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百姓待解決的問題

百姓待解決的問題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2 01:16:17

百姓待解決的問題?曾 妮 張 成前些日子,廣州市黃埔區蘿崗街70歲的老人鐘伯伯收到了一份科技感滿滿的“禮物”:一套由紅外感應器、SOS呼叫器等組成的遠程智能設備,一旦發現老人需要救助,街道服務人員可立即上門,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百姓待解決的問題?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百姓待解決的問題(百姓有困難立即有人辦)1

百姓待解決的問題

曾 妮 張 成

前些日子,廣州市黃埔區蘿崗街70歲的老人鐘伯伯收到了一份科技感滿滿的“禮物”:一套由紅外感應器、SOS呼叫器等組成的遠程智能設備,一旦發現老人需要救助,街道服務人員可立即上門。

這是黃埔區推動“令行禁止、有呼必應”專項工作往深裡走實裡去,用心用情用功解決好群衆的操心事、揪心事、煩心事的一個生動縮影。據了解,去年2月,黃埔區在全市率先探索開展“令行禁止、有呼必應”試點。去年以來,黃埔區通過“令行禁止、有呼必應”指揮平台流轉了約20萬宗各類基層社會治理事件,事件辦結率、滿意率均超過99%,以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瑣事不出網格,小事不出社區

去年2月,黃埔區制定出台《黃埔區令行禁止、有呼必應工作主方案》(簡稱“黃埔區有呼必應10條”)。“令行禁止、有呼必應”專項工作,以網格化平台為基礎,建設了多功能、一門式、可互通的綜合指揮平台,助推基層社會治理和社會體系現代化。

去年10月9日下午3點,大沙地西路1号大院的居民反映改造後的雨污分流工程設計存在瑕疵,導緻下雨天化糞池污水倒灌進居民家中。該信息迅速在平台上得到了魚珠街道、黃埔區水務局的反饋,并在兩天内核實問題的原因,提出解決方案,安排施工解決了這一問題。周邊居民無不豎起大拇指,為黨委政府的高效點贊。

街道是城市治理的“眼”和“耳”,負責發現和反映問題;政府職能部門是城市治理的“手”和“腳”,負責解決問題;百姓呼聲則是城市治理的“心”。“耳”聰“目”明,“心手”相連,構建了“黃埔特色”的基層黨建和社會治理新格局。

目前,黃埔區全區政務服務已經實現了“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瑣事不出網格、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

賦權一線街鎮,平台統籌指揮

街道看見了卻管不好,部門有能力卻沒看到——這是過去基層治理中常見的“病竈”。黃埔區堅持從群衆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問題出發,大力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聚焦基層黨建、城市管理、公共服務等領域,提出了“治病良方”。

這套 “藥方”的關鍵就是,打造街鎮戰鬥堡壘,在系統和制度上充分賦權給一線街鎮。以網格化管理平台為基礎,在區級指揮中心之下,構建起覆蓋全區各個街鎮的指揮中心,所有問題優先在街鎮進行研判并第一次處理,各個單位必須尊重街鎮作出的處理意見,接單後不拒絕、不解釋,确實涉及多部門的複雜疑難問題再由區級指揮中心介入解決。區級指揮中心由區委辦管理,強化統籌協調和績效監督力度。

征地收儲、拆違控違、河湧治理……這些以往最難的“硬骨頭”,在“有呼必應”平台的有力統籌指揮下,現在成了街鎮攻堅克難出成效的主戰場。

流經蘿崗街的南崗河途經4個街道。過去,生活污水、企業偷排、魚塘廢水、外來偷排等問題難發現、難治理、難鞏固。如今,蘿崗街在6個重點排污口安裝固定水質監測傳感器,實時進行在線水質分析、監測、污染源監測。

“這樣一來,治水效果好不好一目了然,責任推卸不掉,對我們自己也是一種倒逼。”蘿崗街相關負責人表示,環境問題是事關人民群衆生活質量的大問題,要堅決治理好。

群衆在線發聲,服務中心回應

黃埔區堅持刀刃向内,不斷推動基層治理的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厘清責任邊界,統籌條塊關系,彙聚最強大的合力,讓老百姓感受到最便捷、最實在、最有力的服務。

在聯和街,已經形成了“黨建 産業鍊”“黨建 服務鍊”的社會治理模式,社會志願服務覆蓋全街,讓企業能安心聚焦主業。

在長洲街,轄内的中央、省、市、區屬單位,駐地部隊、學校、非公企業、社會等多家黨委共建“大黨委”聯席會議,團結協作,大大加快了地鐵上島的建設進程。

從“民有所呼、黨政必應”到“黨有呼喚、全民響應”,黃埔區“有呼必應”工作中受惠的居民群衆、企業單位反響熱烈。

基于“有呼必應”平台開發的小程序“黃埔智慧生活”,目前已經開始内測。打開這個小程序可以搜索附近的黨群服務中心,老百姓可以在線發出需要公共服務的呼聲,黨群服務中心在線接收并安排對應的服務内容,将公共服務的供給側和需求側進行對接,解決公共服務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同時對垃圾分類站點、公共廁所、診所醫院、公交車站等居民生活高頻剛需的公共設施上線展示,每個站點的位置導航、母嬰空間、無障礙衛生間、停車位等細節一目了然,實現“口袋式”服務。

黃埔區“令行禁止、有呼必應”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未來,黃埔區還将借助“有呼必應”品牌,進一步打通物業服務、公益服務等節點,把互聯網 服務送到百姓手機,打造智慧物業管理、智慧交通等社區服務品牌,解決老舊小區物業管理、停車難等公共服務需求,使群衆辦事更方便、生活更便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