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27 00:52:53

本文首發于什麼值得買平台請關注本賬号獲取更多好文,作者:yuyusanka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1

創作立場聲明:文中軟件截圖均為個人真實操作界面中截取,請勿轉載。個人觀點,與所在組織無關。

在大媽上發文也有好幾年了,一直都是寫一些個人興趣愛好的東西,這回偶然看到大媽上有個“設計專業學生的筆記本選購”方面的征稿,剛好和我的本職工作專業對口,就借此機會談一談個人對于各個方向設計硬件需求的認識。平時工作中一直使用台式機進行設計,筆記本用過的不算多,隻能根據硬件推薦一些吧,僅供參考,另外軟硬件都僅限windows,不涉及Mac平台。全文近9000字,圖表較多,不想聽具體分析的可以直接拉到最後看結論和機型推薦。

首先介紹下我在設計方面的工作經曆,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出于個人愛好在學校時自學了PS、PR,畢業後工作于某省級工程設計院,主要使用Autocad、天正;不久後加入了BIM部門,開始使用Revit、Bentley、Solidworks等軟件,也會用到Lumion等實時渲染軟件;後來Lumion逐漸滿足不了需求,又開始使用3dsMax、Unity以及V-ray、Octane等渲染器;在這過程中又産生了一些視頻制作的需求,又學習了AE、C4D。到現在也兼顧負責了全公司的軟件評測、性能測試等工作。

上面這些軟件,可以說是涵蓋了平面設計、視頻制作、機械、工程、3D、渲染等一系列的設計工作流程,一不小心就做成全棧設計師了。可能并沒有精通于某一方面,研究深度沒法和大神相提并論。而個人恰巧也對電腦硬件感興趣,在各個軟件使用過程中特别留意了各硬件在軟件中的表現,下面就分别按照不同的設計方向進行解讀。按個人的理解可以分為以下方向:

平面設計

平面設計也稱為視覺傳達設計,涵蓋版式設計、UI設計、标志廣告等,以2D矢量、标量繪圖為主,常用軟件有Photoshop、illustrator、Sketch等,在各方向的設計中相對較為輕量。

了解一款軟件的配置需求,最直接的方式是查看官方提供的最低配置和推薦配置,但設計軟件和遊戲不同,根據用戶使用需求的不同,硬件需求可能會有很大差别。以Photoshop為例,adobe官網給出的最低要求僅為>2GHz處理器及2G内存,這在今天看來大部分手機都可以滿足。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2

在實際工作流中處理器單核頻率直接決定了圖像處理的速度,在高分辨率下會有明顯感受,而其他核心占用率有限。RAM内存決定了可打開的PSD文件的大小,在處理圖層很多、分辨率高的圖像時(如處理GIS圖層、制作全景圖等)内存不足會出現文件無法保存或者程序崩潰。一般來講顯卡的影響很小,除了個别特殊濾鏡(如最新版本的AI降噪)之外,即使是集顯利用率也很少超過20%的情況。其他平面軟件應該也和PS情況類似。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3

圖層多,分辨率大,内存占用高

平面設計還可以延伸到插畫(常用SAI、Painter)、攝影(常用Lightroom),前者和PS需求差不多,而攝影更注重大量照片的批處理,處理器和内存直接決定了工作效率,要求要更高一些。

視頻制作

視頻制作這裡隻以Adobe家的Premiere Pro和After Effacts兩款為例,其他更專業的軟件個人用戶一般難以涉及,我也沒有用過。首先同樣來看一下兩款軟件的官方硬件需求,兩者均為最新版本: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4

Pr這邊給出了較為具體的要求,可以注意到新版(2019)要求CPU高于6代,而且系統必須是win10 1703以上,CPU主要決定了視頻渲染壓制時的編碼速度,壓制時多核心的利用率可以達到100%,而編輯過程中影響不大,根據預算平衡購置既可。内存要求也比PS高了很多,8GB起步,1080P推薦16GB、4k媒體則推薦32GB。顯卡方面這裡隻提到了顯存,雖然顯存并不能完全反應顯卡性能,但近年狂牛版之類的神卡也少了,一定程度上可作為參考。從這個顯存來看,一般的intel核顯最多隻能共享到1G顯存,是無法滿足需求的,對于台式機大概對應的是1030或者1650,對于輕薄本則是MX150/MX250了,遊戲本所用的顯卡都可以滿足。對于視頻編輯硬盤也很重要,推薦配置裡軟件安裝和緩存的位置都要求使用SSD,實測提升确實比較明顯,在SSD中可以明顯改善預覽播放時的速度。素材較多時緩存的空間占用也不小,大概有30~40GB,所以對于C盤的SSD盡量250G起步,500G更好。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5

