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8月29日訊(通訊員 黃華興 譚金才)今年7月中旬以來,藍山縣進入持續晴熱高溫少雨天氣。藍山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采取“六舉措”防旱抗旱保供水,确保人民财産安全,确保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強化水庫蓄水,做好源頭抗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要求在确保水庫防汛保安的情況下,根據每座水庫特點及實際情況,做到應蓄盡蓄,讓每座水庫達到最大蓄水狀态。全縣水庫總蓄水達14043萬方,比往年同期多蓄水兩成以上,為後期抗旱提供了堅實的水源保障,目前水庫平均蓄水率仍有50%以上。
強化旱情監測,綜合分析研判。面對幹旱威脅,縣委、縣政府提前部署,及時召開防旱抗旱工作調度會,要求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防旱抗旱,堅持把奪取糧食豐收、确保糧食安全、保障農村供水作為當前重點工作來抓。強化氣象、水文、水利、農業、應急等部門會商,準确研判抗旱保供形勢,強化各部門配合,完善方案措施,以最大合力尋求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紮實推進抗旱工作全面開展。同時,搶抓有利時機實施人工增雨,8月24日組織2次增雨作業,全縣普降中到大雨,緩解了旱情,效果明顯。
推動抗旱部署,摸清旱情“底數”。藍山縣及時成立抗旱工作小組,夯實責任,明确任務,進一步制定和完善抗旱減災應急預案,健全應急保障機制,确保全縣抗旱工作紮實有效開展。縣水利局、農業農村局、後盾單位及鄉鎮開展“千名水利農技幹部駐村”行動,深入全縣14個鄉鎮,圍繞農戶種糧面積及受旱情況、農村供水保障情況等進行實地調查,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守好群衆生命财産安全底線和糧食安全底線。
科學調配水源,保障抗旱用水。由于藍山縣持續高溫少雨達44天,轄區内山塘水庫水位急劇下降,蓄水迅速減少。為使每一方水發揮最大效益,縣水利部門科學調配水源,調整水量分配計劃,統籌用好各類水源,優化各階梯水量分配調度,盡可能減少山塘水庫出流。同時,加強用水監督管理,督促鄉鎮優化引灌方案,堅持“一把鋤頭”管水,實施錯峰輪灌,避免漫灌。充分利用現有農田水利設施,做好蓄水、調水、保水、增水工作,最大限度提高用水效率。
深入旱情一線,強化督導檢查。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堅持問題導向,組織各部門進一步下沉基層,開展抗旱檢查指導,督導鄉鎮做好水利工程蓄水、村民引水保障和灌區灌溉工作,并就目前供水形勢、供水量進行分析,科學制定保供建議。同時,加密業務指導和暗訪督導頻次,及時幫助基層解決抗旱難題,确保充分發揮水利工程抗旱效益。
樹立抗旱典型,帶動群衆積極抗旱。縣委、縣政府号召全縣上下牢固樹立“抗大旱、抗長旱”的思想,引導、鼓勵廣大農戶積極抗旱、主動抗旱,開展生産自救,樹立抗旱典型。今年來,縣水利局與後盾單位多方統籌資金,投入20餘萬元,對祠堂圩鎮藍屏村水利工程進行重點整修,新建一條引水渠,改建一口蓄水山塘,清理一條灌溉渠,村裡水利基礎條件大大改善。截至目前,有名的曆史“幹旱死角”藍屏村無受旱農田,出現了“幹旱死角”大旱年成無幹旱的新面貌。8月25日,村裡為水利局送上“潤澤藍屏,造福百姓”的錦旗。入旱以來,縣水利部門調配抗旱設備410套,輸水管道2萬米,分配到全縣各個抗旱點,發揮了極大效益。
【來源:紅網永州站】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緻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