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怎樣徹底解決褐藻?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魚缸怎樣徹底解決褐藻?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關于魚缸内各種藻類的生成,主要原因就在于水體過肥以及光照因素,不會再有其他原因了。
有些藻類喜歡光照,在适度的陽光或者燈光的照耀下,它們就可以達到野蠻生長,比如說絲藻或者青苔,但是在魚缸裡最晚出現的,一定是青苔,必須在水質徹底穩定以後。
而有些藻類并不需要多少光照,它們就能生長的很好,隻要魚缸裡的有機物含量達到一定的标準,主要的成分就是硝酸鹽和氮磷鉀以及各種微量元素,比如說褐藻。
幾經周折的小魚缸,總在褐藻、絲藻之間轉換我的這個小魚缸,之前飼養的是一些黑殼蝦,因為它們的需要,從室外的培養魚蟲容器中,引入了一些絲藻,之後,這個魚缸裡的絲藻幾開始大量的爆發了。
使用的魚缸燈也很簡單,就是普通的水草燈,每天的光照時間不一定,大緻在七八個小時左右吧,甚至于更長些。
後來由于把黑殼蝦移至室外,飼養了一段時間的紅肚鳳凰,由于長時間不換水的緣故,導緻了褐藻的大量爆發,水體嚴重跌酸,最後不得已倒缸。
倒缸後,在就沒有去過度關注這個魚缸,裡面的水也沒有多少了,基本不開燈,各種藻類也就慢慢歇菜了,但是種源還在。
鳑鲏、蝦虎、麥穗魚入缸後,清理了褐藻,保留了部分絲藻當這個小魚缸準備飼養原生魚以後,加入新水,簡單擦拭了缸壁,各種藻類開始緩慢生長,一開始還是絲藻占了上風。
由于近期不再經常開燈,以及投喂量增大的緣故,這個魚缸裡的褐藻開始大量繁殖,很快就在魚缸中占據了主導地位,這個現象我們通過魚缸内的石頭的色澤變化就可以看的出來,再這樣持續下去的話,這個魚缸還有可能繼續跌酸。
所以我才想到了扔進去幾個大眼賊看看,它們除藻的效果如何?
但是,事與願違的是,它們除藻的能力不強,咬魚倒是很在行,因此得想辦法把它們剔除。
善用清道夫,褐藻幾乎一掃而光,隻剩下來絲藻,這就是我想要的結果因為我的一貫原則就是擦魚缸,隻擦正面的缸壁,其他缸壁基本選擇無視,所以說,其他缸壁的這個褐藻和絲藻攪合在一起,就很難去除,雖然輕輕擦拭,大部分褐藻也能去除,那不是還需要我親自動手嗎?
實在沒招的情況下,隻能依靠清道夫來解決這個問題了。
任何的觀賞魚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喜歡選擇最容易獲得的食物去吃,清道夫也不例外。
它也知道褐藻比起絲藻吃起來更容易,因此來說,入缸兩天後,除了缸壁拐角部分,清道夫無法攝食以外,其他部位的褐藻,基本上是一掃而光,這個結果我很喜歡。
所以說,我一直還是比較提倡善用清道夫來去除褐藻的,這個方法既簡單又快捷,而且是純生物處理。
其實這個魚缸中,還有一條吸鳅的,但是根本起不到任何的除藻效果,據我觀察,它也會不斷擦拭缸壁,隻是無論從飯量還是工作效率等,都要比清道夫相差太遠。
清道夫隻是工具魚,善于利用,也要善于放棄在這裡再次提一下,關于清道夫頻繁拜拜的問題,大部分都是因為選魚不當或者餓死,不會再有其他原因,被比較大型的觀賞魚攻擊緻死的概率,其實極低。
那麼,我們既然把清道夫作為除藻的工具魚,它就要有一定的工作性和選擇性,并不是說,随随便便的一條清道夫,它一定就會幹活的,這就需要我們去觀察了,如果發現有部分吸魚或者懶惰現象,隻能更換或者放棄。
再比如很多魚友所擔心的,我使用清道夫除藻,我還想培養青苔怎麼辦?即使是魚缸裡的絲藻,清道夫除完褐藻後,它能不去吃嗎?
這個毫無疑問,它是肯定會去吃的,為什麼說,我們要善于利用,原因就在這裡。
作為一條工具魚,在幹完一個工程之後,它們是可以适度休息的。
随便找個小容器,隻要是水溫不低于16度,偶爾給口吃的,它們也能活的很好。
而且關鍵的問題是,如果它們不能适度的保持饑餓感,下一次的工作又該如何勝任呢,這不是很簡單的道理嗎?
很多魚友說,養魚老道這麼多魚缸得需要多少清道夫啊?其實也不多,十來條足矣,它們就是我這裡的除藻别動隊,其實省了我多少事?
既不用整天想着除藻,也不必擔心魚缸裡的少量殘渣,至于說顔值問題,我又不是欣賞它來着,可以選擇無視。
如果沒有清道夫,隻能手動去除褐藻,其實也很簡單,隻是很多魚友沒有這個耐心罷了因為近期不斷有魚友來詢問關于褐藻的問題,是不是光照強了或者弱了,是不是魚缸裡的有機物多了或者少了,等等。
據我觀察,不管是光照多少,有機物多少,在開缸初期,褐藻總會不斷出現。
除非是我們的過濾足夠強大,可以強大到,魚缸壁基本不沾染任何的雜質或者菌膜,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事,否則的話,褐藻必定就會出現。
再者就是水質達到了持續穩定階段,青苔或者絲藻開始生長,它們才能有效地壓制住褐藻,要不然,我們既然不喜歡清道夫,又想去除掉魚缸内的褐藻,别去想三想四了,那些都沒用的。
隻有一招,那就是手動不斷擦拭。
褐藻雖然爆發速度快、數量較多,但是擦拭起來極為簡單,幾分鐘完全可以搞定,就是一個不斷擦拭的過程,出現了就擦掉,隻要出現了蔓延之勢,就給它扼殺住,一直到水質穩定,它們也就慢慢消失了。
部分少量的存在也是有可能的,隻要防控得力,它們就不可能過度發展了。
所以我一直說,在養魚過程中,很多笨辦法才是最好用的。
可惜很多新魚友們偏偏不信,非要再去尋找什麼捷徑……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