Pr輸出時的資源占用

對于視頻工作室,視頻素材量可以說巨大,同時原片的碼率很高。所以網絡存儲一項在推薦配置中居然推薦到了10GB的速度,即萬兆以太網,這一項可以說是很高了,對網卡、網線、路由器、存儲設備都有很高要求。不差錢的一套配齊确實舒服,囊中羞澀還是老老實實用本地素材和代理資源不。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6

AE這邊沒有Pr這麼詳細的介紹,CPU、硬盤可以參考Pr的配置。内存這邊要求16GB起步也是有原因的,AE和Pr不同,視頻預覽播放時并非是對硬盤中的文件進行解碼并添加各種濾鏡,而是以将素材的每一幀都寫入内存,再添加特效後從内存播放預覽,類似于在PS中處理一條PNG序列,這也就造成了内存的占用非常大,可以說是沒有上限,無論多大内存隻要預覽播放的時間長了都會被占滿。對于生産力工具,盡量都配置32G甚至更高。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7

顯卡方面官方沒有給出要求,adobe軟件主要用的是N卡的cuda API進行加速,但實際顯卡占用很有限,我的1080Ti很少能上到10%以上,AE的預覽和渲染主要也是吃CPU。隻有個别一些插件可能會用到GPU,如Twixtor Pro變速插件需要用到插幀算法、Element 3D插件需要處理3D圖形,根據使用需求自行選用合适的N卡既可。

CAD

這裡的CAD指的是廣義的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包括而不限于Autodesk公司的AutoCAD,常用的軟件還有用于機械設計的Solidworks、Pro/E、西門子 NX,用于建築設計的Rhino、Revit以及我用的Bentley系列軟件等。CAD軟件大多采用Nurbs樣條曲線構件模型,以精确描述為指向,帶有較強的數學約束。

首先來看國内應用最多的AutoCAD,這款軟件能夠從十幾年前火到現在也是令人很驚訝的。Autocad被廣泛用于各專業的二維繪圖,然後就沒有然後了,3D功能很不好用,性能也一般。按照大多數人的使用方式,它并不比windows的畫圖高級到哪去,每年更新換代,實用功能沒什麼升級,安裝卻翻了n倍,每隔3代還會限制舊版打開,以至于很多人2007以後就沒有升級的需求。近年推出的行業應用工具包也不被市場看好,本地化方面是比不過已經深谙用戶習慣多年的天正等插件。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8

所以這裡就看看舊版本的要求吧,新版要求提高了很多但沒有必要。2014版本僅需奔4級别的處理器,給的太高他也用不起來,本質還是靠單核性能。推薦4GB内存,如果有打開較大文件如大範圍地形圖的需求,應相應提高,8~16GB比較合适。大部分Autocad用戶僅在線框模式下使用,顯卡更是沒什麼用武之地了。

再來看Solidworks,這款軟件用戶量很大,也是我最早上手的3D建模軟件。它的配置要求寫的很明确: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9

處理器要求3.3GHz起步,大概是4代i3或者G4560以上的水平。内存則要求較高,建議16GB起步。顯卡方面雖然給出了官方認證和測試的型号,但嚴謹如達索公司,裡面自然僅有專業圖形卡,那我們究竟選擇遊戲卡還是更貴的專業卡呢,我們放到後面專門說。

Solidworks也是少有的自帶基準測試的CAD軟件,跑分的可以很大程度上說明對各硬件的需求。有興趣的可以點進去參考其它用戶上傳的跑分。同時官方也給出了各項評分标準說明: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10

劃重點:Solidworks軟件建模中CPU多核沒用,影響渲染速度(沒用,誰拿SW搞渲染啊)以及分析計算速度,顯卡影響建模過程中的顯示速度、大模型的承載能力,硬盤速度影響文件打開和保存和分析計算速度。

