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方便我爸媽日後幫忙接送女兒上下學,就在學校旁買了套房,戶型不大,建面82㎡,套内61㎡(這該死的得房率……)。
為了讓室内空間盡可能寬敞,讓父母居住的更舒适,我也算是絞盡了腦汁。我希望能夠通過我的分享,抛磚引玉,給大家一些借鑒與參考。
之前已經發布過主卧與兒童房的專題了:
「主卧篇」↓
「兒童房篇」↓
今天來分享下廚房的設計。交房的時候是個封閉式的廚房,本來就不大的廚房顯得更加的逼仄。
還好長春的燃氣公司并不強制要求廚房封閉,所以我義無反顧的做成了開放式廚房 石膏闆吊頂,好處太多了:
①采光上
讓空間變得更加通透,采光性更好。
②美觀上
讓家裡邊凸顯出更加明确的整體感,多了一份有序美。
③互動交流上
開放式廚房能讓人邊聊天邊烹饪美食,邊照顧小孩邊享受美食。
但是無論是開放式廚房還是石膏闆吊頂,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油煙!
由于中國的烹饪習慣和國外有着巨大差别,經常有炒,煎,炸等習慣,油煙一定少不了,中國式油煙也成為了世界級難題。做飯時嗆的人難受。而且時間久了,到處油乎乎的,衛生很難打理。
為了采用開放式廚房設計的同時又能保證不被油煙問題困擾,我也是做了許多的功課。
其實随着技術的進步,油煙問題已經不像曾經那麼難纏,集成竈完全可以很好的解決。利用微空氣動力學原理,把污染源和外部環境進行隔離,将油煙和蒸汽在未擴散前吸走,一般的集成竈吸油煙率可達到95%以上。可以說是目前市面上從原理上來講吸煙效率最高的一種,一般15m³/min的風量即可達到頂吸式油煙機20m³/min的吸煙效果,降低能耗的同時,噪聲更小。
這是我裝修的第四套房子,說來也巧,前三套分别使用了集成竈、側吸和頂吸,實際使用下來,确實是集成竈更穩妥些,所以這次也是選擇了集成竈。
由于集成竈油煙下排,管道需要從地櫃走,所以為了減少對下櫃空間的占用,集成竈離煙道越近越好。一般情況下,廠家會建議預留至少20cm的安裝操作空間。我也是極限安裝了,成活之後的距離實際保持在了20cm以内。
其實這個距離還有壓縮的空間,10-15cm都是可行的。比如我家這個就是煙管已經壓縮到極限了,如果換短煙管的話,距離還可以再縮短。不過相應的,操作空間的縮小,師傅幹活會比較别扭,從止逆閥處的玻璃膠的慘狀就可以想象師傅當時是有多崩潰。
我最後買的不是傳統的集成竈大牌,比如火星人、森歌之類的。而是凱度的旗艦機型XM集成竈,退差價之後不到一萬。
其實集成竈選購關注點無非就三個:煙機功能、竈具功能、集成功能(消毒櫃、蒸烤箱等)。
在集成竈行業,凱度算是個新玩家,但是在蒸烤箱領域,卻是國内數一數二的存在。從市場大環境來看,目前擁有自主研發能力的蒸烤箱品牌有美的、西門子、松下、凱度、西屋(前期代工,後期自己生産),以及專業代工廠廣東天倬。從市場占有率來看,美的、凱度和天倬、安佳衛廚四家工廠占有率基本達到8成以上,蒸烤箱工廠以這四家為主。
我選擇這款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是行業少有的微蒸烤功能集成竈,而目前其他競品,大部分還停留在蒸箱階段,蒸烤功能也是從20年才開始研發。
顧名思義,微蒸烤一體機就是将微波爐 蒸箱 烤箱的功能整合到一台機器上,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①原來需要買三台機器,現在隻需要一台,大幅節省空間,對于小戶型非常友好;
②由于微波功能的介入,進一步提升了烹饪效率,而且豐富了烹饪模式,适配的使用場景也更加豐富。
但是微蒸烤的門檻卻非常高,之前我曾深入對比過市面上的十餘款微蒸烤一體機并發布了萬字長文。
全網搜索:「2021年萬字盤點」微蒸烤一體機選購攻略及推薦清單,即可閱讀
目前市面上能夠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微蒸烤:變頻 上下烤 熱風 精确控溫的,隻有美的和凱度。
所以凱度能夠将微蒸烤技術應用到新推出的集成竈品線上,還是很讓我驚喜的,而且價格相比競品還要便宜。
關于風量,在噪音可接受的情況下,我的選購建議如下:
我選的這款凱度XM,巡航風量可達到17m³/min,最大(爆炒)風量可達19m³/min,淨煙率99%,遠高于上表的推薦值,性能冗餘更從容。
目前市面上普遍參數:風壓≥250Pa,最大靜壓≥350Pa;凱度XM做到了風壓≥300Pa,最大靜壓≥400Pa,也是行業一流水準。
擋煙闆可輕松取下進行清潔;
大面積黑晶玻璃,一抹即淨;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錦上添花的配置,比如:煙竈聯動、語音/手勢控制、智能/app遙控、升降功能等,可按需進行選擇。
凱度XM還在頂部設計了一個超大恒溫加熱置物台,可保持70℃恒溫,可以把做好的飯菜放置在上面進行加熱/保溫。
先附上櫥櫃的圖紙,然後再依次講解:
由于廚房寬度有限,無法做常規U型櫥櫃。
不過還是盡量做成了“J型櫥櫃”
下櫃内部是燃氣表;
由于水槽左側為煙道及下水管台面空間有限,因此右側多出的這一截台面剛好方便放置備菜食材及碗碟等。
沒有将右側地櫃做的太長的原因是為了不影響集成竈下部蒸烤箱的開合和取放。
吊櫃的話全部進行了加高通頂設計,避免頂部積灰成為清潔死角;
可以說容量超大,根據物品的使用頻率由低到高進行收納。
層闆為活動式,可以根據情況來調整層闆間的距離。
隐藏式把手,可以讓櫥櫃外部看上去更簡潔協調,是我喜歡的風格。
關于收納的技巧我就直接附上《小家越住越大》裡的幾張圖給大家參考了;
由于這套房是給父母居住,所以除了水槽區,下櫃全部設計成了抽屜。
至于抽屜的優點我就不贅述了,還是直接貼圖了。
結論就是:有條件要用抽屜,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用抽屜!
