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楊萬裡寫夏日西湖風光

楊萬裡寫夏日西湖風光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1 21:19:49

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看見美景最多隻是感歎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是對于詩人們來說,一草一木可能都散發着詩意。李白舉頭望月便思念滿溢寫下“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蘇轼看廬山便能領悟到“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而王安石登頂飛來峰也心有所感寫下了“不畏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這些都是詩人們眼中的大自然。

楊萬裡寫夏日西湖風光(楊萬裡看見一座山峰悟此詩)1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首因自然之景寫出的哲理詩,詩名《曉行望雲山》,來自宋代詩人楊萬裡。雖然就詩的成就來說大家普遍認為盛唐是巅峰,但是宋代文人其實在詩的造詣上也頗為不俗。不過與唐詩大多以抒情為主不同,宋詩更注重以詩說理,就像開篇提到的蘇轼和王安石的詩作一樣。如果說唐詩是“見山還是山”,那麼宋詩更像是“見山不是山”。

一日,楊萬裡清晨走在山路上,悟出了這首詩,全詩雖通俗易懂但卻充滿着哲理,最後7字被不少人當人生箴言。下面就來和筆者一起走進這首無一生僻字,卻發人深省的佳作。

楊萬裡寫夏日西湖風光(楊萬裡看見一座山峰悟此詩)2

《曉行望雲山》

南宋.楊萬裡

霁天欲曉未明間,滿目奇峰總可觀。

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

詩的首句就交代了當時的天氣和時辰,天氣晴朗,将欲破曉。單獨看這一句并不出奇,但它卻為後文埋下了伏筆。第二句則是描寫詩人登山路上的看見的遠景,放眼望去,目之所及都是隐隐約約的“奇峰”,“總可觀”3字正是呼應了首句的“未明間”。而這裡的“奇峰”描寫的并不僅僅是山峰,還有另一種景物,我們接着往下看。

楊萬裡寫夏日西湖風光(楊萬裡看見一座山峰悟此詩)3

詩的後兩句從前兩句的交代天氣和描寫景象上筆鋒一轉,轉而描寫詩人的疑惑和答案。本來詩人正看着“滿目奇峰”,突然間發現其中有一座山峰突然長高,令他一驚。等他再細細去看,方才知道原來剛才所見之“滿目奇峰”,其中還有一些是天上的雲,因為天色還未完全破曉,所以才有這樣的錯覺。于是詩人不由地感歎,原來那些巋然不動的才是真山,而那些“忽然長”的都是濫竽充數的雲。

楊萬裡寫夏日西湖風光(楊萬裡看見一座山峰悟此詩)4

這首詩看似簡單,但卻寫得妙趣橫生、深入淺出,而這也是楊萬裡詩的一貫風格。詩人用山與雲的對比,寫出了自己眼中的真與假。雖隻有短短28個字,卻道明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值得我們一讀再讀。人之一生,會遇到很多情況,有些時候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難以分辨,正像詩人看見的雲山霧繞。所以當我們觀察世間萬事萬物之時,切不可隻是簡單看到表象,而不去深究其背後的真實和本相。隻有細心體察,才能撥開雲霧見真山。

楊萬裡寫夏日西湖風光(楊萬裡看見一座山峰悟此詩)5

scenics - nature in Kempston

白居易曾寫過一組《放言五首》,其中有一句“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詩魔的觀點是真真假假有時候是要交給時間去分辨的。楊萬裡這首詩雖然沒有直接點明時間的重要,但通過”霁天欲曉未明間“等描繪時間的語句,也體現出了同樣的意思。這首哲理詩大家喜歡嗎?歡迎讨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