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道德經第六十八章帛書版

道德經第六十八章帛書版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2 12:21:27

道德經第六十八章帛書版?帛書道德經詳解·章六五,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道德經第六十八章帛書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道德經第六十八章帛書版(帛書道德經詳解)1

道德經第六十八章帛書版

帛書道德經詳解·章六五

閱讀導引:

傳世版《道德經》中,本章是道家反智、主張愚民的鐵證。是研究《道德經》的學者們最困惑的一章。“帛書道德經”出土,讓人們豁然開朗。這一章反而是道家反對愚民、主張智民的鐵證。

上一章說,做事必須預先謀劃,慎終如始;強調精神驅控原理的決定性;聖人欲不欲而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而複衆人之所過,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或因聖人主張按道理做事、返璞歸真而“弗敢為”;被世人認為是阻礙人類進步的“愚民”思想。

本章計73字。順着上一章的含義先說出“世人的以為”,而後指出統禦者“智民”還是“愚民”是衡量社會環境是否優異的标準。統禦者智民則社會環境必然大順,統禦者愚民則社會環境必然大逆。

原文斷句:

故曰:“為道者非以明⑴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難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賊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兩者,亦稽式也⑵。恒知稽式,此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乃至大順。

文字釋義:

⑴明:原字是“月冏”,已失傳;冏,光明。“月冏”的意思可能是“使黑暗的月亮光明”。意指“使蒙昧者能看清”,“使人聰明”。故可用“明”代之。

⑵亦稽式也:也是考核标準。◆稽,考核,核查,考察。◆式,樣子,标準。

句義詳解:

故曰:“為道者非以明⑴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難治也,以其知也。”

因此有人說:“宣傳且遵循道理的人不是用道理使民衆聰明,想用道理愚弄民衆,認為民衆難以治理的原因是民衆有智力。”

★道家“返璞歸真”的主張被世人曲解。“返璞歸真”的意思是回歸本性、追求真實。民以食為天。衣食才是人們最基本的最真實的需求。老子發現,世人連衣食無憂的問題都沒解決,反而“貴難得之貨”,追求各種浮華奢侈和感官享受;故而建議人們不要追求那些外在的感官享受,應該回過頭來追求身體内在的充實;即“為腹不為目,去彼取此”。老子的意思很明白,國家必須首先解決民衆的衣食問題,而後才可以追求其它玩意;否則是本木倒置。試問,古今中外有那個國家解決了民衆衣食無憂的問題?科技高度發達的當今社會,哪個國家的民衆衣食無憂?顯而易見,追求浮華奢侈、喜歡上流社會的世人必然反對老子的觀點,讓民衆衣食無憂怎麼可以聚斂巨額财富?怎麼顯現他們的尊貴?因此,世人必然歪曲、篡改道家理論,讓人們認為啟迪民智的道家理論是在愚民,使反對愚民的人們放棄道理而被真正愚弄。實話實說,傳世版《道德經》确有愚民之意。如果“帛書道德經”沒有出土,我們肯定信以為真。

★民之難治也,以其知也。民衆難以治理是因為民衆有智力。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沒有智力的豬馬牛羊很容易治理。智力低下的民衆會心甘情願做奴隸。為什麼有智力的民衆難以治理?因為有智力的人們能發現社會不公且要求公正,所以不能公正待民的統禦者非常頭疼。王侯将相甯有種乎?然而,民衆難以治理的表面原因是民衆有智力,真正原因是統禦者愚昧。如果認為民衆有智力真是國家難以治理的原因,那就真蠢了。

★傳世版《道德經》的内容是: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把“故曰”改為“古之”,試圖坐實道家愚民的主張。然而,因為後面的話又證明道家反對愚民,所以必須繼續篡改。

看懂下面的話,就能明白道家反對愚民、主張智民。

故以知知邦,邦之賊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兩者,亦稽式也。

因此,如果統禦者認為國家難以治理是因為民衆有智力,那是國家的盜賊;如果統禦者認為國家難以治理不是因為民衆有智力,那是國家的收獲。永遠記住這兩點,也是考察(國家盛衰的)标準。

★以知(zhì)知(zhī)邦,邦之賊也;以不知(zhì)知(zhī)邦,邦之德也。知(zhì)即“智”,“以知”即認為是智力原因。“以不知”即“認為不是智力原因”。這句話的意思是:統禦者認為是智力原因知道國家難以治理,是國家的盜賊;認為不是智力原因知道國家難以治理,是國家的收獲。按照現代語法可調整為:如果統禦者認為國家難以治理是因為民衆有智力,那是國家的盜賊;如果統禦者認為國家難以治理不是因為民衆有智力,那是國家的收獲。曆史事實皆是如此。智明的統禦者從不認為國家難以治理的原因是民衆有智力,反而鼓勵民衆提升智力、發揮民衆聰明才智,使國家興旺發達。愚昧的統禦者才會認為國家難以治理的因為是民衆有智力,所以極力推行愚民政策,禁止民衆發揮聰明才智,使國家日趨衰敗。

★傳世版《道德經》的内容是: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如此修改,真就成為反智了。

恒知稽式,此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乃至大順。

永遠記住這個考核标準,這就是大環境。大環境非常深遠,與具體事物相反,是使萬物順暢運行的根本。

★玄德即大環境。第十章:“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長而弗宰也,是謂玄德。”第五十一章:“生而弗有也,為而弗恃也,長而弗宰也,此之謂玄德。”“玄德”是萬物賴以生存的大環境;就是所謂的“外因”。萬物就是生存在這種大環境之中。内因是外因作用的結果,外因是内因生成的環境。内因與外因相反相成,因此“與物反矣”。外因是内因賴以生存的環境。萬物之所以能穩定順暢運行由環境決定,是使萬物順暢運行的根本,即“乃至大順”。

★對于人類社會來說,如果統禦者智民,社會環境必然大順;如果統禦者愚民,社會環境必然大逆。統禦者智民還是愚民是考察社會環境是否優異的基本标準。顯而易見,根據“帛書道德經”的文字,道家主張智民、反對愚民。用笨腦子想想也能明白啊,如果道家主張愚民,還有必要給世人留下那麼多道家經典嗎?秦始皇“焚書”,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才是真正的愚民。

白話譯文:

因此有人說:“宣傳且遵循道理的人不是用道理使民衆聰明,想用道理愚弄民衆,認為民衆難以治理的原因是民衆有智力。” 因此,如果統禦者認為國家難以治理是因為民衆有智力,那是國家的盜賊;如果統禦者認為國家難以治理不是因為民衆有智力,那是國家的收獲。永遠記住這兩點,也是考察(國家盛衰的)标準。永遠記住這個考核标準,這就是大環境。大環境非常深遠,與具體事物相反,是使萬物順暢運行的根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