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個在讀研二女研究生,未來想當高校英語教師,到底該讀博還是直接工作?
今天還是跟大家分享一位粉絲小夥伴的職業規劃案例分析,她跟我說道:
“我是女生,今年24歲。現在研究生二年級剛完,還有半年畢業。
本科是北方一所二本大學,商務英語專業,研究生也是雙非大學的英語專業。本科和研究生期間都拿到國家獎學金,專八優秀,也有考雅思。面對這些獎項,仍覺得自己能力不足。未來就業方向主要考慮以下幾點,但不知如何選擇:
1、考博士,當大學老師。
考研被調劑,一直有名校情結,其次,非常想從事高校教師這一職業,但起步就是博士這一硬性的條件,不得不讓我去讀博。對學術其實沒有太大興趣,但是也能坐下來靜心認真的完成論文,研究生期間也發過三篇論文,算是比較多的了。
糾結點:對專業知識掌握不是很系統,心裡沒底,打算初步申請博士兩年看一看,能申請上就去讀,申請不上就工作。
但申請期間耗費的時間太多,最近論文投稿很耽誤精力和其他工作,不知道是否值得。目前無男友,父母不同意讀博。自己研究生非名校,導師手中也無資源,需要自己考,無法靠人際關系。
2、中專高職學校的英語教師。
去年有在一家高職學校任兼職教師,帶大一學生,但學習氛圍使我感到有心無力,最重要的是工作比較閑,個人的成就價值感較低,但個人非常喜歡學校的環境。
如果畢業後進入此類學校,可能是合同制,工資極低,晉升渠道也不明确。
3、新東方的考研或雅思英語教師。
暑假期間,有在新東方做過高中英語教師一對一,每月有一萬多的收入,非常可觀。近來,因雙減政策的影響,想轉入考研英語和出國語言部門,想刷雅思成績,當雅思教師。
糾結點:教培機構不穩定,工資取決于多勞多得,有工資上限。我個人比較勤懇認真,不怕苦和累,感覺晉升提高工資水平比較受限,因為大部分的時間固定下來,沒機會發展副業。父母說,教培機構的五險一金政策是一大缺點,目前對其不了解,不知道怎樣去平衡體制内和體制外的教師工作。
4、北方某二線城市的高中英語教師。
家鄉在北方一個人口大省,這個二線城市屬于家鄉所在省。我不知道是畢業後直接考編?還是先選擇其他工作,工作一段時間5-6年後再考編更合适?
我個人更想先嘗試其他的工作機會,想拼一下,不想直接邁入一個一眼望到頭的行業裡。和英語挂鈎的工作有很多,就我個人性格而言,比較内向、安靜,不太适合外貿這種溝通交流的工作,也适應不了互聯網大廠那種太快的工作節奏。這樣看來,其他工作選擇也是有限的。
今年上半年,有考博想法,就花費時間打磨了幾篇論文,後來發表過程中,發現水也很深,不是一個理想的學習環境。
但還是有名校情結,反複糾結中。而且非常想成為一名大學英語教師,但是我本科的起點不是很好,所以如果能去二本或者三本教學就可以了,不知是否值得,我個人對薪資沒太大要求,主要是個人價值和滿足感。
最近和父親交流之後的想法是,先去教培行業,再進公立高中,之後發展副業。
我是普通工薪家庭出來的,眼界和格局可能有限,也不清楚現在的就業發展形勢,母親一心想讓考公務員或者編制,父親是想讓我從事外貿或自主創業。
我是想當大學教師,但我明确知道,考博的話,自身沒有關系,學術底子不硬、沒有學術熱情的話,很難堅持之後的5、6年學習生活,所以非常糾結。
但周圍的老師,同學覺得我的學習成績很好,也能坐住冷闆凳都比較建議我讀博,我的一個在高校工作的學姐,也建議我一口氣讀完博士再到高校工作,因為她是工作了之後才讀博的。我也想,但還是對自己沒有太多信心。”
今天,我就借回複這位小夥伴的機會,跟大家說一些我的觀點和思路,供其他類似處境的小夥伴們參考。
先來說結論:我的意見,更推薦你畢業後先謀求一份有編制的工作,并且首選高等職業院校或大專院校,其次選擇公立高中的編制老師,然後把奮鬥精神、價值感、職業上升空間這些寄托在副業上。去培訓機構代課不推薦,讀博更加不推薦。
第一,培訓機構有很多不穩定性因素,不建議去。讀博時間成本也太高。
培訓機構的本質屬性是:附帶有教育功能的商業服務性機構。本質是商業機構,核心問題是要盈利。這裡面不穩定性因素非常多,而且一般工作強度大,主要靠體力賺錢。
你在培訓機構代課,教得再好,用不了10年也會被更年輕的教師所取代。女性在體力性質濃厚的工作類型裡,天生就帶有劣勢。
鑒于你對科研沒興趣、家境也一般等因素,讀博是一條高投入、低回報的異常艱難路線,非常地不劃算,時間成本太高了。所以不推薦讀博。
