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無所争。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争也君子。”
孔子說:“君子不會相争。有的話,也是射箭之類的。相互揖讓而上,下來再一起飲酒。即便是競争,也是君子的作風。”
在這一段,孔子描述君子是如何以禮待人的,而且是從一個比較難的角度。在面臨相争的情況時,要如何符合于禮呢?
一般來說,君子不會去争什麼。君子是這樣的人,志同道合,希望利益社會。君子是相互團結的,君子的目标是一緻的,既然都是希望可以去利益社會,那麼又有什麼可以争的呢?但是,君子和小人之間卻是很可能會競争,乃至于争鬥的。君子是希望利益社會,而小人會因為謀取私利而危害社會。在曆史中,君子和小人之間的争鬥是此起彼伏的。
孔子在這一段所說的,不是君子不與外界争,而是君子與君子之間不會相争。但對于一般的競技,比如射箭、武術之類的,是可以分出高下的。這種良性的競争,有利于相互地提高。而且,君子上場前會作揖,尊重對方,禮貌地對待。然後下場之後,還可以再開心地一起交談飲酒。
君子之間的交往,是純粹的,不帶有私欲妄想,而且是舒适的,相互以禮對待。所以在平時的時候,我們可以從君子的特征來要求自身,使得自己越好地符合于孔子所描述的君子。君子是對于自身的要求,但我們不能夠要求别人也成為君子。我們可以有選擇地與人交往,對待小人則可以敬而遠之。
在這一段,孔子描述了君子之間是如何以禮相待的。這種相處的方式讓人很舒服,平時可以快樂地交談,即便有競技之類的情況,也可以相互尊重,相互切磋。
這一段孔子談到了“不争”。不争在《道德經》中有着更加深刻廣泛的内涵。老子的“不争”,是順道而行的過程。順應本源的“道”,就沒有可争的存在,任何的争也都是違背“道”的。對于不争的内涵,是可以多多地感悟。君子與小人相争,卻也可能是符合于“道”的。
喜歡可以多多學習孔子的《論語》,感謝閱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