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重陽節了,豐富多彩的九月初九重陽節蘊含着以人為本、以生命為本的養生之道,是人們對消災納吉,健康長壽的祈福。
重陽節的養生習俗
重陽登高,心身康泰
登高是重陽節最古老的習俗,又稱登高節。古人登高之原始目的是避禍消災,逢兇化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九是一個極為受人崇拜的神秘數字。《黃帝内經·素問》中說:天地之至數,始于一,終于九焉。《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古人認為,九為老陽,陽極必變。兩九均為老陽之數,物極必反,不吉利,易招災惹禍。于是在重陽這天,先民們便去登高,祭拜山神,以消災除難,賜給平安吉祥。
随着社會的進步,科學知識的普及,重陽登高的迷信色彩逐漸淡化,代之而起的是娛樂休閑。隋唐時醫家孫思邈在《千金方·月令》中說: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遊賞,以暢秋志。是的,重陽時節,天高雲淡,秋風送爽,山花爛漫,層林盡染。與親朋好友撲向大自然懷抱,登高望遠,放飛心靈,解放感自由感油然而生,情緒愉悅,一掃悲秋陰霾。登高又是很好的有氧運動,醒腦益智,養心健肺,暢通血脈,強筋壯骨,對防治心腦血管病、肥胖症、糖尿病、便秘、骨質疏松等病大有益處。
佩戴茱萸,辟邪驅毒
重陽節,又叫茱萸節,茱萸是必用的靈物,稱為辟邪翁。古人認為,佩戴茱萸,可以辟邪驅毒,消災納吉。南朝時,梁人吳均在《續齊諧記》中記載一個神異的故事,東漢末年,汝南人桓景跟随術士費長房學道。一天,長房對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家将有災厄。桓景聽了驚恐不已。費長房告訴他消災之法,在重陽這天讓家人各将盛茱萸的绛囊系在臂上,早早外出上山,飲菊花酒,到傍晚時再回家,可免禍。桓景一一照辦,才逃脫這場劫難。西晉周處的《風土記》:茱萸九月九日熟,色赤可愛。俗尚此日,折茱萸以插頭,雲辟除惡氣而禦初寒。西漢淮南王劉安在《淮南萬畢術》中雲:井上宜種茱萸,葉落井中,人飲其水,無瘟疫,懸其子于屋,辟鬼魅。
人們佩戴的茱萸是中藥的吳茱萸,在《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中品,主溫中下氣,止痛,咳逆寒熱,除濕血痹,逐風邪,開腠理。晉人孫楚在《茱萸賦》寫道:攀紫房于纖柯,綴朱實之酷烈,應神農之本草,療生民之疹疾。明代大藥物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中醫認為,吳茱萸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嘔,溫中止瀉等功效,可治厥陰頭痛,脘腹脹痛,嘔吐吞酸,寒疝腹痛,寒濕腳氣,痛經,五更洩瀉等症。茱萸葉還可治霍亂,根可以殺蟲。
飲食菊花,攝生延年
重陽節有賞菊、詠菊、食菊的風俗。屈原在《離騷》中吟道: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九章》中的播江離與滋菊兮,原春日以為糗芳。是指将菊花與谷物相摻和制成食品。魏晉時代的文人名士将菊花奉為仙品,普遍相信服食菊花可使人長生不老。晉人傅玄稱菊花服之者長壽,食之者通神。晉代醫家葛洪在《西京雜記》中說:菊花舒時,并采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飲菊花酒,令人長壽。說其愛菊,首推陶淵明,他隐居廬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時常邀親朋好友一同賞菊品菊,今日送走西方客,明日又迎東方朋。被民間奉為九月花神。相傳,有一年九月初九因沒有酒,他隻好在宅邊菊花叢中采了一大把菊花。此時,忽然望見白衣人到,乃是江州刺史王弘派使者送酒來了。放翁喜出望外,以菊花烹制下酒菜肴,欣然酌酒取樂。
菊花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明代李時珍對菊花推崇備至:其苗可蔬,葉可啜,花可餌,根實可入藥,囊之可枕,釀之可飲,自本到末,罔不有功。可治頭風、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目前,藥用的有三種,杭菊(黃菊花)散風解熱,滁菊(白菊花)養肝明目,野菊花以清熱解毒見長。若釀制成菊花酒,可增加活血化瘀之功,每次飲25~50毫升為宜。
重陽節吃什麼
吃蟹
重陽佳節正值九月,秋菊飄香,螃蟹膏黃美味,肉質細嫩,正是食蟹的大好季節。古人有詩雲: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
吃花糕
重陽節敬老,登高以避災。 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的含義在裡面,比較吉利。
飲菊花酒
重陽要飲菊花酒。九九與久久 同音,與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這一說法。曆史含義是:認為它是延壽,不老的美稱。 民間将九月也叫菊月或菊節。故賞菊是重陽不可少的活動。
吃羊肉面
羊與陽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頂上的一,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九九之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