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尿路上皮癌”,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但是說起“膀胱癌”,大家卻并不陌生。事實上,90%的尿路上皮癌都發生在膀胱上,平常大家熟知的膀胱癌通常指的是尿路上皮癌。
尿路上皮癌是一種很容易複發的癌症,一旦進入晚期,如果不能通過手術方式根除,患者的治療選擇非常有限,五年生存率僅為5%。
這一殘酷的治療現狀,如今有望得到改觀。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泌尿外科主任、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膀胱尿路上皮癌專委會常委魏強教授稱,今年,一款國産的PD-1抑制劑獲批用于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療,為患者帶來了治療上的新曙光。
這種癌症“男多女少”,晚期五年生存率較低魏強教授告訴記者,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的統計數據,我國每年因癌症引發的死亡率為2.16/10萬,占全國所有死亡病例的1.3%。根據國際腫瘤觀察的數據,2018年我國膀胱癌患者死亡人數為3.8萬,其中男性2.9萬,女性1萬,從數據上來看,男性遠遠高于女性。但這一數據仍然處于上升趨勢:據預測,2040年,我國膀胱癌患者死亡人數将達到8.4萬,增速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魏強教授
為什麼會這樣呢?
魏強教授解釋,尿路上皮癌容易複發,複發以後有可能會出現進展,治療效果比較差。膀胱癌一旦進入到晚期階段,就不能通過手術方式來根除,“此前這些患者的後續治療手段非常有限,五年生存率較低,晚期膀胱癌的五年生存率僅約5%。”
如何早期發現這種癌?專家教你快速識别那麼,尿路上皮癌的具體症狀是什麼?
我們如何在早期發現它呢?
魏強教授告訴記者,尿路上皮癌的發病特點除了男性是高發人群外, 還有年齡段的特點:一般30歲以前的發病率比較低,而30歲-80歲則是高發年齡段。
“這種癌症的症狀比較明顯,很容易判斷。”他說,因為尿路上皮癌生長在尿路上皮,所以一旦腫瘤生長侵犯血管就容易造成出血,從而在尿液中表現出來。因此,血尿是尿路上皮癌最早出現的症狀,一旦觀察到血尿,應快速就醫,做到早診斷、早幹預。
魏強教授稱,膀胱癌可以分成肌層浸潤和非肌層浸潤兩種類型,臨床上的病例70%屬于非肌層浸潤,膀胱腫瘤可以通過經尿道電切手術切除,大多數三級醫院都可以做這種手術。
他告訴記者,在治療上相對難的,是肌層浸潤這一類,“川大華西醫院目前每年收治的膀胱癌患者超過一千例,有約200多例患者為肌層浸潤性膀胱癌,這些患者需要做根治性膀胱切除,有些基層醫院做這類手術的條件可能不具備。”
然而,對醫療專家而言,最難的是尿路上皮癌晚期患者的治療手段十分有限但在今年,出現了新的“曙光”。
治療出現新曙光,腫瘤免疫療法已經用于臨床“對于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來說,過往的治療方案十分有限,近30年以來幾乎沒有突破性進展。”魏強教授說,以往常用的治療方案是順鉑為基礎的化療,但有20—40%的患者因為腎功能不全無法耐受,“很難想到其他更好的辦法。”
魏強教授
此前,全球已有5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先後獲批用于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腫瘤免疫治療已成為尿路上皮癌的重要治療手段,并被寫入各大重要指南。但遺憾的是,這些藥物均未在國内獲批用于尿路上皮癌的治療,國内患者仍在苦苦等待這一全新治療方案的來臨。然而,這一狀況已經發生了變化。
今年4月,國産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替雷利珠單抗獲批用于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療,“這是我國目前唯一獲批用于尿路上皮癌治療的PD-1抑制劑,它标志着國内尿路上皮癌的治療正式進入免疫治療時代。”魏強教授告訴記者,“即便在免疫治療停藥以後,仍然能在一段時間内持續産生腫瘤抑制,這是免疫治療非常突出的特點。”他說,這對于患者來說,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治療選擇。
成都日報記者 鄧曉洪 文/圖 部分圖據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