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離别
文/春曉
多年前,與表妹一起去站台送先生,我穿着白色連衣裙,用表妹的話說:那天的我就像墜入凡塵的仙子,美得不可方物。
彼時我與先生新婚燕爾,卻因為兩地分居而不得不一次次面對離别。微笑着送走先生,回頭看到表妹錯愕的表情,我有點不明就裡。表妹感歎我如何做到如此淡定和稀松平常地面對離别!她擔心我會哭,結果我沒有哭,她卻差點哭了!因為實在不忍心看我一個人面對先生走後接下來漫長的日日夜夜!我笑了:離别隻是暫時的,今日的離别是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
我十多歲就走出家門,在離家五公裡的鎮上住校讀書,讀完初中讀高中,在鎮上度過了七年的中學時光。十九歲時我獨自一人離開家鄉,去了更遠一點的金城蘭州讀大學,畢業後留蘭工作,在蘭州前前後後一共生活了五年。那時的離别大抵是,随着年齡的漸長,離家的腳步也越來越遠!好在蘭州離家鄉隻有半天的車程,我對那樣的離别沒什麼感覺,因為隻要願意,随時都可以來一場說回家就回家的旅行!
後來随愛人來到了離家鄉千裡之外的京城,回家就變得困難了起來。但即使再遙遠,因為家中尚有八十歲高齡的父母雙親,所以我盡量争取每年至少回家探親一次,這時候,離别對我,有了濃濃的傷感和無奈!
父親八十四歲那年回老家過年,返京的那天适逢下雪路滑,我們走得比較早,由于擔心天太冷父親起來會着了寒氣,我們走的時候悄悄地瞞了父親。缺少父親的送别,我多少有點遺憾和怅然若失,因為習慣了他的每次到場!後來聽母親說,父親起來發現我們沒打招呼就走了,史無前例地發了好大的脾氣!我的眼淚瞬間決堤般傾瀉而下。對不起,我親愛的父親,是女兒考慮不周,沒想到為女兒送行在您心裡這麼重要,這麼嚴肅,這麼隆重!此後每一次回家,我都是在父親依依不舍的目光注視下離開家,離開摯愛我的親人,離開這片貧瘠但卻讓我無比熱愛和眷戀的土地。
父親八十五歲那年,我離家,那時候父親身體尚可,一大早,哥哥用三輪車送我去鎮上坐車,父親拄着拐杖跟着我們走了很遠的路,他總是那個送我最遠的人!我拐出村口還能看到他茕茕孑立的背影,好孤單!好凄涼!好心酸!伴随着的,是那刻在骨子裡的、深沉的父愛!
父親八十六歲那年,由于我女兒半年後高考,盡管當時父親身體不是太好,但為了不影響孩子高考,我狠了狠心,例外的那年沒有回家陪父親過年。過完年聽說父親身體每況愈下,我慌了神,立即打點行裝,請假專程回家去看望和陪伴父親。
一年沒見,父親瘦了很多。尤其近半年,父親被可惡的肺病折磨着,吃不好也睡不安穩。母親、哥哥、嫂子、大姐、二姐都輪流陪護過父親,并親眼目睹被病痛折磨的父親。面對疾病,作為親人,我們都有一種不能分擔、不能替代,隻能眼睜睜看着、痛着卻無能為力的無助感。我從沒經曆過這樣的場面,心裡又急又怕又痛,為父親!
可是在我回去的一個禮拜時間裡,父親除了有一次吃壞肚子不小心拉了一褲子再沒犯過一次病。那時候天還很冷,為了防止父親感冒,在為父親換下弄髒的衣物後,我以最快的速度為父親擦洗完身體,轉身背起幹瘦如柴的父親就往有火爐的房間跑,速度快得連父親都沒有搞清楚,這一次為他盡孝的,是他最愛的幺女!
安置好父親,我三下五除二,為父親清洗了被他弄髒的衣物。盡管當時母親一個勁兒地揮手制止:扔了吧!扔了吧!我第一次沒有聽母親的話,而是仔細地、認真地為父親清洗起了衣物。我怎麼舍得放棄這唯一一次如此親近、真實地伺候父親的機會!我隻想像他對我小時候那樣:耐心、溫和、毫無保留地對待他,無論多苦多累多髒都不厭煩、不嫌棄!
