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答謝中書書課文?一、作家作品 1.作者簡介,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八年級語文答謝中書書課文?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作家作品
1.作者簡介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華陽隐居,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南朝梁時思想家,又被稱為“山中宰相”。
2.背景鍊接
南北朝時,因政局動蕩,矛盾尖銳,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從自然美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因而他們在書信中常常描山繪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為對友人的安慰,如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就屬于此類。這類作品雖沒有表現積極進步的政治觀點,但卻以其高超的藝術筆力,創作了具有相當美學價值的精品,具有較高的鑒賞意義。
3.文體知識
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牍”或曰“信劄”,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多記事陳情。
二、字詞積累
1.讀準字音。
歇(xiē) 頹(tuí) 沉鱗(lín) 能與其奇者(yù)
2.理解詞語。
(1)五色交輝(交相輝映)
(2)四時俱備(四季)
(3)曉霧将歇(消散)
(4)夕日欲頹(墜落)
(5)沉鱗競躍(指水中潛遊的魚)
(6)未複有能與其奇者(參與,這裡有“欣賞”“領悟”的意思)
3.古今異義
(1)曉霧将歇(古義:消散;今義:休息)
(2)夕日欲頹(古義:墜落;今義:精神萎靡)
4.一詞多義
(1)欲
夕日欲頹(将要)
實是欲界之仙都(欲望)
(2)自
自康樂以來(從)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5.詞類活用
夕日欲頹(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墜落。)
三、重點句子
1.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巍峨的山峰聳入雲端,明淨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輝映。
2.曉霧将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清晨的薄霧将要消散的時候,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遊在水中的魚兒争相躍出水面。
3.自康樂以來,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能夠欣賞這種奇麗景色的人了。
四、整體感知
1.朗讀節奏。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将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2.文章思路
(1)“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總領全文。
(2)中間的寫景部分,先仰視“高峰入雲”,再俯視“清流見底”,接着平視“兩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後分“曉”與“夕”兩層來寫。
(3)結尾以感歎總括前文。
五、深層探究
1.作者分别從哪些角度對景物進行描寫?
多種視角相結合。先仰視“高峰入雲”,再俯視“清流見底”,接着平視“兩岸石壁 ,五色交輝”。
2.作者筆下的景色很美,美在哪裡?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麗。水的動勢給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給水鋪上了異彩,二者相映成趣。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藍天作背景,綠水為襯托,絢麗動人,美不勝收。
其三:晨昏變化之美。清晨白霧缭繞,似煙似縷,猿啼鳥鳴生機勃勃;傍晚紅日西沉,山色蒼茫,飛鳥歸林,猿猴息樹,遊魚躍水。
其四:動靜相襯之美。高峰為靜,流水為動(形體)。林青竹翠為靜,五色交輝為動(光、色);日出霧歇為靜,猿鳥亂史鳴為動;日落山暝為靜,遊魚躍水為動(聲響)。
3.“自康樂以來,未複有能與其奇者”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自從謝靈運以來,沒有人能夠欣賞它的妙處,而作者卻能夠從中發現無盡的樂趣,字裡行間,與謝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
六、語言賞析
“曉霧将歇,猿鳥亂鳴”描繪了怎樣的畫面?“亂”字用的好不好?為什麼?文中類似的詞語還有什麼?
清晨的薄霧将要消散的時候,起伏的群山和青林翠竹中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猿鳥亂鳴,渲染了山林中萬物清晨醒來的歡欣熱鬧,為幽靜秀美的山川增添了勃勃生機。
“亂”把猿鳥的動作、聲音和活動的狀态準确的表現出來。
類似的詞語還有“交”“将”“欲”“競”等。
七、探究寫法
1.描寫細緻。
王國維雲:“一切景語皆情語。”本文寫景,沒有僅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靈魂,即自然萬物的勃勃生機,通過高低、遠近、動靜的變化,視覺、聽覺的立體感受,來傳達自己與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悅,體現了作者酷愛自然,長伴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
“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這三句是寫靜景,寫得形色俱備,精彩紛呈。作者先以“入雲”表示山之高峻與雄偉,以“見底”表示水之清澈與透明,一仰一俯,視野開闊,山水盡收眼底。接着移步換景,由清流而寫兩邊的景物。可寫之景物必定多不勝數,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給人以具體的視感:五彩缤紛的石壁,郁郁蔥蔥的樹林,碧綠青翠的竹園。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斓,足以讓人大飽眼福。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點。
“曉霧将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作者描寫自然景物時,扣住最能表現景色特征的時間——早、晚來描繪。在旭日東升、晨霧将散的一片寂靜裡,山林中呈現一片猿鳥争鳴的歡騰景象。“亂”字寫出了猿鳥争鳴的喧鬧景象,使整個山林充滿着勃勃生機。夕陽将要落山時分,餘晖照映着水面,層層粼波之中,不斷有魚兒從水中争相躍起。“競”字寫出魚兒争先恐後躍出水面的場景。一早一晚,一空中一水面,一鳴一躍,構成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立體流動畫面。
2.抒寫奇美。
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中展現了多種“美”。一是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麗。水的動勢給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給水鋪上了異彩,二者相映成趣。二是色彩配合之美。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藍天作背景,綠水為襯托,絢麗動人,美不勝收。三是晨昏變化之美。清晨白霧缭繞,似煙似縷,猿啼鳥鳴,生機勃勃;傍晚紅日西沉,山色蒼茫,飛鳥歸林,猿猴息樹,遊魚躍水。四是動靜相襯之美。高峰為靜,流水為動(形體);林青竹翠為靜,五色交輝為動(光色);日出霧歇為靜,猿鳥亂鳴為動;日落山暝為靜,遊魚躍水為動(聲響)。
八、文章主旨
《答謝中書書》以清峻的筆觸描繪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過借古證今,強調了“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的觀點,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高雅之士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
九、全文圖解
總引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答 仰視——高峰入雲
謝 四季景 俯瞰——清澈見底
中 寫景 平視——兩岸石壁;青林翠竹
書 日變景 曉霧将歇
書 夕日欲頹
抒懷 欲界之仙都;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十、改寫散文
山川景色的奇美,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贊歎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有高雅情懷的人才會品味出山川之美,我現在将人生的感受說給你聽,真是人生的一大樂事啊!
巍峨的山峰聳入雲端,清澈見底的溪流明淨清新,山水相伴相映真是神采奕然,情味盎然啊!峰高水清,明媚悠然。水的動勢給山增添了活力,山的倒影給水鋪上了異彩,相映成趣,美不勝收!兩岸石岩壁立千仞,五色争輝,衆彩紛呈。青翠的竹林與五色的山石相映襯,呈現出一派絢爛輝煌的氣象,如同五彩錦緞上綴以碧玉翡翠,真是一幅美輪美奂的奇妙畫卷啊!
晨霧的美更是讓人窒息。白霧先是缭繞不絕,像是柔曼的輕紗,親吻着天空,垂詢着大地。繼而如絮如帶,再而是似煙似縷最後不見霧紗,隻見晨曦,猿猴,鳥兒的鳴叫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霧,傳入耳際,傍晚,夕陽的餘晖鋪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宛如一條金絲帶,閃爍着點點金光,在水面上不停地跳躍,潛遊在水中的魚也争相跳出水面,仿佛在欣賞這奇麗景色。
這簡直是人間仙境啊,自南朝謝靈運以來,就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妙景色了,能夠把我的感受講給您聽,真是美哉樂哉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