最後來看看Bentley的BIM軟件,Bentley的軟件生态以Microstation為基礎繪圖平台(相當于Autocad),基于此平台增加功能形成其他的專業軟件如建築、電氣、工廠、路橋。和天正類似,不過所有模塊都是由Bentley公司自己開發的,每款軟件都可獨立安裝。各專業的模型差别很大,這就帶來了和一般CAD不同的特點:比如建築、工廠行業軟件和Revit類似,主要處理參數化模型,而路橋軟件側重處理GIS數據、傾斜攝影瓦片模型、大範圍地形網格模型,電氣軟件還要涉及到數據庫的使用。但每款軟件還都是相同文件格式,模型相互可以參考使用,配套的還有實時渲染可視化軟件,因此Benltey軟件要求的硬件性能非常全面。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11

多元數據的融合顯示

我單位為Bentley系列軟件配置的主力台式機為Dell 7050商用機7代i7 R5亮機卡,渲染專用台式機為HP暗影精靈4Plus,8代i7 2070 32G内存,筆記本為Dell G3遊戲本,i7 8750H 1050Ti 16G内存,另外有用于實景建模計算的1080TiGPU陣列,可以較為流暢進行内外業辦公、渲染,提供給大家參考。

DCC

DCC是指Digital Content Creation,泛指面向于影視、娛樂、遊戲行業的建模創作,也是很大一方面設計方向。主要建模軟件有3dsMax、Maya、Cinema4D,還有Zbrush三維雕刻軟件、blender開源3D建模動畫軟件。配套使用的渲染器有建築上常用的V-ray、nvidia的Iray、Autodesk的Arnold、GPU渲染器Octane,可視化軟件Lumion、Twinmotion,遊戲引擎Unity、Unreal engine等。(可視化軟件雖然在BIM設計中使用較多,但本質還是将CAD模型轉化成了DCC)

DCC中根據使用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為RT(Real-time)和非RT,即實時渲染和非實時渲染,兩者的工作流程和硬件需求差别也較大。

非RT

非RT的工作流程常用于工業設計、機械設計展示、建築效果圖制作、遊戲貼圖烘焙,一般采用3D建模軟件 光線追蹤渲染器 大量的時間渲染,最後輸出的是靜态圖片或合并成視頻,舉個栗子:特效電影、遊戲的過場動畫一般都是這麼做的,光影都比較真實,而遊戲過程是RT的,畫面看上去就比較假了。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12

以C4D為例,軟件本身由于處理的是網格模型,本質是處理點線面,在建模、貼圖過程中對硬件的需求并不是很高。主要的壓力在渲染輸出方面,根據所用的渲染器不同,所消耗的硬件也不同,C4D自帶渲染器、V-ray、Corona、Arnold等主要吃CPU多核,而Octane、Redshift等主要靠GPU計算,CPU負責邏輯處理。但近些年V-ray、Arnold也都開始利用cuda進行GPU加速、AI降噪、計算體積燈光、煙霧等,僅限N卡。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13

CPU、GPU在渲染中的表現可以直接的通過渲染時長進行反映,著名的cinebench跑分軟件(與C4D同為MAXON公司開發)也正是就是使用C4D的自帶渲染器渲染同一個固定場景,再根據标準計算出分數,圖中同時計算的框框數就是CPU的線程數。

如果是用于實際工作的渲染,速度自然是越快越好,硬件配置當然也是越高越好,畢竟你永遠不知道業主要圖有多着急,叫你改圖的時間有多緊,Intel的Extreme系列、AMD的Threadripper就是為此而生,當然上個服務器用的E5、Epic霄龍也行。企業及應用還可以委托給渲染農場進行雲渲染。

但對于學生用戶,或者僅自己玩玩,并不是說配置低了就不能用,隻不過是延長一些渲染時間而已,相同設置下最終的渲染效果是相同的,通過正确的使用方式——低質量預覽、高質量輸出,也可以在能接受的時間範圍内滿足大部分需求。個人認為台式機用戶CPU自然是選擇最新的3代銳龍了,正是多核心的用武之地,顯卡低端的可以選擇RX580 8G入門,顯存夠大性價比高,高端的盡量選擇RTX系列起步,因為新的RTX顯卡支持使用OpitX API進行光線追蹤加速和AI降噪,目前已有一些渲染器的開始支持了,也是未來的趨勢。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14

