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省考難度一般多少

省考難度一般多少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2 01:09:42

2019年省考上岸,給大家說一些我的想法吧,算不上經驗,但可以給迷茫備考中的你們一個參考。

行測部分

行測這部分需要的是你的一個大框架,要用整體的思維去理解,言語理解、判斷推理、資料分析、數量和常識這幾個模塊并不是孤立的,在有了較大的題量和嚴苛的時間限制時,前面部分的題做得順不順利,是否可以在預計時間内做完,會對後面的做題速度和全卷的分數有關鍵的影響。

因此,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與節奏,并通過不斷地模拟練習使自己适應和掌握這種方式~

我在複習的時候是教材 視頻課 練習題三者結合起來使用的,先把華圖的模塊寶典快速地過一遍,對基礎知識有個大緻了解即可,後面就以視頻課和練習題為主了,建議大家一定要結合着視頻課來複習,因為行測的知識點太多了,很難分清什麼是重點,而且會學得不系統。

我當時報了粉筆系統基礎班和江鳴百技斬。

粉筆的基礎知識講得很詳細也很全面,主要是以思維導圖的形式來引導學習的,我在看了一遍書之後再聽課,比之前理解的透徹了很多,就是那種很清晰的感覺,我還專門準備了一個筆記本,把老師上課畫的知識框架給記下來,還有一些重點知識的補充也要通通記好~同時一定要結合練習題,看完幾節課我就開始做題,通過做題對這些知識點有一個更好地理解和應用。

江鳴百技斬主要講的是用技巧來做題,我算了一下一共有九十多種技巧。我看數量關系這個模塊的時候,發現裡面的排除法相比我在其他地方見到的更簡便,用來解數量題就很快,比死算強多了,課下做了差不過得有兩個星期的專項練習,數量這一塊基本用40秒就能解出一道題,而且正确率也很高。數量正确率上去了,行測整體成績也從60分提高到了70 。

省考難度一般多少(都說省考是地獄難度)1

這裡特别強調一點!!千萬不可以隻看視頻課不做題,這樣是沒有效果的,必須把二者結合起來練習,因為隻有這樣,你才可以把老師講的東西通過做題的形式融會貫通,學以緻用~

在距離考試還有兩個月的時候,我就開始做曆年省考真題了,然後嚴格按照考試的時間和要求來進行模拟考,通過不斷調整做題的時間和順序,最後總結出了最适合自己的考試模式,我的做題順序是言語>推理>資料>數量>常識,前三個模塊各三十分鐘,數量15分鐘,常識10分鐘,最後再留5分鐘塗答題卡~

行測在複習的時候要注意側重點,不是每個模塊都要花大量時間來複習,一是沒有這麼多時間,二是沒有必要,言語、推理、資料這三個模塊放在第一位,因為所占分值最高,也最容易拉分。數量前期掌握了基礎知識即可,常識建議舍棄哈哈哈,因為涉及的内容太多了,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它考不到的!!給大家簡單說一下前三個模塊的複習方法~

言語理解:這個模塊題量很大,多則40道題,少則30道題,可以說得言語者得行測!看着好像都會做,但其實都做不對,因為處處是陷阱,所以不能隻憑借感覺來做,還是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和練習~

首先,要大量做題,即使還是錯的很多,那也不要灰心,越挫越勇知道嘛?你要做的是吃透這套題,知道它的考點是什麼以及怎麼來考的,學會改變自己的思維誤區,找到有效的做題技巧才是最重要的。

再者,就算你是理科生,就算你的語文不好,也不要就覺得自己做不好,因為這和語文沒有半點關系。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完全能将自己的言語潛能挖掘出來,如果沒有挖出來,那一定是沒有好好複習。

最後,培養自己的時間觀念,因為言語這部分題量還是挺大的,不把控時間的話,很可能會影響後面的做題速度,建議大家在平時練習的時候就嚴格把控做題時間,養成這個時間習慣。

省考難度一般多少(都說省考是地獄難度)2

判斷推理:對于一個文科生來說,判斷推理真的是我一開始最畏懼的模塊,也是最抗拒的模塊,什麼平移翻轉,黑白運算,我看到之後直接what??這是什麼東東,但最後卻成了我最強,正确率最高的模塊,也是不容易哈。

圖形推理,這部分需要多做多背,我的經驗就是點多的數點,邊多的數邊,角多的數角,圖形奇怪又多的數封邊空間、有直線跟曲線多的分開數,也就是傳說中的點線角面素,把大概可能的變化規律在腦海裡面過一遍,基本就能作答了,剛開始可能會慢點,畢竟不熟練,但是随着複習的深入,做題速度肯定也會有所加快的。

邏輯推理:這個我琢磨了很久才琢磨透,因為裡面的詞語含義和我們平時生活中普遍認為的意思并不一樣,所以一定要掌握它的專業含義,知道它們在邏輯中到底是什麼意思,然後将題目中的語言轉換成邏輯公式,就錯不了了。

類比推理:要搞清楚詞語和詞語之間的幾大類關系,如邏輯關系、話音未落關系等等,同時,也要把每一種關系中涵蓋的小知識點理順。

資料分析:數學不太好的同學剛開始做資料分析會覺得計算有點費勁,我就是這樣%>_<%,但是,隻要牢記常用公式,找到速算方法,通過多做題來提高速度,你會發現這個模塊是最容易得分的,而且正确率很高。前提是一定要記熟公式哈!

