸爸)

  29.姆媽 (老娘,媽媽,木帶鼻音)

  30.拐子 (哥哥)

  31.僑子(朋友)

  32.舅辮子(妻子的弟弟)

  33.老親爺 (=嶽父大人)

  35.老親娘 (嶽母大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