第二,英語在高中階段,以後慢慢會演變為選修科目、副科。
所以,以後中小學英語教師的需求量會逐漸減少,已經早期入職的英語教師将來可能會面臨轉崗、降薪的困境,沒編制的英語教師甚至可能被辭退。
所以,不推薦你首選高中英語教師。但是,如果你沒有考上高等院校的編制,退而求其次,也是可以考慮高中編制的。
第三,讓你第一份工作進高校體制内,并不是讓你進去就躺平,也不是讓你過一眼望到頭的日子。
而是讓你在繼續努力前行的路上,身上起碼帶着一份“壓縮餅幹”而已。這個理念和思路,我在今年6月6日講高考話題的時候,就提到過。
因為未來社會,将沒有絕對穩定的工作,沒有“鐵飯碗”這一說,也沒有“一項技能吃一輩子飯”這回事。每個人都需要終身學習,甚至終身工作,因為人口嚴重老齡化、人口負增長馬上就要到來。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必須變成很優秀的人,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賺高薪,但是我說的這個趨勢是基本确定的。隻不過就是你早接受、早主動和晚知道、更被動的區别而已。
第一份體制内工作,說白了就是職業生涯前期的一份過渡性工作而已,絕大多數人今後都不可能一份工作幹一輩子。有了第一份體制内工作,起碼對于普通人來說,有了“穩中求進”的最低基本保障。
你先把第一份工作認真幹明白,幹好,多反思、多改進工作理念和方式,肯定會有所收獲的。工作實踐裡面的知識,都是原來在學校裡學不到的。
當你的認知水平達到另一個高度的時候,就是你開始尋找第二份職業方向的開始。也就是我經常說的,積極開拓副業,作為人生中後期的長期職業方向。
因為,你不管進哪個體制内單位,都差不多,幹個5、6年,最多超不過10年,你都會很快進入職業倦怠期,你也别指望體制内工作能帶給你多少成就感和價值感,或者給你很多回報,對于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這個是不現實的。
所以,你需要在副業方向上尋求價值感和成就感,副業做好了,很可能就是你人生中後期的長期主業。這方面的思路,我近期正在陸續地講。
第四,你那個學姐說的話,不見得對你有參考價值。
假如你熱愛搞科研,并且原生家境十分優越的話,那我肯定就推薦你去讀博士了。但我感覺你明顯不符合這兩個條件。所以我肯定還是不推薦你讀博士。
因為我主要是研究心理學方向的,所以我給所有人就業擇業建議的時候,更加傾向于長遠的生涯規劃,更看重長期的發展。注意,經濟學、社會學,都可以看作是心理學的子學科。
你的學姐,我猜最多也超不過30歲,工齡超不過5年,對吧?所以她讀博的出發點,更加傾向于自身的個性特點、家庭背景以及短期内的利益。
我必須要告訴你的是,一來,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适合她的路子,未必适合你;二來,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隻能二選一,這兩者經常是有互斥關系的,就看你怎麼選了。
最終如何做決定,主要取決于你的原生家庭經濟情況、你的個人長期追求這兩個因素,也與你的目标就業城市以及個人感情狀況有少許關系。
我講的思路,基本都是站在長期發展和長遠利益的角度上去說的,這樣的話不可避免地會損失一小部分眼前利益。
當然了,客觀現實就是,大部分人都隻能看到眼前,也就不願意相信我說的話。至于我說的對還是錯,自有時間來證明。如果你願意靜下心來多反思我說的這些内容,相信你心中也自然會有答案的。
雖然未來普通人的職業生涯都各有各的不同,但優秀的人,長期職業發展路線都是高度相似的,就是建立個人線上品牌IP,利用互聯網、自媒體渠道,放大自己的某方面能力優勢,發現更多的、新的社會需求,對接全國甚至全世界更多的人,服務更多的人,從而使自己産生更大的社會價值。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如果還有其他疑問,歡迎與我互動。你的收藏、點贊、轉發和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我是魏老師,咱們下期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