RTX在創作和遊戲中的三條技術路線

RT

RT就是Real-time實時渲染,常用軟件有建築可視化軟件Lumion、Twinmotion、Enscape、Fuzor,Bentley的配套渲染軟件LumenRT,遊戲引擎Unity、Unreal engin等。這些創作工具是以所見即所得的手段進行設計為目标,類似于在玩模拟建造類遊戲。其硬件需求也和遊戲相似,主要消耗GPU性能,需要一定的CPU性能和内存支持。

Lumion軟件官網給出了詳細的硬件需求,明确指出了GPU是決定因素,還有各級别模型所需的顯卡型号表。軟件自帶有Benchmark,通過跑分可以很容易看到自己硬件各方面的适用性。感興趣的可以去下載試用版跑個分。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15

lumion中等水平配置,其他檔位可以在連接内查看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16

本人目前電腦測試的分數,基于Lumion8 pro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17

軟件渲染及操作過程中的資源消耗,場景不大

其他實時渲染的可視化軟件都和Lumion大同小異,都是以顯卡為最高優先級,其次是内存和CPU,個人主觀感覺LumenRT要求要低一些,Twinmotion要求更高一些。

Unity和Unreal兩大遊戲引擎相信遊戲玩家都很熟悉了,近年來也開始用于汽車和AEC行業的設計,用于制作一些互動性的的展示,VR場景等。遊戲引擎包含的方面很多,模型、程序、技術美術、level設計的配置要求也都各不相同,這裡還是針對做設計常用的工作流來講。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18

一個方面是隻使用遊戲引擎搭建場景,再通過渲染器輸出,或者烘焙至lightmap,和非實時的工作流相似,硬件需求也是類似的(用免費的軟件建模,用個人版的遊戲引擎和插件渲染,不用花錢)。

另一個方面就是做實時可交互的可視化場景了,想要做的好的話過程還是很複雜的,可以參考Unity倫敦辦公室的可視化流程。

其中需要用到Lightmap的烘焙,可CPU也可GPU,實時的燈光、太陽光,這些都需要大量的GPU實時計算。如果是制作VR場景的話、GPU的需求更是成倍增加,需要VR ready的顯卡。遊戲引擎也都會提供可自由調整的配置和優化工具,如果發現已經很高的硬件配置還是帶不動,就要從自己場景上找原因了。

非VR流程推薦最新的i5 1660Ti/588起步,N卡在Optix降噪方面有優勢,A卡在Unity自帶的Lightmap方面有優勢(用的是Radeon ProRender),看個人喜好選擇了。VR流程直接9700KF 2060S起步,高主頻幹什麼都能通吃,2060S可以滿足小場景的VR應用,而RTX在最新的Unity2019.3和Unreal 4.23裡已經可以預覽使用了,可以嘗嘗鮮。

其他個人觀點

關于顯示器

除了專門的二維CAD用戶、純形體設計用戶之外,顯示器素質對于大部分設計師都比較重要。平面設計、攝影用戶可能需要同時關注顯示器的色域和色準,色域的标準有很多,記住sRGB是低标準,Adobe和NTSC是高标準就行了,sRGB>100%,色準Delta<3就可以作為入門使用了,進階的可以選擇99% AdobeRGB,再配合硬件設備校色。其他設計用戶色域就沒那麼重要了,一般sRGB>99%就可以作為入門使用了。

關于遊戲卡和專業卡

A卡沒什麼研究,N卡曆代的專業卡和遊戲卡用的都是同一套核心,遊戲卡在同級的專業卡基礎上閹割一些核心、顯存和驅動功能而來,當然價格也差了好多倍。如曾經的1080Ti就是在完整的帕斯卡GP102核心上閹割而來,而完整的GP102則用于Quadro P6000,P6000擁有略多的核心數,比公版略高的頻率和高達24G的顯存,但價格竟然高達5999美元,是1080Ti的699美元的8倍還多,但實際效果呢,還要分軟件來看。這裡推薦看一下LTT去年的一個視頻,裡面有詳細的測試,所使用的是Solidworks作為測試基準。

