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狀病毒疫苗該不該打?輪狀病毒是引起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體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腸上皮細胞,從而造成細胞損傷,引起腹瀉輪狀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徑為糞-口途徑,臨床表現為急性胃腸炎,呈滲透性腹瀉病,病程一般為7天,發熱持續3天,嘔吐2~3天,腹瀉5天,嚴重出現脫水症狀,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輪狀病毒疫苗該不該打?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輪狀病毒是引起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體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腸上皮細胞,從而造成細胞損傷,引起腹瀉。輪狀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徑為糞-口途徑,臨床表現為急性胃腸炎,呈滲透性腹瀉病,病程一般為7天,發熱持續3天,嘔吐2~3天,腹瀉5天,嚴重出現脫水症狀。
相關知識點推薦:
流行情況
全世界每年因輪狀病毒感染導緻的嬰幼兒死亡的人數大約為900000人,其中大多數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在我國,0~2歲以内的嬰幼兒人數約為4000萬人(含新生兒),每年大約有1000萬嬰幼兒患輪狀病毒感染性胃腸炎,占嬰幼兒人數的1/4,是引起嬰幼兒嚴重腹瀉的最主要病原。
危害
輪狀病毒感染從無症狀、輕微發病到嚴重發病,嚴重時發生緻命性胃腸炎、脫水及電解質平衡失調。輪狀病毒胃腸炎的症狀包括發燒、嘔吐、腹痛以及無血色水樣腹瀉,症狀可持續3~9天。
1、傳播方式
主要經糞—口或口—口傳播,亦可通過水源傳播或呼吸道傳播,成人輪狀病毒性腹瀉常呈水型暴發流行。由于輪狀病毒在環境中比較穩定,不易自然滅亡,也可通過生活接觸傳播。新生兒輪狀病毒感染主要來源于孕産婦感染、産道感染及醫院内感染。醫院裡可通過護理人員造成輪狀病毒感染的傳播。
2、潛伏期
輪狀病毒腹瀉潛伏期一般在3天左右。
3、臨床表現
輪狀病毒性腹瀉從無症狀、輕微發病到嚴重時發生緻命性胃腸炎、脫水及電解質平衡失調。輪狀病毒性腹瀉的症狀包括發燒、嘔吐、腹痛以及無血色水樣腹瀉,腹瀉物為白色米湯樣或黃綠色蛋花樣稀水便,有惡臭,不含血或黏液。症狀可持續3—9天。除胃腸道症狀外,近年的研究發現,輪狀病毒可引起許多其他疾病,有些病例可出現不同程度肝功能損害,輪狀病毒甚至可通過胃腸道屏障造成病毒血症。
1、提倡母乳喂養,适當地添加輔食。
2、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如食前便後用肥皂洗手,奶瓶食具洗淨煮沸後再使用,注意飲水衛生,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淨,采用防蠅罩,防止蒼蠅、蟑螂叮爬食物。
3、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對集體兒童單位做好飲食衛生。
4、做好腹瀉病人的消毒隔離工作、防止疾病傳播。
5、疫苗預防。
除上述一般性措施外,預防輪狀病毒性腹瀉的最理想的措施是服用RV疫苗,刺激機體産生局部和血清二方面的抗體。從早期的單價口服活疫苗到近年的多價口服活疫苗,對有效防治RV感染性腹瀉,取得了偉大成績。但是,疫苗的研制仍在繼續,目前還沒有一個世界公認最理想的RV疫苗,發展新一代更高效、更廉價、腸道外接種的疫苗是将來的方向。
在人一生中,感染輪狀病毒A種會有這樣的經過:第一次感染通常會産生症狀,但是下一次的感染通常會是典型的無症狀,因為免疫系統提供了部分的保護機制。所以,感染症狀發生的比例于兩歲以下的兒童最高,之後漸漸降低直到45歲為止。
雖然新生兒感染的機會很常見,但是通常都是溫和的症狀或是無症狀疾病;最嚴重的症狀都會發生在比較大一點的出生六個月到兩歲的小孩,以及發生在有免疫缺陷(immunodeficiency)的小孩身上。因為從童年獲得的免疫力,大部分的成人對于輪狀病毒并不易受到影響;成人發生的腸胃炎通常是因為其他病因而非輪狀病毒,但是成人的無症狀感染依然在社群中帶有感染症的傳染性。有症狀的再感染通常因為感染了不同血清型的輪狀病毒A種。
特别注意脫水症狀
醫生表示,人體感染輪狀病毒後,病毒在3—5日後才最活躍,因此患者初發症狀未必是腹瀉,可能有發燒、咳嗽、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狀,有的患者會每日便便數次,且伴有嘔吐、腹痛,容易被誤診為胃腸型感冒。不過,一旦出現脫水,就要引起注意。
1、觀察體溫
在腹瀉病例中,由于飲食不潔而緻使帶有細菌、病毒或細菌産生的毒素進入體内引起的腹瀉最為多見,稱為“感染性腹瀉”,占腹瀉病例的85%左右。這類腹瀉大都容易出現體溫異常,表現為中度發燒(38.5度左右),發燒症狀可能早于腹瀉或在腹瀉初起時出現。同時,患感染性腹瀉的孩子還會表現為不愛玩、不願吃東西、磨人、哭鬧、無精打采等。對此,家長不必過于焦慮。但當孩子早于腹瀉(或初起腹瀉次數少時)出現高燒(39度以上)時,就要引起高度重視,應及時就診,以防病情兇險的中毒性痢疾。
2、觀察精神狀态
即觀察腹瀉的孩子是否出現精神萎靡、嗜睡、抽搐、驚厥、抽風、昏迷等症狀。這些症狀與孩子在腹瀉時常有的無力、疲乏、愛睡覺而易叫醒不同,是精神、意識障礙的表現。還有一種表現是噴射性嘔吐,一說吐張嘴就噴嘔出來,而不是惡心難受才嘔吐,也不是用藥後嘔吐。一旦發現孩子出現類似精神症狀表現,要即刻就診。
3、觀察大便性狀與次數
幼兒腹瀉常見的是稀便、水樣便、蛋花樣便、黃綠色便或有少量粘液。每天腹瀉5次左右,大便量不很多,無明顯脫水現象。但如果便中帶有血絲,或血水樣便、或膿血樣便,且每次便量較少,坐便盆不願起來,就有可能是痢疾,或是空腸曲菌腹瀉,或是出血性大腸杆菌腹瀉,應立即就診。如果孩子腹瀉次數多,排便量大,就會使體内失水多,容易出現脫水症狀。應及時就診輸液,防止發生酸中毒。
4、觀察有無并發症
孩子腹瀉時出現高燒、頭痛、噴射狀嘔吐;尿量減少,尿中有蛋白;四肢、尤其是下肢癱軟無力;呼吸不暢;皮膚出現皮疹、瘀斑等症狀,往往是并發症的早期表現,應及時就診。
5、觀察藥物效果與反應
孩子腹瀉症狀較輕,可自行購藥醫治。但若自選藥物在2天内未見療效,或出現藥物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就診。腹瀉患兒的飲食應以稀軟的營養飯食為主,未斷奶的嬰兒可照樣喂奶;盡量多喝水,水中加少量鹽飲用更佳。此外,照護腹瀉患兒的家長要随時洗手,防止病菌擴大傳播。
相關推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