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每個孩童,都有自己的秘密基地。
對于蕭紅來說,家裡的後花園,就是她兒時的遊樂園。
這園子,是明亮的,充滿生氣的。裡面的花草樹木、昆蟲和小鳥,都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自在地活着。
"黃瓜願意開一個謊花,就開一個謊花,願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若都不願意,就是一個黃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
就是在這一片自由的天地裡,她度過了自己快樂的童年。
二
等到她四五歲時,她的祖父已經快七十歲了。
她的父親、母親和外婆都對她很冷淡,隻有祖父對她最好了。
等我生來了,第一給了祖父無盡的歡喜,等我長大了,祖父非常地愛我。使我覺得在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夠了,還怕什麼呢?”
後花園,就是這爺孫倆玩耍的地方。祖父拔草、栽花、種菜,她也學着去做。不過卻總是給祖父添亂,不是把剛種上的菜籽踢飛了,就是把韭菜當作野草給拔光了,隻留下一地的狗尾巴草。
祖父看了也并不生氣,笑着跟她講谷子和狗尾巴草的區别。
開心的事情有那麼多,後花園裡總是充滿了笑聲。
祖父戴着草帽,蹲在地上拔草。她就摘了玫瑰花,一朵一朵地偷偷插到祖父的帽檐上。祖父卻渾然不知,隻是感歎今年的玫瑰花開得這麼香。
她跟在祖父後面笑得不行。等到祖父戴着這滿頭的紅花踏進家門,一家人都大笑了起來。祖父摘了帽子,也笑個不停。
“就這樣一天一天地,祖父,後園,我,這三樣是一樣也不可缺少的了。”
三
蕭紅學詩,也是祖父教的。
祖父念一句,她就跟着念一句。雖然不懂得什麼意思,但是卻念得十分起勁。白天黑夜裡,都在喊着背詩,祖父就警告她:
“房蓋都被你擡走了。”
就這樣學了十幾首之後,祖父開始給她講詩。
她才明白,原來“兩個黃鹂鳴翠柳”并不是在說“黃梨”。這句詩本來是她喜歡的,但是她知道說的不是黃梨之後,就不喜歡了。
祖父給她講“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她卻并不能聽明白詩句到底是什麼意思,她隻是想桃花會結果子,而桃子是好吃的。
孩童的世界總是簡單的。
當講到“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時,她并不懂得人為什麼會離開家鄉,也不明白為什麼返回家鄉時人們會認不出來。她問爺爺:
“我也要離家的嗎?等我胡子白了回來,爺爺你也不認識我了嗎?”
年幼的她并沒有想到,自己會年少就愁白了頭發,也不會想到,自己離開家鄉後就四處漂泊。
而那麼可親的爺爺,也終将會被黃土埋葬。
當她在後花園追逐蜻蜓蝴蝶,摘嫩黃瓜吃的時候,不會想到自己會在生命的最後歲月裡,追憶這段珍貴的童年時光。
命運對她是苛刻的,但是,還好曾有祖父的陪伴。
四
蕭紅小時候,還是個小吃貨。
祖父變戲法一樣地,給她做出各種好吃的。
有時候,是一隻香噴噴的烤乳豬。誰家有小豬溺水了,祖父就要了過來,裹了黃泥,燒好了給她吃。
“祖父把那小豬一撕開,立刻就冒了油,真香。我從來沒有吃過那麼香的東西,從來沒有吃過那麼好吃的東西。”
有時候,是她最愛吃的烤鴨。鴨子掉到井裡,祖父就撈出來,用黃泥裹上,用同樣的方法烤制。
祖父總是看着她吃,然後等她吃剩了再吃。
祖父做的烤鴨太好吃了,所以她總是試圖把鴨子趕到井裡。祖父看到了,寵溺地把她抱起來,說回家抓個鴨子烤給她吃。
可是她卻總覺得,鴨子落了井裡,才好吃呢。
五
冬天,後園就封了起來、
她又找到一個好玩的地方,那就是兩個小後房——用來當作儲藏室的小黑屋子。
裡面有裝滿“寶物”的大箱子,有各種各樣好看好玩的東西:香荷包、藍翠的耳環或戒指……
甚至翻出一把小裾子,她都能當個寶貝一樣随身帶着,到處鋸鋸,吃飯的時候也拿來鋸鋸饅頭。就連做夢的時候都要喊“我的小鋸哪裡去了”。
什麼對孩子來說,都是有趣的。一塊圓玻璃,在太陽底下,可以把煙點着。一塊鐵片,上面有個小窩,祖父卻能拿它砸榛子給她吃。她覺得:
“這該多麼使人歡喜,什麼什麼都會變的。”
被人遺忘的儲藏室,變成了孩子的另一個樂園。
她在裡面玩耍着,把她覺得有趣的東西拿給大人們看。
這被遺忘的舊物,被翻了出來,勾起了大人們的回憶……
六
祖母去世了。
可那時,蕭紅卻并不懂得什麼是死亡。依然在後花園裡玩耍着。那天下了大雨,她把缸帽子頂在頭上遮雨。這缸帽子很重,她踉跄着走進了屋子,喊着祖父,要給他看自己的新帽子。
卻被父親一腳踢到地上。
大人們忙着辦喪事。她便跟着小同伴一起去了外面。幼小的她第一次走那麼遠的路,其實也不過是走了半裡。她看到了河水,和河對岸的榆樹林。
她看着遠方,在想:
“是不是我也可以到那沒有人的地方去看一看。”
遠方,總是能讓年少的我們無比地好奇。
等到大了,真的去了遠方,我們才明白何為漂泊。
一心書屋,一心讀好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