視頻裡可以看到,對于Solidworks之類的CAD軟件,專業卡确實帶來了成倍的提升,入門級别都能吊打自家遊戲甜品卡。但也可以看到有趣的是480都能打平1080Ti,再次感歎老黃刀法精湛,企業用戶老老實實掏錢買優化吧。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19

對于DCC軟件,前幾年個人曾對比過兩台同樣是5960X 64G内存的x99的平台,一台配的是Quadro M4000,一台是GTX 780Ti,當時M4000售價是780Ti的兩倍。但無論是操作過程中的顯示速度,還是GPU渲染性能都是780Ti領先,這可能是由于DCC軟件本質是網格和着色器的操作,更接近于遊戲,和CAD的曲面模型顯示有着較大的差别,Quadro的驅動沒有用武之地,自然打不過屬性更高的780Ti。

再來看下英偉達的自家說法,是參加某次軟件用戶大會時拿到的宣傳材料: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20

原圖找不到了,雙重水印

從上讀到下,專業卡主要還是優越在穩定性,可不間斷運行,驅動支持、軟件優化和認證上面。王婆賣瓜,可以參考,不能全信。

另外今年5月份随着英偉達RTX Studio系列認證工作站的推出,老黃開恩也向遊戲顯卡提供了Studio專用驅動,可以實現原生10bit,和一些專業卡才有的軟件優化。在N卡的Geforce Experience配套軟件中切換重新安裝即可。目前已經更新了三四個版本,雖然沒有Game Ready驅動更新那麼頻繁,但每一次都可以看到增加的對軟件、渲染器的支持。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21

目前Studio驅動已支持最新版本的達芬奇調色,Autodesk的3dsMAX、MAYA、Arnold渲染器,C4D,Redshift渲染器,Adobe的Lightroom、Substance貼圖制作軟件,用于渲染加速和AI降噪,以及Unity的2019.3和UE4的4.23,可以用RTX了。了解更多。

太長不看版

本段針對個人理解的三個需求方向推薦相應的硬件設備,兩檔配置都為各自的起步,根據預算自行增加。僅推薦當前時間段内的配置,想上老平台的可依照天梯圖上下浮動。

1)平面設計、二維CAD、攝影修圖、視頻剪輯:優先CPU和内存,顯卡入門級或核顯

入門配置:

台式機:i3-8100,H310,8G單條2666内存(留個插槽升級),核顯,有遊戲需求加張580 2048SP。

輕薄本: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22

MECHREVO 機械革命 S1 14英寸筆記本電腦(i5-8250U、8GB、256GB、MX150)

配置基本夠用,非常輕薄,屏幕不錯,新版好像有縮水。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23

惠普(HP)戰66AMD升級版14英寸輕薄筆記本電腦4699元

屏幕100%sRGB,vega8核顯優于MX150,内存可更換。

性能本:可以選擇一些使用入門桌面U的筆記本,但不太了解屏幕較好的型号,評論區有知道的可以幫忙補上。

進階配置:

台式機:i5-9400F,B360,2x8G 2666内存,580或1650,預算充足随意升級。

輕薄本: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24

HUAWEI 華為 MateBook 14 筆記本電腦

屏幕更好,3:2比例做設計舒服,做工不錯。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25

惠普(HP)EliteBook745G6 14英寸輕薄筆記本電腦5999元

15.6寸高色域,屏幕大了畫圖更舒服,MX250滿血版。

性能本: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26

戴爾DELL靈越7000 6299元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27

神舟戰神Z7M-CT7GS 15.6英寸輕薄設計師遊戲筆記本電腦6299元

标壓筆記本U,相同價格、尺寸、屏幕素質接近,買i7 16G 1650的神船還是i5 8G 1050的dell就見仁見智了。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28

戴爾DELLXPS15-7590 15.6英寸英特爾酷睿i7創意設計筆記本電腦16999元

不差錢的直接新XPS15,4koled屏太強了。

2)三維CAD、機械設計、BIM:中等單核CPU,大内存,入門選A卡,有條件選專業卡

入門配置:

