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周迅飾演屠呦呦剪輯

周迅飾演屠呦呦剪輯

情感 更新时间:2025-08-27 02:21:11

  成功的婚女背後,可能都有個不拖後腿的丈夫

  周迅飾演屠呦呦剪輯(成功的婚女背後)(1)

  文/晏淩羊

  01

  看周迅演的屠呦呦(片段),很喜歡看她和張頌文演的“丈夫”的互動……

  周迅飾演屠呦呦剪輯(成功的婚女背後)(2)

  她在工作上嚴謹、一絲不苟,在生活上卻是一個低能兒,有點迷糊,甚至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家裡洗衣做飯都是丈夫來做。

  屠呦呦問過丈夫李廷钊:你為什麼要娶我?

  周迅飾演屠呦呦剪輯(成功的婚女背後)(3)

  丈夫回答:我就想當你的小白鼠嘛。

  周迅飾演屠呦呦剪輯(成功的婚女背後)(4)

  當丈夫得知屠呦呦提取的青蒿素要做人體臨床的時候,他知道屠呦呦身體不好,就毫不猶豫地代替她去試藥。

  兩個人沒有什麼山盟海誓,但丈夫對妻子的愛和支持,都在這些細節裡了。

  現實生活中,屠呦呦和李廷钊的互動,比電視裡演的還感人。

  李廷钊與屠呦呦是中學同學,後來他成為一名教授級高工,曾在馬鞍山鋼鐵廠、北京鋼鐵學院和國家冶金部等單位工作。

  周迅飾演屠呦呦剪輯(成功的婚女背後)(5)

  1963年,兩人結婚。那個年代,大多數家庭都還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但李廷钊一點大男子主義情結都沒有。

  婚後,屠呦呦不善于做家務,家中大小事務基本就由李廷钊全包了。重要的是,李廷钊本人也是學霸,也需要賺錢養家,但他還是如此支持妻子的工作。

  周迅飾演屠呦呦剪輯(成功的婚女背後)(6)

  遠離了繁雜的家務事,屠呦呦可以把所有的重心都撲到科研中來。每次屠呦呦出差,李廷钊都會貼心得為老伴兒整理出行需要準備的東西,并叮囑着她一些注意事項。

  這些賢内助才做的事情,他一做就是幾十年。

  屠呦呦獲得諾獎的時候,也都是李廷钊一直陪同着。對此李老也是笑言,“做了一輩子廚師,保姆,臨老還當起了秘書”。

  周迅飾演屠呦呦剪輯(成功的婚女背後)(7)

  02

  之前,我們也講過陳薇的故事。在抗疫英雄表彰大會上,她獲得“人民英雄”稱号。

  她是研制新冠疫苗的大功臣,她和丈夫的故事也挺讓人感動的。

  周迅飾演屠呦呦剪輯(成功的婚女背後)(8)

  1984年,陳薇就考上了浙大學化工,後來又保送清華。畢業後去了深圳一家企業工作,後來因為要去軍事科技研究院買實驗用的試劑,看上了那邊的科研條件,從此發誓要當一個軍人,進入部隊的科技研究院工作。她選擇的研究方向,就是跟傳染性病毒死磕。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可以挽救無數人的生命。但同時,這份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為長期與傳染性病毒打交道,很容易導緻自己也傳染上。非典時期,她帶領團隊趕赴廣州,帶隊研發的“重組人幹擾素ω噴霧劑”被及時送到小湯山醫院。此後,全國共有1.4萬名醫護人員使用了“ 重組人幹擾素ω噴霧劑”,無一例感染。

  周迅飾演屠呦呦剪輯(成功的婚女背後)(9)

  非洲埃博拉肆虐期間,她趕赴非洲,研制出了疫苗。

  周迅飾演屠呦呦剪輯(成功的婚女背後)(10)

  新冠疫情期間,她趕赴武漢,很快就自主研發出檢測試劑盒,大大提升了檢測能力和效率。之後,她又和團隊成員一起建立“核酸檢測—抗體篩查—多重病原檢測”的鑒定鍊條,精準診斷臨床患者感染類型。新冠疫情春節爆發(1月下旬),3月16日她帶領的科研團隊研制出了新冠肺炎疫苗(隻是還需要進入臨床試驗),這個速度可以震驚國際了。她的婚姻故事也讓我心頭一暖。據說,陳薇和丈夫麻一銘是在火車上認識的,丈夫主動找她搭讪,并跑去北京找她。當時,她是清華研究生,而丈夫是青島一家企業的技術工人,兩人條件懸殊。起初,陳薇都不敢告訴父母,父母到北京旅遊,她提前一天把父母要去的景點告訴麻一銘,麻一銘就假扮路人,為他們拍照。一整天下來,都沒能讓陳薇父母看出兩人的關系。麻一銘辭了工作,放棄了青島的一切來到北京。兩人在石景山租了一間隻有十來平米的平房,一張沙發和一個煤油爐是他們當時全部的家當。婚後,麻一銘從來不讓陳薇做家務,他開玩笑地說:“做家務是對陳薇才能的浪費。”陳薇畢業時,已經簽了深圳一家企業的聘任合同,但她又想去部隊發展,很是糾結。麻一銘鼓勵她去追求自己的科研夢想,他認為軍隊單純的環境和嚴肅的治學氣氛更适合陳薇的發展。陳薇工作很忙,幾乎每天都要加班,麻一銘不讓她熬夜,督促她早點回家睡覺。到了第二天早上,麻一銘還會幫她把牙膏擠好,做好早餐才出去上班。

