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吃拌粉一定少不了瓦罐煨湯還是喝瓦罐煨湯一定少不了來碗拌粉?
我所看到的南昌人總是兩者兼有,3元一碗的拌粉嗦上一口,再喝上兩口皮蛋肉餅湯,一遍又一遍重複着。“滋溜”一聲一大口粉,伴随着蘿蔔幹和花生米的脆響,路邊的小販都各自占好了位置,等待着清晨的第一縷陽光。
南昌不大,有名的景點扳着手指頭就能數清,可是在這大街小巷中,卻遍布大大小小的拌粉店,實在配得上“三步一拌粉,五步一瓦罐”的美譽。拌粉其實是用晚稻米經過浸米、磨漿、濾幹、采漿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的,隻是這種米粉更具有韌性,久煮不化。
第一次看到拌粉是在上班的路上,一個中年婦女推着三輪車,打着江西拌粉的名頭叫賣着。隻是路上灰塵實在太重,雖然多次遇見,卻始終沒有買上一碗嘗嘗。第一次吃拌粉是在南昌一個老舊的菜市場,名字都已經記不清了,聽老闆說他們已經在這裡開了二十年了,以前主要是母親在做,現在他和老婆一起,母親也會在這邊幫幫忙。店門口放置了一口大瓦罐,這似乎是每一家賣瓦罐煨湯和拌粉的标志。在外地甚至不需要招牌,隻放上一口大瓦罐,食客們也都知道這家準是賣江西菜的。大瓦罐的底座積了不少的灰塵,看得出有些年代。要了一份拌粉,再想要一份煨湯的時候卻被琳琅的種類迷惑的不知該喝上一罐什麼,老闆推薦了一罐“皮蛋肉餅湯”。皮蛋熬的湯倒也是喜歡喝的,特别是在夏天,将皮蛋切瓣、黃瓜切片,鍋裡放上小塊豬油,放幾片姜,将皮蛋稍微煸炒一下,待起虎皮,便倒入開水,撒上些鹽和白胡椒粉,熬煮兩分鐘,放入黃瓜片,一碗清香鮮美的黃瓜皮蛋湯便大功告成,這也是我學習烹饪最初最喜歡做的一道菜,看着鍋中的湯汁一點點變得乳白濃稠,就像喝了剛煮好的酥油茶一般。
不到一分鐘,湯端了上了,粉也好了,不免感歎速度之快。喝上一口湯,味道十分濃稠,因為在廈門工作,當地的湯都喜歡清清淡淡的,除了鮮味就是各種藥材的味道,不太和我的胃口。這湯除了肉的鮮味和皮蛋的味道,還有一種類似于“臘”的味道,不知道是因為這湯太過于濃厚還是在瓦罐中長時間煨制的緣故。放入了蘿蔔幹、花生米、榨菜、剁椒、小蔥、醬油、香油、鹽的拌粉滋味很讨人喜歡,剁椒讓整碗粉的滋味有了層次、蘿蔔幹讓拌粉卻有了跳躍感,拌粉雖小,回味無窮。
南昌除了最普通的拌粉,還有啤酒鴨拌粉、燒螺絲拌粉、湯粉、炒粉等五花八門,湯的種類更是千奇百,但分量剛好,一個小小的陶瓦罐裝着,剛開始以為不夠喝,可吃完才發現,因為湯的味道比較醇厚,喝多了容易膩,配一碗拌粉剛好,隻是喝的時候千萬不要心急,小心燙了嘴——一個被燙過的人的警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