資料分析雖然内容上相對來說少一些,但難度并不低,所以平時還是要多下點功夫的!而且關于資料分析的計算技巧很多,但很多技巧都是華而不實,不需要特别記憶,否則記太多了也容易混亂,掌握好基本速算技巧就足夠了。

最後,大家一定要學會多總結多歸納,我當時有一個厚厚的筆記本,上面都是我整體的錯題和難理解的知識點,然後每天晚上睡覺之前看幾頁,這樣看着看着到考試前也過了兩三遍了。

申論部分

我的申論考的還是不錯滴,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和之前總是看新聞聯播、人民日報有關,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各種素養哈哈哈~

申論這幾年出的事例型材料越來越多,更加貼近機關的實際生活,而且題目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但考察的還是我們的閱讀理解能力、歸納概括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貫徹執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命題人唯一的設坑點就是在題幹,因為考試中的材料都是有原文出處的,即申論材料的版權不是命題人,但題幹确實命題人編寫的,所以,如果想設坑,隻能在題幹下功夫。這就提醒我們,在審題幹時,一定要“咬文嚼字”,準确地将題幹中命題人的潛台詞理解透徹,是申論得高分的基礎。

申論的整體複習思路就是:練字—看時政新聞—學會閱讀方法—熟悉各類題型的解題技巧,接下來我會分題型具體說一下~

省考難度一般多少(都說省考是地獄難度)3

概括題: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材料看了一遍又一遍,但就是看不出關鍵信息點是什麼,這就建議大家要多關注材料中的關聯詞,因為這些關聯詞後面往往後跟着重要信息,可以從中提煉出答案。

此外,大家也要多多關注領導人等不同階層人群的講話、态度等,這裡面往往也傳遞着關鍵信息。

分析題:這算是申論考試中最複雜的題型,考查方式多樣,做題難度也比較高,在做這類題時,不能完全照抄材料信息,而是需要在閱讀材料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對材料的分析與理解,進行推理和加工。判斷一個題型是不是分析題,要看有沒有“分析”、“理解”、“看法”、“認識”、“評價”、“觀點”之類的判斷題。

具體怎麼分析一個問題,需要視材料而定,材料裡主要涉及的内容是什麼,就從這個内容出發來回答,比如裡面有很多主體,就可以從主體角度來分析。

對策題:主要任務就是提對策、提做法。根據材料反映的問題或者材料涉及的特定内容提出具體措施或建議。近幾年,考察更多的是提出解決問題措施的能力。

答對策題的時候要先确定主體,确定是國家、社會還是個人等,然後再根據各個主體需要承擔的責任提出相應的對策,最後結尾要升華,拔高整道題的立意~

應用題:按照題目要求的不同主體和一定的格式要求,撰寫相應的内容。包括公開信、發言稿、宣傳稿、建議書、編者按、短評、内容紀要等。在題型判定上,一般有五個特點,有明确的身份、明确的主題、明确的對象、明确的文體和較多的字數要求。

此外,也要注意寫作格式的問題,這也是得分的要點。

大作文:一般按照總分總的格式來寫。開頭要切題,亮明總論點和分論點。第二三四段對分論點分别進行展開闡述,論點鮮明,論據多元化,論證有力。結尾要突出論點,總述升華。

這個在短期内很難有很大的提升,但可以在這段時間内多積累一些好詞好句,平時多看看半月談和人民時評,學習一下寫作思路和文章框架,積累一些典型事例,增強文章的可讀性。

經驗教訓

我是考了兩次才上岸,第一次考的時候複習的時間很短,報名之後就開始各種搜集資料,看各路大神的備考方法,就這些我寫了好幾頁A4紙。然後你是不是就以為我開始好好準備公考了?然後一次上岸了?我也希望是這樣,但事實并非如此!!

于是在第二次備考時,我認真總結了一下上次的教訓,主要有:

準備時間隻有一個多月,内容多時間短,很多知識點都沒看過或者是看了也不理解。

過度依賴經驗貼,一會看這個大神說的有道理,按這個方法來,一會又覺得那個大神說的有道理,又去按人家的方法來,到最後學得很亂。

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看教材和視頻課了,反而很少做題,因為對知識點理解的不夠透徹,再加上自己練習不夠,所以知識點沒有得以應用和準确的掌握。

所以,希望大家在備考時後可以完美得避開這些坑,不要再走我走過的錯路,然後一次上岸豈不是美滋滋!!

以上是我在備考期間總結的一些複習方法和技巧,每個人情況都不一樣,大家僅供參考,總結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山東省考是地獄難度,但是隻要下定決心,認真複習,用對方法和技巧,我們還是有上岸的機會的,你看,我不就上岸了嘛!公務員考試本身就是競争性考試,無論哪一個省份的都會很激烈,隻不過山東省更激烈而已,但既然決定考了,就不要畏懼,在用對方法的基礎上,大膽地向前沖就完事了,淦!!!

如果你覺得對你有用,請高擡貴手點個贊啦~祝大家順利上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