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每一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如果回到幾千年前的戰國時期,可就是不同的國家了,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戰國時期的國又是現在的那些地區呢。
現在的北京戰國時都是燕國,而且隻是燕國首都的郊區,因為當年燕國的國都薊城正是如今北京西六環外的房山區。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姬奭于燕地,燕國都是苦寒之地,現在的天津、遼甯也都屬于燕國。前228年燕太子丹暗派荊轲刺秦,最終失敗,荊轲被殺,秦王嬴政大怒,發兵攻燕,燕王逃亡遼東最終被俘,燕國被滅。燕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北邊的國家。
燕國再往北,現如今的黑龍江省、吉林省和内蒙古東北部地區(現如今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以及通遼市赤峰市)統一稱為東胡。東胡春秋戰國以來,南鄰燕國,後為燕将秦開所破,遷于西遼河的上遊老哈河、西拉木倫河流域。與東胡在春秋戰國時期接觸最多的國家就是燕國和趙國了,他們都紛紛修建長城防止東胡南下。
現在的内蒙古南部(阿拉善盟、烏海市、巴彥淖爾盟、鄂爾多斯市)甘肅省中部,甯夏回族自治區,陝西北部等地的人被稱為匈奴人,戰國末年,趙國名将李牧出動戰車騎兵、步兵、弓箭手,與匈奴會戰,大破匈奴十餘萬騎,從此匈奴十餘年不敢南犯。
現在山西當年原是春秋時期的晉國,後被韓趙魏三個國家給瓜分,山西北部地區屬于趙國,趙國全境東北與東胡和燕國接界,東與中山及齊國接界,南與衛、魏、韓三國交錯接界,趙國的國都在今天河北省的邯鄲市。
現在河北和山東、山西、河南交界的地方是魏國,領土約包括現時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陝西、河北的部分地區。當時它西鄰秦國,東隔淮水、颍水與齊國和宋國相鄰,西南與韓國交錯接界、南面有鴻溝與楚國接壤,北面則有趙國。公元前364年,魏惠王遷都到了現在的河南省開封市。
山西與河南的交界的地方則是韓國,韓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小的國家,韓國國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國,遷都到現在的河南鄭州,由于國土面積小,又被魏國、齊國、楚國和秦國包圍,完全沒有發展的空間,使韓國成為七雄六國中第一個被秦所滅的諸侯國。
山東在戰國時期一部分是魯國,一部分是齊國,而三家分晉之後魯國又被齊國所滅,山東就都是齊國的了,隻不過現在的山東的省會濟南在戰國時隻是齊國的邊疆,而齊國的國都在今天山東的淄博市。齊國早在西周時期已出現,當時周武王為了酬謝周朝的功臣和宗室,大行分封制度,将“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封于姜子牙。後在齊桓公時期成為了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也就是春秋五霸第一人,但也因後世經營不利,成為了秦國統一過程之中最後一個被滅掉的國家。
江蘇、浙江、上海在戰國時期,都屬于越國,不過後來越國被楚國所滅,現在的江浙滬地區也就都變成楚國領地,除去這些之外,像是湖南湖北江西等都是楚國的領土。楚國的國都位于現在的湖北省荊州市内,現在的上海在那時也隻不過是楚國的邊境,楚國才是戰國七雄中領土最大的國家。
楚國的南方也就是現在風景美麗的雲南,有錢人最多的廣東等地,還都處于未開化的蠻荒之地。到了四川西部青海西藏等地的人,當時都被歸為羌國。
最後大家最熟悉的秦國一直立足于西北,大緻穩定在今陝西關中地區,從陝西北部和中部,甘肅東部到四川、重慶等地的人都屬于秦國,秦國的國都在今天的陝西省鹹陽,而漢朝、唐朝的古都西安,當時隻是鹹陽的郊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齊統一戰國,從此開始了中央集權制的國家統治,我們也開始統一稱為一國之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