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曆史上,曾出過這樣一個帝王,一度為俘,兩度為帝,對自己的結發妻子用情至深,至死也不能安心。這便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明英宗朱祁鎮以及他的皇後錢氏。
明英宗
少年夫妻,結發情深 明英宗朱祁鎮,九歲便即位稱帝。十五歲時,按照張太皇太後的旨意,迎娶了自己的皇後錢氏。
因為是明朝建朝以來,第一次以皇帝的名義(之前的皇帝即位前都結婚了)舉辦大婚典禮,故而帝後的大婚典禮辦的十分隆重。
頭戴九龍四鳳冠的錢氏就這樣被迎進了紫禁城,成為了英宗的皇後。而一場曠古爍今的悲涼愛情故事也就這樣拉開了帷幕。
皇後錢氏比英宗長了一歲,兩人的婚姻雖然是出于太皇太後的意願,但是英宗對于這位皇後還是極度滿意的。
皇後錢氏,為人十分和善,也很知曉分寸。錢氏雖貴為皇後,但其父兄的官職仍是太過低微。英宗想要效法前朝給自己的老丈人還有小舅子擡官職,給爵位,但是卻被皇後以無功不受祿,不想損害皇帝的“名譽”而婉拒了。因此故,英宗對于這位皇後就更加敬重。
古來,子嗣一向被皇室認為是最為重要的,這關乎皇室血統得以延續以及國本的穩固。所以早立太子一直被視為重中之重。所以錢氏即使得到英宗的寵愛,也并未阻撓英宗與後宮妃嫔的親近。
後宮中也不斷有皇嗣降臨的消息傳來。但是,直到長子朱見浚(後改名朱見深)都兩歲了,錢氏的肚子還是沒有消息,這時離帝後大婚已經過了近7年的光景了。朝臣們都勸英宗早立太子,因為就連英宗自己也是作為庶長子,不過百日就被立為太子。但是,出于對錢氏的寵愛,英宗還是想要等一等,畢竟自己還年輕,他也期盼能與錢氏有一個嫡子來繼承皇位,故而太子之位就一直為着錢氏虛懸了。
錢皇後
患難夫妻,結愛情深 奈何錢氏的喜訊沒有傳來,英宗反倒因為誤信奸臣王振的讒言,禦駕親征去了。
錢氏在皇宮中苦等久盼,等來的卻是英宗被瓦剌俘虜的消息。頓時朝野震驚,舉國難安。這便是有名的“土木之變”。
明軍與瓦剌大戰之時,佞臣王振不斷封鎖戰時消息,給英宗制造了勝利的假象,更是假借英宗名義,為虎作伥,狐假虎威。最後為了保護自己的财産,将英宗送上了一無城防二無水源的荒郊山崗過夜,成為了瓦剌大軍的嘴邊肉。
英宗被俘的消息傳來,朝臣連忙商量對策。想出了以财帛贖回英宗的辦法。錢氏立馬将自己所有的私财都獻了出來,以期能夠換回丈夫的平安。可惜,天不從人願,大筆的财富撐大了瓦剌人的肚胃口,也讓瓦剌人知道了英宗的重要性。甚至,做起了以英宗性命要挾,妄圖攻取大明的疆土以及政權的美夢。
為了斷絕瓦剌的念頭,以及不想再填那個無底深淵,所以救回英宗的事情就被擱置了。但是,國不可一日無君,所以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就在朝臣們的推舉下登基了,史稱為明代宗。而英宗的長子朱見浚也因着這個緣故被立為太子。
本因着不能救回丈夫這件事而哀傷不已的錢氏,在得知自己的兄弟都死在了土木之變時,萬念俱灰。每到夜深人靜時,隻見她俯卧在地上,不住的想上天磕頭,祈求能夠得到上天的垂憐,放自己丈夫一條生路。
由于她日夜啼哭,以及長時間的跪卧在地,使得她的一隻眼瞎了,一條腿也瘸了。但她始終放棄救治。她認為這是上天對她的懲罰,有所祈求就要付出代價。
或許是她的虔誠終于感動了上蒼,1450年的一天,因為明朝打了勝仗,終于逼迫瓦剌歸還了英宗。不過,回到紫禁城的英宗,迎接他的卻隻是一個“太上皇”的虛名。
英宗就這樣被代宗幽居在了南宮。他不曾料到的是,他記憶裡風姿卓越的妻子已經變成了一個身有殘疾的病女。在他驚愕之後,明曉了錢氏對他的情意。對于面前這個支離破碎的女人,讓他更是百感交集。唯有用自己餘生所有的愛意,來守護她。
錢皇後
向來情深,奈何緣淺 英宗原本以為自己跟錢氏還有一衆嫔妃隻能在南宮這個小小的院落裡被幽禁至死。因為他的弟弟代宗,自繼承皇位的那天起,便沒有想過要把皇位還給自己的哥哥。甚至對早已命定的太子之位也動起了心思。
宮中那些看慣情勢,做慣小人的那副腔調自然不會因為英宗的那個太上皇之名而得以改善。錢氏唯有帶着一衆宮嫔趕制繡活來改善自己的生活。這樣的生活他們過了整整7年。就在代宗還沒謀劃怎麼将自己的侄子趕下太子之位時,他卻因病,來不及處理發動的政變,被趕下了皇位,随後被廢幽禁,乃至病死。
皇位就這樣再一次回到了英宗的手中。按道理作為英宗結發妻子的錢氏,應該也被複立為皇後。但是,因着她身已殘疾,且未曾生育。遭到了朝臣的反對。這其中自然還有太子生母皇貴妃周氏的挑唆。有着太子兒子的她,更想嘗一嘗皇後之位的感覺。她更是以此征得了太後的同意,可不曾想,所有的一切都被英宗否決了。
在英宗的堅持下,錢氏還是登上了皇後的寶座。因為兩人膝下無子,英宗更是将自己的寵愛給了錢家唯一的獨苗錢雄身上。将這個侄兒當成是自己的親子一般照料。還想給這個侄兒爵位,但是還是被錢氏拒絕了。
錢皇後
英宗本想着多陪着錢氏,不想自己在錢氏死之前故去。因為他知道,隻要他死了,錢氏的日子必定十分難熬。可是,事事難料,就在重登帝位後的第八年,他卻因病過世了。臨死前,仍是對于錢氏的處境十分擔憂,故當衆留下了遺诏。一是廢黜了明朝建朝以來就有皇帝死後妃嫔生殉的制度;二是囑托太子朱見深繼位後要善待皇後錢氏;三便是要求錢氏死後,要與自己合葬。
看着遺诏生效,等到衆人的首肯,英宗才得以瞑目。而這遺诏中的一切都是為着自己這個可憐的皇後做打算。
奈何,英宗臨死前雖布置好了一切。随後繼位的憲宗朱見深起初也是按照父親的遺願在做的。給了錢氏皇太後的尊号,更是淩駕于自己的生母之上。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因着太後周氏的不斷挑唆,以及憲宗寵妃萬氏的離間。導緻憲宗與錢氏的矛盾日漸加深,可以想見,錢氏的晚景是有多凄涼。英宗的那個與錢氏的同葬之約也因為周氏的計謀,而擱淺了。
錢氏雖到死沒有能夠與英宗合葬。但是後世的子孫,感念英宗對于錢氏的情意,便将英宗與錢氏的排位放在了一起,共享香火。也算是另一種補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