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道韫詠雪留下的印象?劉義慶(403-444),南朝宋宗室,封臨川王,任侍中愛好文學,“招聚文學之士,近遠必至”諸多文士皆從其左右著作以《世說新語》最為世所重,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謝道韫詠雪留下的印象?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劉義慶(403-444),南朝宋宗室,封臨川王,任侍中。愛好文學,“招聚文學之士,近遠必至。”諸多文士皆從其左右。著作以《世說新語》最為世所重。
《世說新語》是劉義慶和門下文士博采衆書編纂潤色而成的一部志人小說集。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三十六篇。記述了漢末至東晉士大夫的言談、逸事,較全面地反映出當時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它“記言則玄遠冷隽,記行則高簡瑰麗”。語言精煉,隽永傳神,對後世筆記文學影響很大。
書中有不少故事,成為後代戲曲小說的素材,如“周處除三害”“溫峤娶婦”“望梅止渴”“曹植七步成詩”等。也有不少故事成為後世詩文常用的典故,如“謝女詠雪”“子猷訪戴”“新亭對泣”等。
我們來看看有“詠絮之才”的才女謝道韫。
“謝太傅寒雪日内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将軍王凝之妻也。”
這篇《詠雪》描寫的是東晉謝安與其子侄輩們在一個下雪天的一段即興對話。勾勒出紛紛揚揚的下雪天,謝家子女在謝安的指點下,分别用比喻來形容雪。展示了古代家庭生活輕松和諧的畫面,贊賞謝道韫的文學才華,流傳千古,成為一段佳話。
“謝太傅寒雪日内集,與兒女講論文義。”文章第一句交代詠雪的背景。東晉的謝氏家族是個赫赫有名的詩禮之家,謝太傅即謝安。在這樣的家族裡,遇到雪天無法外出,才有“講論文義”的雅興。召集人兼主講人是謝安,聽衆是“兒女”(子侄輩)們。
接着寫主要事件詠雪。不久天氣發生了變化:“俄而雪驟”,之前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變成了紛紛揚揚的鵝毛大雪。這使謝安很高興,他于是“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一個是謝朗說的“撒鹽空中”;另一個是謝道韫說的“柳絮因風起”。謝安對這兩個答案的優劣未做評定,隻是“大笑樂”而已,十分耐人尋味。
我們看這兩個比喻,顯而易見謝道韫的比喻更勝一籌。為何呢?柳絮,作為春時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風而起,飄忽無根,滿天飛舞的特征。用柳絮形點明當時的“雪驟”之景,而“因風起”更指出雪花随風飄舞,漫無邊際的自飄飛的特點。由此來看,雪花比作柳絮,十分傳神。再看“撒鹽空中”的比喻,鹽在空中撒,重重地下落,呆闆沉重無美感可言。而比作柳絮,一掃凝滞沉重之感,因風而起,漫天飄飛,大自然的美顯而易見。而且柳絮飄飛是春暖花開之時,冬季的景,以春季暖景寫出,更富有詩意。
作者雖沒有表态,卻在最後補充交代了謝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将軍王凝之妻也。”表明他欣賞謝道韫的才氣。謝道韫是謝太傅即謝安的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後來嫁給了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也是晉代的書法家,他善草書、隸書。曾任江州刺史、左将軍、會稽内史等。交代這些,其實就是在暗示謝道韫的不凡,作者對其才氣的欣賞。
謝道韫被譽為“詠絮才”,後代也因此把有才華有智慧的女子稱為“詠絮之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