那段日子,父親難得安穩地度過了七天。我不知道那七天父親是怎麼做到沒有在我面前犯一次病,他一定知道我從小就膽小,所以才強忍着沒有發作,沒有讓他的病吓着我。至父親走,我沒有見過一次他被病痛折磨時的樣子,父親用他的細膩和隐忍成功地保護了他這個膽小懦弱的幺女!
在我回家的那幾日,他像一個健康的、正常的人,随時随地陪伴在我左右,我在哪他跟到哪,或者說他在哪我就陪在哪,我一步也舍不得離開他。我們父女兩人雖然交流不多,但這種無言的陪伴溫暖、踏實又讓人安心!我真的好想就這麼一直陪父親到地老天荒呵!可惜相聚的日子實在是太短了!
為了所謂的生計,為了不影響工作和孩子高考,我不得不再一次告别父母,踏上返京的征途!
北方的早春,太陽還來不及褪去寒意、把溫暖撒向大地。天微微亮的時候也是一天中最寒冷的時候,縱使我再不舍也不得不告别了。
父親站在大門框處,微微佝偻着身子,手裡拄着拐杖,瘦弱的身體在寒風中瑟瑟發抖,那身影如此醒目,如此單薄,如此傷感!他無限依戀地、不舍地目送着我,我卻沒有勇氣再多看他一眼。眼淚在眼眶裡不争氣地打轉,我怕被父親看到,看到我的脆弱我的留戀我的不舍,我怕我的眼淚灼傷我也灼傷父親!
終于不得不再一次面對離别,我狠了狠心,轉身離開了父親。遠遠地,我看到他往我身影消失的地方踉踉跄跄地緊走了幾步,終于有些虛弱地停了下來,右手慢慢地舉起來,對着寒冷的空氣徒勞地揮了揮,最後無力地垂了下來。之後,就那麼長久地、怔怔地注視着我遠去的方向!
那是我對父親送别的最後記憶!也是最永恒的記憶!直到今日回家,臨出門我都會無限依戀地看看門框處,看看當年父親最後一次為我送别的地方,心裡癡想着那裡是否還站着他,站着那個單薄、瘦弱、執拗、慈愛的父親,在深情款款地送他的幺女!而且我相信在天國,父親也一定在我看不見的地方,遠遠地、哀傷地、無望地看着我,看着我每一次的奔波和别離。他也一定感覺得到,這麼多年過去了,我依然對他心存深深的思念和熾烈的愛!
一直天真地以為老天會給我機會,給我與父親再見一面的機會!也曾度日如年地希望時間過得快一點,再快一點,希望孩子高考馬上結束,隻要高考一結束,我一定第一時間背起行囊,沖回家去陪伴我的父親,去為父親再過一次生日,再盡一回做兒女的孝心!
可惜如果永遠是如果!我沒有等到幸運的降臨,沒有等到再見到父親的那一天!二零一八年農曆四月初二,距離我父親八十六歲生日五十一天,距離我女兒高考六十五天,我親愛的父親選擇在那一天永遠地離我而去了。
他走了,把無盡的思念留給了我,也把無盡的遺憾和悔恨留給了我。
站在時光的隧道裡回眸凝望,如果一切可以重來,那年,我一定會選擇回家陪父親過年,一定會回去多陪他幾日,管它什麼高考,管它什麼紀律,管它什麼工作,這些身外之物與我親愛的父親相比,統統都不重要!我也一定會為他再端一次尿,再擦一次身子,再洗一次衣服,我不怕髒不怕苦也不怕累,隻怕,我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
長長的一生中我們會經曆無數次離别!與同事,與朋友,與愛人,與親人,與孩子。年輕時候的離别是小情小調,是享受是期待也是生活必不可少的調味。等到上了年紀,離别是傷感是失落,是揮手後的不可預測,是離開後的生死兩茫茫。
隻要還有機會,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相聚和離别!珍惜與親人朋友的每一次相聚!以愛之名,好好相處,彼此相親相愛,相憐相惜,因為你不知道哪一次離别就會成為生命中的永不相見!那将會成為你未來歲月回憶裡永遠揮之不去的遺憾和傷痛!
(2022年9月14日)
【作者簡介】春曉,原名朱曉春,女,1975年2月出生于甘肅鎮原,現就職于北京某研究所。閑暇時從事業餘寫作。黃土高坡的大風造就了我的俠骨,隴東高原的豔陽熔煉了我的柔情,父老鄉親的教導塑造了我的風儀,生活的艱辛磨煉了我的堅韌,終有了自己的風骨:自尊、自愛、自強不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