如果預算不夠的話,我之前也出過一篇DIY視頻:「教你省錢DIY:70cm長的櫥櫃抽屜,我用50塊就搞定了!」
03.燈光/插座設計①水槽燈廚房主燈一般在廚房頂部,但我們洗切料理是對着櫥櫃或牆壁的。這是身體會遮擋光線,使得身前食材被籠罩在陰影下,洗碗同理。這也是為什麼推薦水槽燈與櫥櫃燈的理由。
這時采用防水石膏闆吊頂的好處也體現出來了,在相應的位置加個筒/射燈就好啦。
筒燈距離吊櫃30cm,型号:西頓12501K-D代,功率7w,色溫4000k,光束角100°。
櫥櫃燈分為櫃内及櫃外兩種,櫃外的主要固定在吊櫃底部,原因上文已經說了。
我是直接在全屋定制處做的,價格相比來說還算實惠,燈帶65元/米,變壓器70元/個。
還有一種是櫃内的櫥櫃燈,主要是用來補充照明的,可以使用充電式智能感應燈。
還有一種更便宜的替代品——鉸鍊燈;
先附上電位清單:
櫥櫃台面上方設計了四聯框插座面闆,治愈強迫症。兩個五孔一開,一個用來控制櫥櫃燈,一個用來控制插座本身,這樣使用電飯煲就不用頻繁插拔插頭了。考慮到廚房的小家電較多,所以又配了兩個七孔插座。
安利下我家的這個開關,立維騰新出的夏威夷系列,玻璃面闆,質感一流,不怕刮擦,打理方便,渠道價入手,超實惠。
第一套房子用了雙槽,這個我悔的呦,洗個鍋都得露一半在外面,另一個槽常年堆滿碗盤,超級不實用。後來的房子就清一色使用大單槽,這次也不例外。
強烈安利我家的這個水槽,小米有品買的美仕傑水槽,絲毫不遜于以人性化見長的日本水槽,價格還實惠。
台下盆最大的好處就是方便打理,台面上的濺水和雜物可以直接抹到水槽裡,不留清潔死角。深度也比一般的水槽要深,避免洗碗的時候發生飛濺。
最巧妙的就是這個台階設計;
附贈了一塊砧闆和瀝水籃,可以直接放置在這個台階上,并随意滑動。
左邊砧闆切配;
右側重洗瀝水,方便快捷。
完美的解決了我家切配區空間局促的問題。
相同的台面占用,更大的空間利用。
砧闆雙面設計,一側為食品級304不鏽鋼,一側為竹闆,可以将生熟食材分隔使用。
邊緣采用了小R角設計,保證美觀的同時,清潔也更容易,并且增加了水槽的利用率。
采用拉絲工藝,抗污防劃,X導流線設計,快速導流防積水。
這個提籃的設計也很妙,
按下即為蓄水模式;
上提即可排水。
并且加厚防冷凝層和EVA隔音防護層。
标配的抽拉龍頭,我這個安裝也算是很極限了,緊挨着排水管。
具備兩種出水模式;
一鍵即可完成切換,這種抽拉龍頭 大單槽的組合真的是超實用。
為了用上燃氣熱水器,我也是用了洪荒之力了,光約燃氣公司和熱水器廠家上門勘查現場就三次,由于燃氣公司要求的各種安全距離與施工規範對于我這個小廚房實在是太難了……
最後實在沒辦法,還好我是頂樓,直接付費移表了。
然後又不允許燃氣表與分水器、水槽做到一個櫃體了,所以也變相逼着我做成了J型櫥櫃,誤打誤撞還挺好用的(原因上文有講)。
降表之後終于騰出足夠的位置安裝燃氣熱水器了。
我選的是做燃熱的老牌子萬家樂,産品質量和口碑還是挺不錯的。
全玻璃面闆,抗污抗腐蝕,不怕變色。相比一般的熱水器,我覺得顔值還是蠻高的,明裝的話這點還是挺重要的。
内置增壓泵,對于這種頂樓的還是很必要的,宣傳最高增壓可達80%,這個無從考證,但是從用水高峰龍頭的出水來看,确實好了一些。
五重恒溫設計,告别反複調試水溫。
零冷水設計,有無回水管均可安裝。
但是沒有回水管的零冷水安裝方案,會出現沖馬桶的水也是熱水的情況,用熱水沖馬桶也太土豪了吧。
因為我是新房裝修,所以直接做了回水管,通過熱水器内置的循環泵,讓水管中留存的冷水預先巡航加熱,解決浴前冷水段。
并且設置了三重熱力巡航模式,适應不同使用場景。
水槽下預留了插座,用來後續安裝垃圾處理器和淨水機,而且裝修的時候預埋了一段從水槽至餐桌位置的水管,内穿了一根二分管,用來連接淨水機和管線機。
如果說廚房還缺什麼電器的話,應該就是洗碗機了,實在是沒有地方安裝了,好在父母說他們本身也用不習慣,不安也就不安了。
整體來說,我對廚房的設計還是挺滿意的,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如果有什麼需要交流的,歡迎評論區留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