  周迅飾演屠呦呦剪輯(成功的婚女背後)(11)

  在陳薇和她的團隊加班的時候,有時需要加餐或買東西,隻要陳薇一個電話,麻一銘便會趕緊出去采購;陳薇沒有時間參加的外事活動,就由麻一銘代表;陳薇出去辦事,麻一銘就是兼職司機。兩人就這樣在一起生活了20多年,陳薇甚至坦誠地說:“麻一銘已經成為她身體的一部分。”

  03

  女航天員王亞平,去年也火了。

  周迅飾演屠呦呦剪輯(成功的婚女背後)(12)

  她要去太空出差半年,肯定得要丈夫管好家庭和孩子。

  她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80年出生,97年高考時報名參加了招飛考試,成了空軍長春飛行學院的一名學員,一年後獲得獨飛資格。

  畢業後,被分配到武漢空軍運輸航空兵部隊,成了一名正式的飛行員。

  之後,她認識了丈夫趙鵬。2003年,倆人領取了結婚證,但還是異地分居。

  周迅飾演屠呦呦剪輯(成功的婚女背後)(13)

  兩人一年難得見上幾面,甚至同在一處機場,都沒法見面。

  夫妻倆平日裡從不會因為生活瑣事吵架。在家裡,趙鵬是出了名的好脾氣,從來沒跟妻子紅過臉。

  結婚的第6年,兩人想要孩子,但王亞平卻被選入航天員大隊。趙鵬也随調到了北京,當起了她的“賢内助”,洗衣、做飯等家務活全包。

  2013年6月,王亞平完成了“神十”飛天任務。兩人要孩子的計劃,直接被延遲了六年。

  直到2016年,36歲的王亞平才生下女兒。

  在這段婚姻中,男方但凡有點大男子主義思想,兩人可能都走不下去。

  04

  我還有幸了解我國建築大師張錦秋院士的故事。

  周迅飾演屠呦呦剪輯(成功的婚女背後)(14)

  她是梁思成的學生,與同為建築師的韓骥結為夫妻。

  張院士的丈夫在她85歲大壽時都還在說張院士是他的仙女,他來理俗事,讓仙女專注做大事(指的搞中國古建研究)。

  還有吳明珠院士,先後攻克了西甜瓜栽培難關,選育30多個新品。今天我們能吃到甜美可口的哈密瓜,還得感謝她。

  1953年,23歲的她從西南農學院園藝系果蔬專業畢業後,就被分配到農村工作部。但兩年後,她就主動請纓,到新疆吐魯番盆地鄯善縣工作。

  1985年,她辭去領導職務,調到新疆農科院園藝所專門從事甜瓜、西瓜育種工作。

  在她的主持下,哈密瓜實現了南繁北育。南方也可以種植和就近品嘗到美味的哈密瓜。

  而吳明珠能有這樣的成就,也離不開丈夫楊其祐的支持。

  楊其祐說起來還是袁隆平的同學呢,她和吳明珠在念大學時建立了戀愛關系,後來考上了北京農業大學的研究生。

  周迅飾演屠呦呦剪輯(成功的婚女背後)(15)

  吳明珠去了新疆後,楊其祐也即将研究生畢業,他主攻小麥種植,導師想挽留他當助教,西南農學院也邀他回去工作。

  但是,因為吳明珠在新疆,他畢業之後就跑到了烏魯木齊的新疆大學。而新疆大部分地區是不适合種植小麥的

  1958年春節,兩個人買了50塊錢的糖,在鄯善縣舉行了婚禮。

  周迅飾演屠呦呦剪輯(成功的婚女背後)(16)

  婚後,吳明珠依然是個工作狂,甚至生下孩子也沒空照顧。與此同時,她的事業突飛猛進,各項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1985年底,楊其祐被查出胃癌晚期……兩人結婚以來,一直聚少離多。感到時日無多後,楊其祐毅然從新疆大學辭職,調到了吳明珠所在地的農技站工作。

  有時候吳明珠忙得沒時間授粉,楊其祐就跑去瓜地裡幫忙。

  吳明珠内疚自己沒空陪伴得病的丈夫,楊其祐回答:“這是我們共同的事業,我無怨無悔。”

