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堿體質是僞科學?“想要身體健康,就得使身體保持堿性環境”,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酸堿體質是僞科學?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想要身體健康,就得使身體保持堿性環境”
“高血壓、糖尿病、心髒病?都是酸性體質惹的禍。”
“想抗癌,多吃堿性食物!”
相信以上的這些話,大家生活中一定聽得不少,朋友圈、家庭群也轉過不少。總感覺,生活當中的所有病,都總能夠以一句“酸堿體質”來概括。那麼這個“酸堿體質”究竟是真還是是假?最近終于有了定論。
羅伯特歐陽——酸堿體質理論的創始人,曾經一口氣寫過4本酸堿體質的概念書。但是就在11月2日,美國聖地亞哥的法庭下了判罰,羅伯特歐陽被罰賠償一名癌症患者1.05億美元,昔日所謂的理論大師當庭認罪,其一直推崇的“酸堿體質”說法自然也是一堆謊言。
這樣的僞科學,為什麼能夠欺騙人們那麼多年?
究其理論本身而言:相比于其餘複雜的醫藥學知識,酸堿體質理論來得更為通俗易懂。但是更為關鍵的是,近年來,不少的醫生,甚至某些科普類書本也為其做過“推薦”。
例如,新世紀出版的《十萬個為什麼》當中就曾經這麼寫道:“相對而言,呈酸性體質的人力量較弱,手足經常發涼,易患感冒,傷口不易愈合。因此,我們應注意調節飲食結構,平衡食品的酸堿性。”
社會上不嚴謹的科學傳謠,再加上不良商家為了宣傳所謂的保健品,而大肆宣傳“酸堿理論”,令到這一僞科學得以“一傳十、十傳百”。在這一大環境下,普通市民想要分清其理論的真實性,那真是難上加難。
這一僞科學,它到底“僞”在哪裡?
其實食物的本身,真的有酸堿之分,常見的酸性食物有豬肉、雞蛋、魚等;而常見的堿性食物多為水果、蔬菜、堅果等。
但是食物本身的酸堿度,和我們人體根本不存在任何的關系。人體自身是擁有一套強大的生理緩沖系統,會使得機體的酸堿度一直維持在7.35-7.45之間,所以你無論是吃酸性食物還是堿性食物,都足以改變人體自身的酸堿度。
所以,那些妄想通過調節人體酸堿度而達到抗癌效果的保健品,都隻是“坑錢”的手法,以後真的别再信了。此外,對于那些長期鼓吹這一僞科學理論的專家們,也是時候掀開他們的真面目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