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有自知之明懂得适可而止

有自知之明懂得适可而止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4 12:00:28

有自知之明懂得适可而止?“止”為獨體字,沒有繁體,自古而今都是這樣,這在漢字中是不多見的你若對着“止”字細細端詳,眼前可能會産生一個影像,形狀就像禽鳥的腳印在甲骨文中,“止”的圖像就是腳趾因為“趾”是後來形成的,所以止與趾被稱為古今字,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有自知之明懂得适可而止?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有自知之明懂得适可而止(箴言知止而後得)1

有自知之明懂得适可而止

“止”為獨體字,沒有繁體,自古而今都是這樣,這在漢字中是不多見的。你若對着“止”字細細端詳,眼前可能會産生一個影像,形狀就像禽鳥的腳印。在甲骨文中,“止”的圖像就是腳趾。因為“趾”是後來形成的,所以止與趾被稱為古今字。

止字的本義是足,作副詞使用時,意為僅或隻。《黔之驢》中的“技止此耳”,意思是“隻有這點本事而已”。作動詞使用時,主動語态是停住,被動語态是攔阻。也可理解為止息、停當,進而有平靜的意思。成語“心如止水”就是心境平靜。梵語有“止觀”,漢語有“觀止”,字序颠倒後,意思大不同。“止觀”乃佛教修行法門,是指在入定基礎上作智慧觀照,由念念歸一到了了分明;觀止乃美妙至極的贊語,是說看到這裡到頂了,可以停下來了,《古文觀止》的書名正是這個意思。

“止”的詞義簡單,詞性變化也不大,但其蘊含的人生哲理卻豐富而又深刻。

隋代有個叫王通的人,對“止學”頗有研究,他的語錄經整理出版後,很是受人推崇。“止學”告訴人們,有大智慧的人,知道适可而止;耍小聰明的人,隻會不停謀劃;智謀有窮盡的時候,而天道卻沒有盡頭。

荀子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作為客觀規律的天道,不僅沒有終極,而且不可抗拒。人們隻有順應天道,方能有所作為。于今來看,凡屬違背客觀規律的行為,都注定要失敗。即便在大自然面前,不加節制地開發,破壞生态平衡,最終也要受到懲罰。

欲望失控必定逾矩,聰明過頭就會犯傻。作為個人來說,不谙适可而止之道,同樣要付出慘重的代價。曆史上因貪權好利、争功邀寵而罹禍的例子太多了。範蠡功成身退,三遷皆有榮名;文種戀棧權勢,終成刎劍之鬼。因此,要學會止貪欲、止驕縱、止虛妄、止盲動,凡屬不可不戒的過激情緒和言行均當遏止。私欲膨脹,索取無度,為所欲為,驕奢淫逸,從來不是人間正道。

在清代彙編的《悅心集》中,錄有無名氏的一首題為“不知足”的打油詩,将貪得無厭者的嘴臉刻畫得惟妙惟肖:終日奔波隻為饑,才方一飽便思衣;衣食兩般皆具足,又想嬌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買到田園多廣闊,出入無船少馬騎;槽頭結了騾和馬,歎無官職被人欺;縣丞主簿還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裡足,除是南柯一夢西。

老子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隻有看透事物發展的規律,認清貪欲帶來的後果并及時終止,才會獲得長久的富足和安樂。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都喜歡以“知足常樂”為禅機,為訓誡。其實,信奉“知足常樂”的人,心态并不相同。有的人隻是在口頭上勸慰别人,自己未必就知足;有的人則是出于無奈的自我安慰,不見得想通了;隻有活明白了、活到點子上的人,才會進退自如,怡然自得。

其實,“知足常樂”并非教人不思進取、安于現狀,而是當行則行,當止則止。奮發有為的人生,應該進取有度,收放自如,該出手時就出手,該收手時就收手。該出手時不出,是懦夫、懶漢;該收手時不收,是貪狼、賭鬼。我們常說,生命不止,奮鬥不息,應該是在遵循客觀規律的前提下,朝着正确的目标,運用科學的方法,持續求發展,釋放正能量。

我們見過許多大學的校訓,其中都有“止于至善”這個詞,原文出自《禮記·大學》的開頭語:“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後邊緊跟着一段頂針格的排比:“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這一連串因果鍊接式的解釋,其實是思維邏輯推導,聽起來有些繞,卻并不難懂。意思是說,大學的宗旨,在于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應該達到的境界才能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心态平靜;心态平靜才能安之若素;安之若素才能深思熟慮;深思熟慮才能臻于至善。簡言之,就是“知止而後能得”。這裡的“止”,意思不是停止,而是停在何處,即目标。“知止”,就是知道目标所在。這裡的“得”,意思不是得益,而是達到、實現。“知止而後能得”,就是知道了理想目标,有了努力方向和期許,才能達到完美境界。因此說,隻有“知其所止”,才能“止于至善”。當然,若把“知止而後能得”同得失觀聯系起來,論證舍與得的辯證法,也未嘗不可。

需要說明的是,“知止而後能得”的要旨,主要不是指物質層面,而是精神層面或道德修為領域。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提出過“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第一境界是看清方向,第二境界是勤奮修習,第三境界是豁然貫通。這與“知止而後能得”的精義可以互相印證。具體說,就是成大學問者,要經過“知”“止”“定”“靜”“安”五個階梯的進修,才能抵達最高精神境界。

◎本文原載于《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王兆貴),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