  丈夫去世5天後,吳明珠就回到了新疆農科院,更加忘我地工作。她覺得,隻有幹兩個人的活,才能對得起丈夫。

  周迅飾演屠呦呦剪輯(成功的婚女背後)(17)

  1999年,69歲的吳明珠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成了唯一一位培育西瓜和甜瓜領域的院士。政府給她獎勵了50萬元,她轉手就把錢拿去搞研究了。

  周迅飾演屠呦呦剪輯(成功的婚女背後)(18)

  而兒子、女兒們因為和母親相處時間太短,對她頗有怨念。兒女們說她瓜才是她的孩子,他們不是。

  現在,吳明珠已經得了老年癡呆症,但她記得最清楚的事情就是給瓜授粉。

  05

  看這些故事,我還是蠻感動的。

  這些丈夫們看到了妻子的才華,願意給她們平等和尊重。不拖妻子的後腿,不苛責要求她們“平衡好家庭與事業”。她們有了專注奮鬥的機會。

  你看,一個有才能的女人背後,如果能站着一個不大男子主義的丈夫,那麼,這個有才能的女人往往能為社會做出巨大的貢獻。男人骨子裡的溫柔太重要了。

  一個對女人、對孩子溫柔的男人,一定會對世界溫柔。而我們的世界,終将因為這種溫柔而獲益,或大,或小。

  網友“我是酒窩”說的這段話,我特别贊同:一個人的精力有限,無論男女,如果把精力平均分配到一大堆事務中,那麼往往每一件事都沒辦法專注和鑽研。女性科學家沒有男性那麼多,是因為女性要育兒、家務、以及家裡的一切社交事務。而那些做出偉大成就的女性,都是從傳統女性身份中解脫出來了的,用的“專注事業”模式,而不是“家庭事業平衡”模式。

  真的,每一個能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女性背後,都有一個“賢内助”丈夫。再看看現實生活中那些“幹啥啥不行,拖後腿第一名”的(部分)丈夫們……我感覺我國婦女的解放之路,任重道遠。家務、育兒、女性刻闆印象,成為了壓在女性頭上的“三座大山”……

  其實,真把婦女都解放出來,相當于解放了一半勞動力。這些勞動力中,可能也有很多傑出的人,那麼,我國可能會在各行各業取得更大的成績。

  想想以前回鄉下,一到過年,女人們在廚房忙得焦頭爛額、腳不點地,男人們則呼朋喚友、胡吃海喝,醉了還得女人去伺候,喝酒喝死了還得女人埋。他們胡吃海喝花掉的錢,是女人的數倍,俨然他們對家庭做了多大貢獻似的。可在農村,賺到了大錢的男性是少數,女性承擔了采集、家務工作,對家庭的貢獻度反而更大。我小時候看到這些司空見慣的現象,從沒思考過這對不對。前幾天我爸有個朋友喝醉了給他電話,一秒就把我拉回到那種情景中去,我才突然意識到:從來如此,便是對的嗎?

  這些男人(歡迎對号入座、石砸狗叫)真是讨厭,也真是沒用,老了就更讨厭、更沒用。他們在細節上就做不到尊重女性,沒有“老爺命”卻有“老爺病”。

  明明這些男性們年輕時靠年輕時“好皮相”和“低姿态”獲得一個女人做他保姆,卻非說女人年輕時靠“好皮相”獲得一張長期飯票。哎,可是,做保姆的女人多,夠格做“長期飯票”的男人才是鳳毛麟角。

  因為男人要幹大事,所以他們不能下廚房。

  因為男人要幹大事,所以他們不能帶孩子。

  因為男人要幹大事,所以他們可以經常不做家務也不着家......能幹成大事的,在男人群體中鳳毛麟角。但是,隻要這鳳毛麟角出現了,有些男人就跟着沾光了。一個男人是幹大事的=男人群體都是幹大事的。智商得多低,才會這麼劃等号。對絕大多數男人來說,連下廚房、帶孩子、做家務、顧家這種小事都做不好,能幹成什麼大事?很多男人這輩子幹成的最大件事就是——啃父母、啃老婆、啃兒女或是坐牢。

  老婆若有夢想?他們可能就會想:笑話!女人最重要的事情是相夫教子,你怎麼配有夢想?!

  嗚呼哀哉。

  全文完

  歡迎分享或轉發

  這是最好的鼓勵

  --END--

  作者:晏淩羊,80後,情感專欄作者,新女性主義作者,中國作協會員。著有暢銷書《那些讓你痛苦的,終有一天你會笑着說出來》《願你放得下過往,配得起将來》《願你有征途,也有退路》《我離婚了》《有你的江湖不寂寞——金庸武俠小說的另類解讀》以及兒童繪本《媽媽家,爸爸家》。擁有13年金融從業(管理)經驗,現為廣州某文化信息咨詢公司創始人、某文化傳媒公司聯合創始人。出生于雲南麗江,現居廣州。歡迎關注晏淩羊 微博:晏淩羊~

  PS:圖片全部來源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