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故事也是一段很有名的梨園轶事,相信很多朋友也聽過。
沒錯,又是在天津,哈哈,天津的戲迷原則性是很強的,任你多大腕兒,唱不好就嗵,你唱的好了又馬上回轉叫你好。譚富英演四郎探母《坐宮》最後的嘎調"叫小番",大家知道,任何人把這個嘎調唱好了,必得滿堂彩。其實,這并不全憑嗓子好,要使滑音,用點技巧,就能扶搖而上了;以譚富英嗓子之好,是綽綽有餘的。那一次,譚富英也不知怎麼緊張了,嘎調沒有上去,台下立刻報以倒彩,有一小部分人竟離座而去,好像他買一張票,就為來聽這一句"叫小番"似的。譚富英嘎調沒有上去,當然心中慚愧惶急,于是從"出關"一場起,加倍賣力,每一段、每一句唱都卯上,而留下來的大部分觀衆就有福了。
從此譚富英視《探母》為畏途。而天津觀衆就奇怪了,你如果認為譚富英《探母》的嘎調上不去,不好,那你可以不去聽啊;卻又不然,一貼《四郎探母》,即使加價,必要滿座。嘎調上不去,叫倒好,走人;但是,下次《探母》還買票去聽。在觀衆與戲院的壓力之下,譚富英是每次非唱《探母》不可,而"叫小番"成了他的心病,唱到這裡,心情必然緊張,而必然上不去,必然落倒彩,下面的戲必須特别賣力,每次唱完《探母》,就過分勞累啦!後來,總算在天津幾位愛護譚富英的朋友策劃之下,把這個問題解決啦,卻也費了一番組織功夫,動員許多人力。方法是:在演《探母》這一天,預先在樓下前排、中排、後排,和樓上前排與後排部分,各買了幾十張票。在譚富英唱到"叫小番"時候,"小"字剛開口,埋伏人員就立刻一齊大聲喝正彩,叫好。這"番 "就在如雷彩聲中唱出來,上去也好,上不去也好,都埋在彩聲裡,一般觀衆都聽不出來,以為這次真上去了,也跟着叫好兒。事實上,那晚上富英的"番"字上去了,不過稍為勉強一點。但這是"叫小番"第一次沒落倒彩,他心理上的威脅解除了。此後再唱,不用護航人員,"叫小番"也平穩過關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