台式機:i5-9400F,B360,2x8G 2666内存,RX580 8G。

輕薄本:同上Elitebook 7 ,vega10核顯湊合能用。

性能本: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29

惠普(HP)戰99-07 15.6英寸工作站設計本筆記本6799元

難得見到6000元級别的筆記本帶專業顯卡的,雖然隻是入門級的Quadro P600,打不了3D遊戲,權當為驅動買單吧。

進階配置:

台式機:i7-9700KF,Z370,2x16G 3200内存,P4000顯卡,預算充足随意升級。不建議Quadro RTX系列,CAD用不上,更千萬不要被JS忽悠買老舊的M系列K系列專業卡,驅動和軟件都不受支持了,性能也差很多。

輕薄本:不推薦。

性能本: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30

聯想ThinkPad P1隐士(0DCD)15999元

最近很火的X1的專業版本,輕薄,碳纖維的質感,目前2代産品,搭載了英偉達新的T1000顯卡,優于P2000,往上還有T2000選擇。更高要求的可以選P53/P73,有quodra RTX可選。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31

戴爾(DELL)Precision5540 15.6英寸移動圖形工作站筆記本16699元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32

惠普(HP)ZBOOKStudioG515.6英寸移動工作站設計師筆記本電腦14999元

Dell和HP也有相似配置的成熟産品可選擇。

3)DCC 視頻特效、3D建模、美術、渲染:中高等級多核CPU,大内存,中高等級遊戲卡。

入門配置:

台式機:AMD 2600,B350,2x8G 2666内存,580 8G。目前3代價格還沒下倆,這一套性價比很高,AMD YES!

輕薄本:洗洗睡了。

性能本: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33

戴爾DELL遊匣G3 15.6英寸英特爾酷睿i7遊戲筆記本電腦6599元

我單位一直配的是Dell的遊匣系列,穩定性可以,配置中庸,可以加内存,屏幕還行。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34

雷神(ThundeRobot)MasterBook 15.6英寸創意設計筆記本電腦6969元

很多廠家現在也推出設計專用的筆記本了,配置接近,外觀比遊戲本要内斂很多。

進階配置:

台式機:AMD 3700X,X470,2x16G 3200内存,2060s顯卡。

性能本: 今年以來高端點的遊戲筆記本大多提供了144hz以上的顯示屏,但對于設計來說沒什麼用處,有些用的還是45低端VA屏,色彩不如一般的ips,選購時需要注意,盡量選擇72%NTSC以上的。 記得安裝Studio驅動。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35

惠普(HP)暗影精靈5 15.6英寸遊戲筆記本電腦9799元

HP這款暗影精靈5見過兄弟院搞BIM的工程師用過,屏幕是144的顯示效果不錯,4條熱管壓得住,大内存大固态基本不太需要升級了,也有一定性價比。想要輕薄點的也可以選暗影精靈5Air,散熱聽說也可以。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36

微星(msi)P65新世代 15.6英寸輕薄創意設計筆記本電腦12499元

微星新出的設計師筆記本,屏幕有Turecolor技術支持,還有一些設計軟件優化,有雷電三,顔值也高,符合高級設計師的逼格,向上還有i9 32G 2070 4k屏版本可選。同系列還有17.3寸大屏P75。

cad設計師平闆推薦(平面還是CAD還是DCC)37

技嘉GIGABYTERP75NewAero15-WA15.6英寸創意設計輕薄遊戲本16899元

側重顯示效果的,如技術美術,可以選擇這款赢刃15,同樣是4koled屏,顯卡高于XPS15。這兩款也都是Nvidia Studio認證的筆記本。

結語

近兩年AMD的給力為電腦硬件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渲染生産力可以說是成倍增加,RTX技術的出現也為3D美術等設計方向提供了新思路。另外硬件廠商也注意到設計用戶特别是獨立設計師的用戶需求,推出了不少面向個人用戶的産品,外觀、尺寸都合适了很多,比起之前動則數萬元還沒人願意用移動工作站務實了許多。

屬于設計師的好時代,來臨吧~~

主觀意見較多,歡迎在評論區指正錯誤和給出真實的使用感受。長文創作辛苦,歡迎點贊打賞一條龍,收藏本文以備不時之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