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養生是中醫養生的一種方法,對于女性來說,體質也分很多種,有些人氣虛、有些人血虛,不同的體質要用不同的調養方法。
中國曆來有冬令進補的傳統習俗。但是,怎樣才能科學進補?進補為什麼要因人而異?女性如何根據自己的年齡、體質及生理特點科學進補,許多人知之甚少。
怕冷的女性如何補?
現在多數女性尤其是更年期的婦女,每到冬天就會特别的怕冷,這在醫學上稱之為冷感症。醫學研究認為,女性由于經期、孕期、産褥期或患有貧血、胃腸病及久病體虛等,機體抵抗力降低,抗寒能力差,故冬季特别怕冷。在另一方面,營養缺乏、低血壓或甲狀腺功能減退,也會引起局部或全身血液循環障礙,導緻手腳冰冷。
進補推薦
曆代醫家認為,平日裡多吃羊肉、牛肉、雞肉、鹌鹑、大蒜、辣椒、生姜、香菜、洋蔥、桂圓、栗子等溫熱的食物,有助于禦寒。為了預防或減輕冷感,可積極參加适宜的體育鍛煉,尤其是從事久坐或久立工作的女性,應重視工間活動,多做手、腳和腰部的運動。
飲食調理
姜絲爆羊肉、大棗枸杞羊肉湯。
貧血或血虛的女性如何補?
血虛,相似于現代醫學的貧血症,患者經常出現頭暈、眼花、面色萎黃、失眠、多夢、月經不調等症狀。
進補推薦
血虛的代表補品為阿膠、當歸。阿膠被稱為“補血聖藥”,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肺等功能。
對貧血或血虛的女性來說,補鐵是最重要的,可以多吃一些動物肝髒、瘦肉、大棗、枸杞、蜂王漿等含鐵豐富的食物,以及木耳、海帶、核桃仁等含蛋白質和鐵等造血原料豐富的食物,有條件者可以多吃一些海參、鮑魚等。
對于患有月經不調、經量過多的女性,可選用人參、當歸、川芎、黃芪等中藥,也可選用烏雞白鳳丸、阿膠補血漿等中成藥。日常生活中多吃海參、魚蝦、紅棗、猕猴桃、葡萄、桂圓、芝麻、菠菜等食物。
飲食調理
龍眼紅棗粥、薏米紅棗粥,常喝薏米紅棗粥可以滋陰補血。蛋黃羹具有良好的補鐵功效,适用于缺鐵性貧血的女性。
身體瘦弱的女性怎麼補?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氣血盛,則肌肉豐腴,肢體強勁。反之,則身體消瘦,肢軟乏力。防治體瘦先要排除甲亢、肝病、腎病以及腫瘤等多種慢性病。
進補推薦
很多身體瘦弱的女性都存在挑食和偏食現象。因此,首先應改掉不良習慣,增加膳食攝入量,膳食應豐富多樣,多吃碳水化合物。此外,高蛋白食品、蔬菜和水果一樣都不能少。
平日裡可多吃些健康的零食,如花生、奶糖等。胃腸功能較弱的瘦弱女性,可選擇雞、鴨、魚及動物肝髒食用。體瘦之人,多陰虛、血虧津少,故飲食上宜多食甘潤生津之品,如牛奶、蜂蜜、雞蛋、鼈(甲魚)、海參、銀耳等。
飲食調理
核桃牛乳飲、蜂蜜飲料、海參膏、龜肉百合紅棗湯、甲魚滋腎羹、銀耳鴿蛋、百合雞子黃湯等都是身體瘦弱的女性的食療佳品。
陰虛往往内熱,體瘦者多見煩躁易怒、口幹咽痛、性欲亢進等虛熱内生現象,故在滋養的同時,還要注意清虛火,可選食蛤蜊麥門冬湯、菊花肉片等。
氣虛的女性如何補?
氣虛的女性主要表現為神疲乏力、氣短、倦怠,也就是全身精神不佳,體力不濟。
進補推薦
單純氣虛者可服用白參(生曬參),氣虛較嚴重者可服用野山參,因為野山參補氣的功效顯著。氣虛偏寒者應用紅參(高麗參)進補,紅參有補氣溫陽的功效。氣虛的女性在秋冬季節應該多吃蘿蔔、大棗、排骨湯等補氣的食物;在藥補上,可以喝由黃芪、人參、白術、甘草配制的“四君子湯”。
飲食調理
山藥薏仁茶,常飲山藥薏仁茶可使中氣足、精神好、臉色佳。但要注意,好的山藥是白色的,如果是紫色或赤色,功效僅相當于吃番薯。
四神湯蓮子、意苡仁、淮山藥、芡實煮成湯是适合氣虛之人的養生飲食。有人習慣在四神湯中加排骨、雞肉等,為防止營養過剩、發胖,可以去掉附着的油脂再煮。
香菇泥鳅粥香菇泥鳅粥對于氣虛及胃腸功能差的人極具功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